2007-01-22

社会学导论教学大纲 第三讲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第三讲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主要内容参考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p54-80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动力一·
什么是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人类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孤弱无能的有机体,新生儿一无所知,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至多只能生存几个小时,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的行为以及各种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生物体,这个生物体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被改造成一个完全的人,一个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的人。天性最聪明,如果没有后天的教化,作为生物个体的婴儿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人。例子:罗伯逊社会学P143-146)(1)狼孩与野孩(2)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3)制度化的儿童(4)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猴子人的社会化是什么?就微观的意义讲,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为社会化。因此, 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抛弃生物性,增加社会性过程,也就是不能以生物性的冲动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2.广义的社会化

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为了自己的群体发展,延续下去,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培养一代一代的新人,把工作接替下去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与社会,并且使它们能够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主要是因为人作为高级的社会动物,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些特殊条件,这些特殊条件,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这些生物基础主要包括

三·社会化的内容(见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P59-63)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对一种文化的期许“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就是,对于一些行为和假设,处在该文化环境中的人,学得很“透彻”,不在对其有任何质疑,认为它是对的,因此对它只是接受;人社会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理解人的社会生活是在多大程度上由“社会建构”的,而不是有天生的某种所谓基因特质塑造的。人群的生存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社会就是一个个人组成的集体而已。离开了社会任何个人的生存几乎都是不可能的。而要让一个初生的婴儿就知道这些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才需要通过社会化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一点。反过来说,一个人能够认识到它的生活实际是由社会塑造的时,他也就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了;社会化的过程是使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使得每一个人具有预测他人行为或者反应的能力。人假如都变成了“社会人”,那么人就要按“社会人”的方式行为以及对事情做出反应。一般而言,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现象和事情的行为和反应的模式一般是一样的。这就为人们行事时预测他人的反应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中彼此共处,更好的生活;社会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传承文明,使特定社会得到延续的过程。文明是一个特定文化群体智慧的结晶体。一种文明是怎样得以传承后世的呢?社会学告诉我们,该文明提内人的社会化是在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是文明的载体,特定的文明根植在特定的社会中。而文明的创造者无疑只能是人,所以带有特定社会印记的文明的传承只能依赖特定社会中的人,只能依赖特定社会中已经“社会化了的人”,依赖那些通过社会化而带有特定社会的印记的社会化了的人。所以说,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使文明得以传承的过程。

社会化内容与意义(补充):[1]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它们是个体“存在的勇气”的根源,主要是通过早期看护者爱怜、关注来获得发展,如在婴儿成长的早期,对缺场的情感的接受——相信看护者会回来的信念。小婴儿总是“位于难以置信的焦虑的边缘”——主要焦虑的是与母亲的分离或与父亲的分离——是否被父母抛弃,会不会被抛弃。通过对焦虑的排解与防护,建立起一种客观世界稳定的感觉。——基本信任感的建立——这种信任感的建立也是目前我们提倡的诚信的基础,没有早期信任感的基本的建立,那么在人生道路上的诚信就很难能够建立起来。[2]自我认同的形成与确立:关于自我认同及其确立,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1864-1929―――Charles Horton Colley的“镜像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理论)与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George Herbert Mead的“扮演他人角色”(taking the role of the other)理论)对自我的出现及其认同的发展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库利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他认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想象别人是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自我认同正好是反映了别人的意见与评价,犹如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形象,因此库利把通过想象别人如何感觉、评价我们行为和外貌了解的自我称为镜中我。自我有三个组成部门: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感觉;对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的感觉;以及对他们的评价的感觉。在库利来看,自我的出现是不断进行的自我界定(内在的)与他人对自我界定(外在的)过程的综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作用。米德区分了主体我(主我)与(客体我)宾我,主体我代表的是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如正常儿童的冲动与激情。客体我代表自我的社会的一面——即内在化的社会环境要求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主体我首先形成,客体我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孩子首先需要知道社会期待他的是什么。米德认为自我的发展是主体我与客体我不断对话的过程。客体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1]模仿阶段,发生在一岁以内,在这个阶段,孩子和他的母亲进行手势交流,母亲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即生活初期经常来往并对自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母亲的拒绝与孩子的受挫——孩子知道母亲的期待是什么;[2]游戏阶段:2-4岁之间,孩子们扮演他人的角色游戏,并通过游戏来实验重要他人所期待的态度和动作,在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把自己看做是社会客体;[3]博奕阶段,发生在4岁以后,开始与家庭以外的许多团体发生关系,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一个群体,并关心非家庭----社会期待与要求----一般化他人期待与要求。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或认知本身只能经由假定他人的位置而获得。个人的认同植根于早期的社会化过程,早期社会生活确立的认同,如性别、自我是主要的认同,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改变较难。Erik Erikson(艾里克森)强调自我和人终其一生的人格发展,他从关心理性的自我(ego)入手,对自我的发展进行研究,自我的发展可以区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认同危机产生,通过对危机的解决,人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包括对生活的许多基本的关怀。认同危机因此是Erickson的核心概念。人一生中遭遇的八个认同危机是:(1) 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在婴儿期,如果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信任;反之,则会孕育一种基本的不信任。(2) 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随之儿童运动机能和大脑的智力发展,自主(独立的感觉意识)开始出现。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肌肉、冲动自我以及周围的环境。(3) 学龄前的主动与内疚。在差不多能够上学的时候,儿童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尝试创造,不过孩子对自己创造的认同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评价,如果父母否定孩子的行为,就可能产生一种强烈而持续的内疚感。(4) 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在小学阶段,儿童希望能够对事物的道路获得了解,如果成年人鼓励儿童努力去探索,会增加儿童的勤奋感,否则会产生自卑感。(5) 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身体发生变化,看待世界和思考的方式发生变化,角色结构改变,一些新的角色进入――女朋友、运动员、学者等,如果这些角色能够顺利进入,而且在这以前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性和勤奋感,那么,进入青春期后就比那些没有形成这些感觉意识的人有更好的机会获得强烈的自我认同和避免角色混淆。(6) 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亲密是指一个人无须顾及自我认同的丧失的情况下热爱另外一个人和关心另外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不能与他人亲近,就会生活在孤独之中。而亲近他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同的强度。(7) 中年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主要关注超出自己的家庭,关心下一代的生活。如果没有这种代际关怀,会沉溺于自我、个人的需要和舒适。(8) 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总体来看,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经历而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P58),它不是给定的,即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些东西,自我认同的支撑性话语特征是 主我、宾我、你的语言分化。自我认同包括了人的概念的认知部分:我是谁?对身体的轮廓与特性的感知;对自身角色、地位、行为规范的期待;我认为他人对我的期待?人自我认同在特定的叙事进程之中拓展开来。稳定的自我认同也是本体安全的基础。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的内容,建构个人经历的特质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社会化的历程一· 社会化的历程1·儿童—青年社会化的历程个人成长理论见波谱诺P234-239)2· 继续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社会化过程3· 再社会化原来的社会化失败,重新进行教化学习的社会化过程主动再社会化:自愿接受异文化被动再社会化:劳教二· 社会化的因素1· 家庭2· 学校3· 同龄群体4· 大众传播媒介其他因素(见罗伯逊P158-161)

第三节 个性与民族性 一· 社会化对个性发展的影响社会化不仅是个人学习社会规范与文化的过程,也是发展形成每个人的个性的过程。1·个性是什么?(见社会学教程P74-80)2· 个性的倾向性3· 个性的心理特征二·民族性1·民族性2·中国国民性特点[1] 自我观念:不愿意炫耀自己,环境取向[2] 人与人的关系:重人情,重权威[3] 人与宇宙的关系:天人合一[4] 时间观念:怀古,不愿意变迁[5] 对自己的要求:中庸,克己台湾的学者文崇一:谈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认知的 评价的重农 道德的传统与权威 与纵功名 仁义忠孝

权威 保守 依赖 顺从 礼让 谨慎 勤俭 忍耐 安分

中国国民性格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见梁漱溟文选:《中国人:社会与人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上册)将中国人的性格概括为:1·自私自利。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 共团体缺乏责任感。2·勤俭。节俭至于吝啬,实利主义。3·爱讲礼貌。重形式,爱面子以至于欺伪,一方面是牺牲实利而要面子,,另一方面为争一口气而倾家荡产。4·和平文弱。5·知足自得。6·守旧。7·马虎。8·坚忍及残忍。9·韧性与弹性。10·圆熟老到。梁漱溟认为西方人以集团生活为本,,有公共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与法治精神,而中国人则缺乏这一些。中国人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伦理关系表现为一种义务关系,从经济、政治看,得以充分体现,伦理有宗教之功用。中国社会是建构于伦理秩序之上。中国式人生的最大特点是向里用力。中国社会的历史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缺乏产业革命,表现为文化早熟。中国文化的五大病症:幼稚、老衰、不落实(从心出发,理想多于现实)、消极、暧昧而不明朗。陈建远主编: 《中国社会----原型与演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在该书中,作者分析了中国的国民性,认为有以下特点:1·重生意识;2·乐观态度;3·理性与中庸;4·平均观念‘5·自大与自卑;6·家庭观念与乡土意识。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载《陈独秀文章选集》上册, 三联书店,1984年。 在文中,作者从社会制度出发,认为中西民族有三大差异:1·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恶侮辱,宁斗死),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恶斗死,宁忍辱);2·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3·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