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8

forcode点评:《Cube》中对科层社会的讽刺

forcode:昨天我看完了《Cube》(异次元杀阵、心慌方),这是我第二次看此片,以前看片很多细节都没有注意到,比如被困在其中的人中,有一个是设计这个巨大杀人魔方外壳的建筑师。当魔方中的另外几个人谴责他参与这个邪恶的计划时,他说,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要设计的是这样一个东西,参与这个计划的人每人都只负责一小部分,谁都不知道这东西整体目的何在,我们只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本本分分地干活;甚至负责这个计划的头头们也不了解最初的目的何在,因为负责该项目的人来来回回换了好几拨,最初的目的或许已经无人知晓;甚至这个项目得以运作的资金本身也可能是莫名其妙地以别的名目被批下来的,早已被人遗忘,只是既然钱被批下来,又需要符合程序把钱花掉,总得干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目的的恐怖设计。看到这里,真让人觉得荒谬:这样一个被精妙设计的庞大恐怖计划,难道现在参与它的人竟然全都不知道目的何在吗?但是,仔细想想,现实社会(尤其是科层制度高度发达的美国)有时候还真是这样,参与一个巨大项目(比如打击科威特)的每一个人,或许都不清楚这个行动的真正目的何在(为了美国的价值观?为了美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所谓利益?为了牵制'俄罗斯?还是别的目的?),这个项目里干活的多数人只是在离科威特遥远的美国本土做一些办公室的琐碎工作:处理卫星地图、添加坐标、生产武器零部件、负责运输、负责卫星信号调制、负责后勤食物生产……这个项目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干好自己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本身看起来一点也不邪恶,不过为了养家糊口而在办公室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但是最后,当这数十万人琐碎的工作综合起来,却构成了一件异常恐怖邪恶的入侵和屠杀。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年美国入侵科威特的时候,那些负责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早上9点从美国本土出发,驾驶战斗机飞到科威特上方,然后按照上司指令给出的坐标来发射导弹,他不过坐在战斗机驾驶室里按几个按钮,然后在下午4点前返回美国本土,然后回家和老婆孩子一起吃晚餐,这就跟正常上下班没什么区别,但是他工作所做的,是屠杀了数百人,而他手上没有沾上一滴真正的鲜血,而且他也没有看过那些被导弹轰炸的数百人的惨叫与残肢,各种战斗该有的残忍反馈和风险他都没有面对……这就是现代科层社会,众多平凡而看起来并不邪恶的个人一起完成一件大家想象不到的残忍事情,而Cube就是对这个现实社会的巨大隐喻。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8411.html


Cube
简体中文名: 心慌方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903


编剧: André Bijelic / Graeme Manson / 文森佐 内塔利 (Vincenzo Natali)
导演: 温琴佐·纳塔利 (Vincenzo Natali)
主演: 尼科勒·德搏尔 / 尼基·瓜达尼 / 戴维·休利特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上映年度: 1997
语言: 英语
又名: 异次元杀阵 / 立方体
imdb链接: tt0123755

剧情简介   ·  ·  ·  ·  ·  ·
  警司昆廷(莫里斯•迪恩•温特Maurice Dean Wint 饰)、监狱专家兼传感器专家伦尼斯(维尼•罗宾逊 Wayne Robson 饰)、医生霍洛韦(尼基•瓜达尼 Nicky Guadagni 饰)、建筑师沃思(戴维•休利特 David Hewlett)、数学系的大学生利文(尼科勒•德搏尔 Nicole de Boer 饰)和身患孤独症的学者卡赞(安德鲁•米勒 Andrew Miller 饰),六个素不相识的人,一觉醒来后发现一同身处于由一个个形状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结构复杂的高度精密迷宫中!
  他们唯一的出路只有逃离这座迷宫,然而,一个个立方体尽管外貌相同,然而里面的机关却各不一样,复杂异常。他们依靠各人的特长,互相帮助,一次次解开各个机关,众人终于到达了迷宫的边缘。
  当众人正欲合力逃出迷宫之际,意外发生了。



Hypercube: Cube 2
简体中文名: 心慌方2: 密室惊方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306


编剧: Ernie Barbarash / Ernie Barbarash (Lauren McLaughlin) / Sean Hood
导演: Andrzej Sekula
上映年度: 2002
官方网站: http://www.cube2the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imdb链接: tt0285492

剧情简介   ·  ·  ·  ·  ·  ·
  八个城中专业人士,一天醒来,赫然发现身处一个神秘密室,无人知道这是何等地方,眼前的只是一班完全不相识的人。密室是四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有一道门,可以通往隔邻的另一密室,但总是逃不过每个密室的特设机关,他们开始相信自己会命丧于此。噩梦果真灵验,有人神秘暴毙,有人离奇遇害。究竟这是真实,还是梦魇?


Cube Zero
简体中文名: 异次元杀阵前传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16693/


导演: Ernie Barbarash
编剧: Ernie Barbarash
主演: Zachary Bennett / David Huband / Stephanie Moore
上映年度: 2004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又名: 心慌方・零
imdb链接: tt0377713

剧情简介   ·  ·  ·  ·  ·  ·
  顾名思义,《心慌方。零》是《心慌方》系列的前传,影片更加详尽地解释了巨大、神秘、致命的立方体迷宫从何而来,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被绑架、囚禁到其中。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26

LOST第四季使用的N842M直升机参数——搜索时代的电视剧文化(图)

forcode:自从有了搜索引擎,普通人变得无所不能,Lost第四季第2集中出现的直升机,机身上出现了字母N842M UH-1B,于是,Lost影迷们根据这个线索,在google里搜索,查出了这架直升机的很多信息,而且还有一名观众说他1997年曾经在N842M UH-1B这架飞机上服役过,此飞机属于Montana州Hamilton的"旋翼飞行器服务中心"(Rotorcraft Service Center。有趣的现象!而且,还给出了N842M直升机的链接,在这个网页,我们可以看到该机的详细参数。而且,我们可以看到LOST剧组是在2008-02-07租用该直升机拍摄LOST第四季的。不过这飞机也够老的了,1961年的。而有的读者更加搞笑,认为N842M这个字母中的8和42有特别含义,因为LOST中的神秘数字是: 4 8 15 16 23 42 。更多讨论见英国这个LOST影迷社区
本文首发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p=628364


N842M is the aircraft registration no for the heli.
http://lostcommunity.co.uk/forums/4-02-confirmed-dead/6741-n842m.html

No surprse it features no's from THE numbers. 8 and 42.
What relivence might this have?
What relivence might the N & M have?



Aircraft N842M UH-1B from "Lost"
N842M
I was just watching the TV series, "Lost". It is season 4 episode 2 and I immediately recognized the UH-1B used as the rescue ship in that episode. I jotted down the tail # and sure enough it is a ship that I worked on at Garlick Helicopters (now Rotorcraft Service Center LLC) in Hamilton, Montana back in '97, the paint scheme is even the same. Other famous ships from Garlick's include the B model Huey (Cream Puff) from "Dante's Peak" and the Cobra from "Pensacola, Wings of Gold" series (all of the UH-1s and the AH-1 in that series were from Garlicks). Ron Garlick, himself, even flew one of his Hueys in the movie "Independence Day", with dark make-up and dressed like Will Smith.
Just thought I'd share that info, in case anyone was wondering where some of those ships i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come from.
Here is a link to the info on that UH-1B:
http://www.airport-data.com/aircraft/N842M.html
(Updated)
Being rather new to this forum, I didn't realize that posting to the forum from the info of that ship would automatically produce a link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ost....but I'll leave both links in the post (if for anything, to explain my "update" here, LOL).

该直升机的参数:

Latest photo of N842M
N842M - Helicopter shown in the TV show LOST - by ABC
by ABC

Current Registered Aircraft
Aircraft (FAA)
Manufacturer:    Garlick Helicopters Inc
Model:    UH-1B    Search all Garlick Helicopters Inc UH-1B
Year built:    1961
Serial Number (C/N):    61-0763
Mode S Code:    52704132
Aircraft Type:    Rotorcraft
Amateur-Built:    No
Number of Seats:    2
Number of Engines:    1
Engine Type:    Turbo-shaft
Engine Manufacturer and Model:    Lycoming T53-L-13
Owner (FAA)
Registration Type:    Corporation
Owner:    Rotorcraft Service Center Llc
Address:    Hamilton, MT 59840-1766
United States
Region:    Northwest Mountain
Top
Status (FAA)
Certification Class:    Restricted
Certification Issued:    2007-06-15
Air Worthiness Test:    2001-02-21
Last Action Taken:    2007-06-15
Current Status:    Valid

Top
User Comments
T Sell, 2008-02-07
     seen in the tv series "lost"

下面是该公司制造的其他型号直升机资料:
http://www.airport-data.com/manuf/Garlick_Helicopters_Inc.html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24

大盘涨停了!!!上证综指涨幅钉在9.53%不能动弹(组图)

forcode:真是没有见过这样的股市,大盘居然涨停!!我买的3只股票:中石油、中石化、上海汽车,中石化和上海汽车已经涨停了,中石油还在9.9%附近挣扎徘徊,估计下午也就涨停了。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从千分之三下调为千分之一,股票大盘上涨9.53%,涨停股票估计超过三分之二。我们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由于大部分股票涨停,剩下的股票也都在9%以上小幅度摆动,所以大盘基本上静止在9.53%不能动弹了,罕见啊!!forcode抓紧时间截了很多图片,纪念这个时刻!!
本文首发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8300.html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23

打进化论主意的人真不少(图)

forcode:打进化论主意的人真不少,因为进化论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世界观和整个哲学思维方式。forcode的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也是在打进化论的主意,写的时候还不知道美国存在有智能设计论,写完有人告诉我,智能设计论在美国甚嚣尘上,而且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达尔文电波》就是关于智能设计论的,可惜我至今还没有读过此书。我们看看下面的调查可以发现,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美国,相信智能设计论的美国人居然和相信进化论的美国人不相上下,这是因为智能设计论拥有足够大的回旋余地,唯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包容唯物主义,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并不能否定这个客观世界有一个创物者,一个创物者可以创造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设定其物理参数,然后让这个世界依据内在逻辑自动运转。但是从本文转载的《Expelled: No Intelligence Allowed》(《驱逐进化论》)可以看出,尽管智能设计论在美国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在科学界知识界,进化论仍然是占据话语权的统治地位的。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8218.html


这是34个国家民众对进化论接受程度的图表。蓝色:相信;棕色:不确定;红色:不相信

纪录片《驱逐进化论》引发争论

可能下面的比喻并不恰当,西方社会在这件事情上的争论就和"王千源同学写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在国内引起的激烈讨论"相似: 科学界看来Ben Stein的纪录片《驱逐进化论(Expelled: No Intelligence Allowed)》 和西班牙宗教法庭(Spanish Inquisition)有得一拼。Ben Stein的这部纪录片控诉科学界不允许神创论有发言的机会,鼓励相信智能设计和创造论的人站出来,大声表达他们所认为是正确的信念。在预告片中,他还危 言耸听的警告,如果你是科学家,看了《驱逐进化论》可能让你失去工作。《驱逐》可能将使进化论和创造论的争论上升到新的水平。 著名的进化论学者Richard Dawkins就发表了公开信,对纪录片所描述的内容进行驳斥: 撇开科学不谈,有关希特勒有几点值得一提: 希特勒宣称他是上帝的仆人。屠杀犹太人他认为是上帝的旨意。
希特勒自称是罗马天主教教徒,不过就算他不是教徒,执行他的命令的德国人,也多半是教徒。他们并没有因此反对希特勒。
《我的奋斗》中完全没有提到达尔文,不过希特勒倒是引用马丁路德的话作为屠杀犹太人的依据。
希特勒的优生学计划(用控制婚姻的方法培育纯种的亚利安人)有人认为是受到达尔文的影响。不过大家不要忘记,给动物植物配种,是有几千年历史的行为,不是从达尔文开始的。

Expelled: No Intelligence Allowed
简体中文名: 驱逐进化论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34550/

导演: Nathan Frankowski
编剧: Kevin Miller / Walt Ruloff
主演: Jason Collett / Ben Stein
上映年度: 2008
语言: 英语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imdb链接: tt1091617
剧情简介   ·  ·  ·  ·  ·  ·    
本片是一部独立 影片,以自由的言论对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质疑。这部电影是一个控诉,也是一个警钟。它控诉美国思想界压制任何向"达尔文进化论"提出批判的科学理论。一位 科学家不论有多少成就,如果他胆敢从科学研究的立场对进化论提出质疑,他就"大限"已到,遭受到学术上的打压和放逐的命运,包括升等遭到拒绝,或是被学术 机构解聘。

  +++++++++++++++++++++++
  +《抽水马桶的秘密》内容简介+
  +++++++++++++++++++++++
http://www.qidian.com/book/60008.aspx
  地球哺乳界正在发生的一次大规模跨物种升级,DNA机制并非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是决定生命的最终遗传载体,而是类似浏览器这样的转译机制,真正的遗传物质存储在弥漫整个宇宙的光子数据库中, DNA机制实际上是一种设定了进化路径的文明压缩包的解压机制,数十亿年前灭绝的三栖人发明了光子数据库和DNA机制,目的是为了让这个机制最终复活三栖人文明,而人类(裸猿)这一物种在三栖人社会里其实是一种宠物,但是DNA机制似乎出现了点问题,或者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裸猿突然变得太过聪明了,在播撒了始祖菌(DNA种子)的所有星球,进化路径发展到裸猿阶段,并没有继续演化出最后一步:三栖人,而强大的光子数据库一旦意识到DNA进化机制的这个漏洞,立刻关闭了这些星球对光子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这样,这些星球的生态系统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因为他们脱离了光子数据库的遗传支持再也无法自然繁殖,只能靠遗传工程来复制现有的基因,或者做些小打小闹的修改,整个宇宙各星球上的基于DNA机制的生态系统都面临崩溃的危险。最终在13世纪,裸猿一族在银河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小星系发现了地球这个由于某种原因至今还刚进化到裸猿初级阶段的星球,为了催熟地球的进化速度,外星裸猿文明开始介入地球的发展,为了防止光子数据库察觉到非地球文明的介入并关闭地球的权限,这种介入始终是暗中进行,因为介入方式的分歧,银河系裸猿文明分裂为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的争斗伴随着人类近现代的发展,于是,文艺复兴开始了、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来了,直到今天,地球人类为自己的技术进步而沾沾自喜,丝毫不知道技术迅速发展的真正原因以及潜藏的危机。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22

印度的人口问题+印度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控制

印度的人口问题 

时间:2003/09/27 来自:陈才主编《世界经济地理》

 
印度人口的高速度增长

从古到今,印度一直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总数仅次于我国,长期居世界第二位,而其人口密度又大大超过我国。公元1550年前后,印度人口首次达到1亿。1871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为2.07亿,1921年为2.49亿。总的看来,这几百年内印度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550年~1870年间的年平均递增率仅2.3‰,1871~1921年间亦仅3.7‰。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在英国入侵印度的背景下,社会动乱,粮食匮乏,疾病流行;如 1770~1772年的大饥荒中就饿死800~1000万人,1905年因鼠疫死亡130万人,1918年流感的大爆发又夺去了1500万人的生命。

从本世纪20年代起,印度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有一定改善,人口增长速度显著加快,1921~1951年间的年平均递增率达到12.3‰,为中速增长期。而后即进入了高速增长期,1951~1991年间的年平均递增率竟高达22.3‰。这40年里,我国人口增长1.05倍,印度则达到1.41 倍。

造成印度人口高速度增长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而死亡率则有所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印度的出生率长期保持在46~49‰之间,40~60年代波动于41%上下,迄1991年亦仅降至31‰,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究其原因,首先是生产力水平低,小农经济仍占有很大比重,它直接刺激着农民的生育意愿。这种情况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本类似。此外,印度是高出生率还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是宗教的强烈影响,无论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是鼓励生育的。二是印度存在着森严的种姓制度,全国计有3万多个种姓和亚种姓,这些种姓往往是内部通婚的封闭式社会集团,为有助于生存竞争,亦对人口增殖持鼓励态度。在上述种种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影响下,印度历来早婚多产成习,婚龄之早,在世界上亦属少见,如1971年女子的初婚年龄仅17.1岁(1931年仅12.7岁),这必然增大了总和生育率(预期的育龄妇女毕生生育子女数),至 1991年仍高达3.9,比我国大约超出0.8倍。

高出生率致使印度人口十分年轻,15岁的少年儿童即占人口总数的36%。由此可以预计,印度的生育高峰还将再延续一个较长时期。

印度人口死亡率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明显的下降势头,40年代尚高达27‰,1991年已降至10‰,表明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在殖民地时期,印度饥谨频仍。往往酿成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饿死的惨剧;而独立后,尽管营养不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但过去那样的大饥荒没有再重演过。此外,随着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疾病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然而,目前印度的人口死亡率仍偏高,其中婴儿死亡率1991年为91‰,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75‰的平均值,其平均期望寿命也偏低(比我国低11岁以上),还有着很大的改进余地。这一点对未来的人口增长速度很有影响。

目前,印度是世界上每年出生人数最多,死亡人数最多以及自然增长人数最多的国家,尽管它的总人口尚不足我国的3/4。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印度的人口将在21世纪中叶赶上并超过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1世纪末,当印度人口进入相对稳定阶段时,其总数至少将达18.6亿,比现在增长1.2 倍。

人口压力的具体表现

印度自独立以来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同其他多数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不算快。再加上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人口压力是十分沉重的。其具体表现如下:

(1)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1965~1989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l.6倍,但人口也增多了69%,因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增加了53%。印度迄今仍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口增长过快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经验表明,在印度这样每年人口增长2.l%的发展中国家里,新投入资本的2/3要用来供养新出生的人口,以便维持原来的人均收人水平,只有剩下的1/3才能用于提高收入;而在每年人口增长不到1%的国家里,后一部分可多达3/4。

由于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多年来印度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改善不大,按其本国的统计,60年代初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数39%,70年代初占45%,80年代初又增至50%。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率和经济发展速度,下个世纪初上述比重将升至80%。

(2)消费多,积累少,致使生产力发展不快印度人均消费水平虽然很低,但由于人多,消费总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很高的,这就必然减少积累,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如80年代印度平均每年新增1530万人,仅仅为满足其最低需求,每年就要增加300万吨粮食和2亿米纺织品的消费量,还要增加大量的学校和教师,在住房、医疗、交通、娱乐等方面也需要大量投资。结果政府每年预算的大部分都只能用于非生产性开支,用于发展生产的只占一小部分。印度学者指出,过去的30年内人口增长速度若降低一半,国家仅在住房和教育这两个方面节省的开支就可以建设近30座年产百万吨的大型钢铁厂。

人口增长过快在食品供应上压力尤其显著。1960~1990年间印度食品产量增长1.39倍,但人均占有量只增加了不到四分之一,加上生产的波动和分配上的不均,粮食问题的严重性始终没有得到明显的减缓。虽然累计进口了1亿多吨粮食,消费水平仍然很低。近20年来每人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始终比生理需求量低 4~6%,始终有40%左右的人口处于半饥饿状态。随着今后人口的继续膨胀,解决粮食问题的前景确是不容乐观的。

(3)人口的经济结构一直没有明显变化,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自本世纪初期以来,印度的经济活动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始终占70%左右,迄今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在世界上还是少见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致使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其他经济部门转移。由于劳动力的大量过剩,结果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 1951~1980年间官方统计的失业人数就猛增了46倍,此外还有更多的人经常处于半失业状态。目前,过去二三十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儿童已经或即将大批进入劳动市场,问题看来还要进一步趋于严重化。

印度政府在人口问题上采取的对策 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上又十分贫穷落后,人口压力早已有目共睹了。对此,印度政府也是有所认识的,例如在1956年拟定的第2个五年计划就曾明确指出:"在印度这样的条件下,人口的高增长率必然对经济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在实践上,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这项工作在一段很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显著的成效。

造成印度人口膨胀迟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印度政府对于控制人口缺乏有力的措施,仅仅把它作为一项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的工作,而没有作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对待。

其次,是政府低估了人口的增长潜力以及控制人口增长的困难,按照官方的计划推算,1951~1981年间的人口增长幅度仅为45%,实际上却高达90%,整整超出了1倍,以致历次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都落空了。

第三,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在印度各个阶层中对于控制人口存在着巨大的阻力,禁止童婚的法令因此迟迟未能通过。1949年和1976年印度先后把女子的法定最低婚龄规定为15岁和18岁,但远未得到普遍的遵守,在农村尤其是这佯。7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对节制生育采取了某些硬性措施,结果酿成一场轩然大波,甚至成为导致政权更迭的一个因素。

由于多年的提倡,以及客观人口压力的驱使,进入80年代以来,印度控制人口的工作已经取得了某些成果,已婚妇女的避孕和节育率由1970年的12%提高到 1991年的49%,就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死亡率与出生率大体同步下降,故自然增长率降幅甚小。可以预计,今后的印度人口增长将趋于减缓,但变化一时不会很大。而官方在70年代提出的控制目标,即到本世纪末进入零增长阶段,看来注定要落空了,因为1991年的实际增长率仍然在20‰以上。  

印度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控制

作者:孟向京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1998年印度人口已超过9.7亿,很快将突破10亿大关。联合国预测表明,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政府早在1951年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项目,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口控制政策的国家。然而,为什么到目前印度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相比于计划生育成绩卓然的中国,印度生育控制不利的原因是什么?制约印度人口与生育控制的政治社会经济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每一个关心世界人口状况的人所想要了解的。

一、印度人口的基本状况

    1951年人口普查,印度人口为3.6亿,1991年人口普查,人口已达到8.46亿,到1998年5月10日,笔者离开印度之日,孟买国际人口学院前的人口指示牌已指向9.7亿。年均人口增长率1951~1961年间为1.96%,1961~1971年为2.21%,1971~1981年为 2.20%,1981~1991年为2.14%。

   1995年印度人口出生率为28.3‰,死亡率为9.0‰,自然增长率为 19.3‰,几近于中国的两倍(中国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5‰)。50年代和60年代印度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基本持平,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见表1)。然而7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迅速,到1998年已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印度的总和生育率也有所下降,但却非常缓慢,1995年印度人口总和生育率仍为3.9。

表1 中国和印度总和生育率对比

年份 1950 1960~1965 1975~1980 1985~1990 1998
中国 6.11   5.61      3.26      2.41    1.80
印度 5.97   5.81      4.83      4.07    3.40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1994 Version.

二、印度生育控制的历史回顾

    印度的生育控制始于1951年。在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提出要节制生育,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行控制人口政策的国家。但政府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人口目标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因此,印度人口依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71年人口普查表明,印度人口年均增长率已超过2.25%。此结果引起印度上层社会的极大震惊,社会各界就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讨论。

   1975年10月,当时的卫生部长Karan Singh向英迪拉•甘地总理呈交了一份报告,陈述"人口过快增长问题如此严重,为了国家的利益,有必要采取一些强迫手段。"

在人们关注人口爆炸危机的同时,甘地总理领导的政府也正面临着一场政治危机。为了压制政见不同者,甘地夫人在1975年6月26日宣布了一项紧急法令以维护其权威。

    在总理的直接授意下,印度国会在1976年修改了宪法,予以中央政府在实施计划生育方面更大的权力。1976年1月,总理宣称:"现在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加速人口出生率的降低。"继宣言之后,中央政府在1976年4月出台了新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用大胆的手段控制人口增长。

   接到中央的明确指示后,印度中央和各邦的行政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以促使生育率的下降。在过去,生育目标由中央政府下达给各邦,地方官员是印度降低生育率的主要力量。在紧急状态之前,这些目标从不强迫达到。然而紧急状态期间在新建立的行政部门的推动下,地方邦和中央政府领导竭力去实现这些目标,这引起社会普遍的反应。

   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印度的绝育人数从1974~1975年度的130万,上升到1975~1976年度的260万,进而升至 1976~1977年度的810万。在中央邦,1975~1976年尚不能实现其17.5万的绝育目标,到第二年达到83.7万人。政府侧重直接用绝育降低生育率。

   对不同政见者的压制和过于狂热地推行节育目标,引起了公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在1977年1月提前举行的大选中,甘地夫人和国大党被从中央政府和许多激进推行计划生育的邦中扫地出门。

    以压倒多数获胜的人民党,执掌了在新德里的权杖。他们对甘地夫人的生育节育计划予以否定,并很快宣布了一项新的人口政策——家庭幸福工程。此工程的意图是明确的,即它是以自愿为原则的。对此自愿原则的反响是,绝育人数在1977~1978年度降到只有100万,已经从1975年的35.2‰下降到 1977年的33.0‰的出生率,又上升到33.3‰,而且一直持续到1985年。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成了各政党和领袖的符咒。尽管英迪拉•甘地1980 年重新获得权力,她和她的政党已变得非常谨慎,他们已失去了对计划生育项目的热情。1971~1981年的10年间,印度的人口增长达历史最高水平。

    1981年普查表明,印度人口继续以2.2%的速度增长,这次虽然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但政府的回应却是踌躇的。80年代,国大党虽然宣布了健康政策并提出了新的人口政策,只是并未有任何实际措施出台。各政党都谨慎地采取自愿实现计划生育的政策,因此,虽然不能说印度的人口政策完全失败,但至少可以说它是不成功的。要了解印度人口控制举步维艰的原因,有必要对印度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有所了解。

三、印度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特征

(一)印度社会的多样性

   印度社会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宗教、民族、语言和经济等方面的多样性。印度人口的宗教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2 1990年印度宗教人口的分布

宗教       百分比      人数(亿)
印度教      82.7         6.93
穆斯林      11.3         0.94
基督教      2.4          0.20
锡克教      2.0          0.17
佛教       0.7          0.06
嗜那教      0.5          0.04
其他       0.4          0.04
总计       100          8.38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中央统计组织:《有选择的印度社会经济统计》1995年,新德里。

   印度的民族、种族和种姓构成更加复杂。据估计仅印度教本身就有2378个主要种姓和亚种姓。印度的落后阶层委员会估计1980年印度有约3743个落后种姓。1981年印度人口普查列出了1086个种姓包括近16%的人口,部落数为566个,占人口的8%。

    与多种姓对应的是语言的多样性。单是被官方列入宪法的语言就有16种之多,其中包括英语。1961年印度人口普查表明,全国共有1652种语言。在其后的普查中,政府把这些语言归类到15种宪法规定的语言和91种其他语言。语言的多样性使印度教育和通讯都面临挑战,并直接影响到家庭计划的宣传教育和传播。

   除了宗教、种族和语言的复杂多样,印度的经济在社会各阶层和各地区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表明,印度人口中最富有的20%人口的消费,占印度全部消费的50%;而20%的最穷者只消费7%(世界银行,1989)。1993~1994年度有近36%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新德里,1997)。各邦之间贫困状况差别很大,在比哈尔邦1993~1994年度有5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社会经济的落后和巨大差异,是制约印度社会发展和人口政策实施的社会现实。

(二)印度的政治体制

   印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政治体制,经选举产生的联邦政府在25个邦和5个中央直辖区发挥作用。1947年独立后,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的宪法把印度联邦的权力分成三个方面:中央政府的权力,各邦的权力和地区的权力。在冲突的情况下,邦立法机关要服从中央立法机关。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一直占统治地位。但从1969年国大党第一次分裂后,其力量受到削弱。在1989年9月的大选中,国大党再一次在联邦失去权力。目前,印度有13个邦由非国大党执掌,既有全国性政党,也有邦一级政党。

    由于党派繁多,加上复杂的宗教、民族和语言差异,各种冲突时有发生,使印度政府不断面临紧张和压力。这一方面使他们必须谨慎小心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政策难以一呼百应,贯彻到底。笔者在印度期间,与有关人士探讨中国计划生育的成功经验时,他们都提到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四、印度的社会现实对生育控制的影响

   印度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特征从方方面面制约着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宗教与生育控制

    尽管印度教在印度占压倒多数,但在许多选区和一些邦里,依然是非印度教占多数。这些邦的政治领袖,害怕人口的下降会削弱他们的政治势力,因而反对生育控制,甚至想利用生育控制项目增强他们的政治地位。例如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前穆斯林首席部长G.M.Shan1989在一次接受报纸采访时说:"政府的计划生育项目是为了试图减少克什米尔的穆斯林人口,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每一名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应该有4个妻子,生至少一打孩子。"(Shan,1989)。宗教对生育的影响可见一斑。

   但在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和教育水平较高的地方,宗教的影响力不是很大。象南方的喀拉拉、果阿等,穆斯林和基督徒的生育率与印度教并没有显著区别。这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宗教势力对生育控制的影响。

(二)民族和种姓差异与生育控制

   民族和种姓差异,同样对计划生育项目的接受和实施有影响。印度教和非印度教的落后种姓占总人口的50%以上,中间种姓担心他们自己人数的减少将导致他们政治权力的丧失。当中间种姓的政治经济利益与这些落后种姓发生冲突时,问题变得尤为尖锐。

    近些年,落后阶级的政治意识增强了。按照人数,他们可以控制选举模式并影响选举的结果。有着众多人口的落后阶级正在步入政治舞台甚而进入权力机构。来自于这些阶层的部长和首席部长的比例增加。他们已经看出数量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因而对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心存疑虑。况且他们成长于大家庭受尊敬,至少期望有两个孩子的乡村环境下,对城市精英们的控制人口的思想能否理解也很值得怀疑。笔者在印度拉贾斯坦邦访问时了解到,该邦的一个来自于落后种姓的前首席部长生有9个孩子。他很有理由地说,到该邦之后,他只生了两个,前面7个是在别的邦生的。

   教育在中等种姓的普及和在落后种姓的增加将减少人们对计划生育的敌意。不幸的是,印度的几个人口大邦社会发展进程缓慢,识字率很低,这不能不影响计划生育项目的实施。

(三)经济差异和生育控制

    占印度人口25%的上层社会是实行并支持计划生育的中坚力量。他们担心人口的增长会威胁到他们的安全和幸福。35%的穷人并不认为人口增长是重要问题,这些处于生存边缘的人认为大家庭是有利的。当生存是首要问题的时候,为改善自己或自己孩子的命运而限制家庭规模并不被接受。40%的中产阶级介于两者之间,受教育多的同意上层的态度,受教育少的同穷人一样观点。

(四)联邦政治和人口控制

   当1976年重新修改宪法时,中央政府把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放在一致同意之列,这确保了当中央和各邦之间发生冲突时中央政府可以法律通过的权力。但印度政府没有直接执行计划生育项目的机构,国家的计划生育项目必须依靠各邦的机构来实施。政府调控的唯一手段是每5年的国家发展计划和此计划下的生育控制资源配置。各邦一般在此项目之中。

   从政府来说,印度的几个主要政党一致认为应该控制生育以减轻人口增长对国家财政和自然资源的压力。三个主要的全国政党,国大党、国大党社会主义者和人民党,在竞选宣言中都提到生育控制。这些政党中的国家领导人大都支持计划生育项目。但在议会宣言和五年计划中,人口控制却从未作为优先行动而出现。这主要是由于此项目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在1975~1977年紧急状态期间的过分行动之后。

各政党对生育控制的态度不一。一些政党意识到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危害,因而愿意推行计划生育。但他们在支持计划生育时,都非常小心谨慎,以免惹怒他们的选民。对大多数邦来说,包括那些人口增长最多的落后邦,计划生育项目在政治上不具优先地位。如果选择的话,大多数邦政府领导更愿意把中央指定用于生育控制的经费用到其它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项目上。

   印度的政府结构是实施国家人口政策的一个阻碍。即使计划生育项目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项目的执行依然要完全依赖于邦政府。权力的划分意味着中央只能提议,各邦按它的自身利益、它的政治领导的素质和它的管理水平去实施。这样,各邦在执行项目时的差别非常显著。中央政府的确进退维谷。在民主政治阶段,它必须考虑各邦的态度和自身的存亡。

   从50年代以来,促使人们接受生育控制和支持国家计划生育项目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印度家庭项目的政治支持依然靠受过教育的非农业精英们。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种姓和宗教已不再能决定人们的生育意愿。

结语

    在农业和传统社会里,生育控制一向难以进行,对于印度这样一个有着巨大差异的联邦民主国家就更加困难。每一个群体,无论宗教、种族、种姓或语言,都觉得保有一定数量和比例的人口才是安全的。他们担心人口水平的下降,会影响他们对政府的重要性并损害到它们的实际利益。这种对数量的忧虑是印度家庭计划的中心问题。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最终改变人们的生育态度,带来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但其过程将是漫长而痛苦的。

【参考文献】

① 印度人口普查,1991年,新德里。
② 印度落后阶级委员会,1980年报告,新德里。
③ 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纽约,1989年,牛津大学出版社。
④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1994年文本。
⑤ G.M.Shah:《每个克什米尔穆斯林应该生一打小孩》载《印度图画周刊》 1989年4月2日。

文章来源;《南亚研究季刊》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19

MIT开放课件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

forcode:MIT的开放课程非常爽,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资料:讲义、教学大纲、考试要求、作业要求……对于那些想要自学的人很有帮助,教育部似乎组织了人力在翻译这些开放课程,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7918.html

MIT开放课件首页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2004 春季
http://tinyurl.com/5pqkpr
师资
授课教师:
Stefan Helmreich 教授
课程安排
讲座:
1 节/星期
3 小时/节
课程级别
研究生
翻译
郭勉成 博士 比较教育学
E-mail:guomiancheng@
yahoo.com.cn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05级博士生
审校
林成滔
科技哲学 博士
比较教育 在岗博士后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后
反馈意见

请把您关于OCW或本课的反馈意见 发给我们。

STS.350 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2004 春季
Robot.

机器人。 (图片承蒙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提供。)
课程特点
本课程的特点是含有广泛的 参考读物.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考查科学元勘(或曰科学元研究--译者注)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理论。我们的讨论将围绕"重演"这一概念展开。此概念将指称:

   1. 科学重演(结果如何在实验室、实地和学科领域等环境中得以重复)
   2. 社会重演(社会知识和社会关系是如何在时代变化中再生的)
   3. 生物重演(在基因时代有机物质是如何得到操控的)
   4. 电子重演(在转换、模拟和计算技术中,信息是如何得以重组的)。

通过考查这几类重演的交叉部分和横断面,我们希望能够描绘我们的社会生活、生物生活和电子生活之间关系的图景。

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其研究宗旨是理解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科学。科学元勘(又称科学元研究--译者注)综合采用来自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机构与科学知识社会学、人类学、女性主义、批判种族理论、后殖民主义研究和酷儿理论的视角,认为科学与技术是深深地交织在人类的文化与政治之中的。本课程将考查科学元勘的经典的合最新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我们将围绕"重演"的概念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此概念将指称:

   1.
      科学重演(结果如何在实验室、实地和学科领域等环境中重演)
   2.
      社会重演(社会知识和社会关系是如何在时代变化中再生的)
   3.
      生物重演(基因时代中有机物质是如何得到操控的)
   4.
      电子重演(在转换、模拟和计算技术中,信息是如何得以重组的)。通过考查这些类型的重演的交叉部分和横断面,我们希望能够描绘我们的社会生活、生物生活和电子生活之间关系的图景。

要求

这门课是一个习明纳(习明纳是源于德国的一种研究班授课形式—译者注)。要求学生至少作一次习明纳演讲,在演讲中要对演讲当日所指定的参考读物中的观点立场作出批判性评析。本课程有两项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前6个课时中所阅读到的参考读物的短论文(5页)(第7课时前完成),以及写一篇15-20页的研究性论文,使用课堂教学内容研讨一项科学的社会分析的个案研究(第八课时前应当完成研究计划;论文终稿应当在第14课时前完成)。这门课的期终考核成绩的30%将基于课堂出勤率,20%基于短论文,50%基于研究论文。
必读书目

Latour, Bruno, and Steve Woolgar.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First Edition, London: Sage, 1979). ISBN: 069102832X.

Knorr-Cetina, Karin. Epistemic Cultures: How the Sciences Make Knowledge. Harvard,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674258940.

Lock, Margaret. Twice Dead: Organ Transplants and the Reinvention of Death.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ISBN: 0520228146.

Hayden, Cori. When Nature Goes Public: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Bioprospecting in Mexico.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691095574.

教学日程
课程安排. 课时 #     教学主题     日期
1     导论    
2     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反实证主义    
3     科学知识社会学I:强纲领    
4     科学哲学II:从实在论到建构主义    
5     科学知识社会学II:网络,机构,实践,聚会    
6     科学知识社会学III:机构与文化    
7     女性主义与科学     完成短论文
8     电子人     完成研究计划书
9     种族与科学    
10     生物社会性    
11     医药    
12     技术修辞学:留声机,电话,磁带,样品    
13     科技制造的后殖民主义地点与空间    
14     课堂会议     完成研究论文

参考读物

参考读物是按照课时列出的。
推荐的参考资料来源:书评、选集和作品集。

Rouse, Joseph. "What Are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onfigurations 1, no.1 (1992): 57-94.

Traweek, Sharon.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nder, an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17 (1993): 3-25.

Haraway, Donna. "A Game of Cat's Cradle: Science Studies, Feminist Theory, Cultural Studies." Configurations 1 (1994): 59-71.

Hess, David. Science Studies: An Advanced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814735649.

Biagioli, Mario, ed. 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9. ISBN: 0415918685.

Jasanoff, Sheila, Gerald Markle, James Petersen, and Trevor Pinch, eds.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Revised Edition. London, UK: Sage, 2002. ISBN: 0761924981.

Fischer, Michael M. J. "Modules for 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urriculum: STS @the-Turn_[]000.mit.edu." In Emergent Forms of Life and the Anthropological Voice.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333-369. ISBN: 0822332388.

Sismondo, Sergio. 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Malden, MA: Blackwell, 2004. ISBN: 0631234446.
期刊

Configurations

ctheory.net

Isis

Science as Culture

Science in Contex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课时及参考读物

课程读物。 课时 #     主题     参考读物
1     导论    
2     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反实证主义     Galison, Peter. "Aufbau/Bauhaus: Logical Positivism and Architectural Modernism." Critical Inquiry 16, no. 4 (1990): 709-752.

Popper, Karl. 1934. Scientific Method & Falsificationism versus Conventionalism, from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Edited by Richard Boyd, Philip Gasper, and J. D. Trou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1, pp. 99-112. ISBN: 0262023156.

Fleck, Ludwig. 1935. "Epistemological Conclusions from the Established History of a Concept." In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a Scientific Fact.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Fred Bradley and Thaddeus J. Tren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pp. 20-51. ISBN: 0226253252.

Kuhn, Thomas. 1962, 1970. The Nature and Necessity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from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Edited by Richard Boyd, Philip Gasper, and J. D. Trout.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1, pp. 148-157. ISBN: 0262023156.

Feyerabend, Paul. 1993.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Edition, Introduction, 1-3." In Against Method. 3rd ed. London, UK: Verso (First Edition, 1975), pp. 1-4, and 9-32. ISBN: 086091481X.

Galison, Peter. "The Trading Zone: Coordinating Action and Belief, 9.2-9.8." In Image and Logic: A Material Culture of Microphysic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p. 784-840. ISBN: 0226279170.
3     科学知识社会学I:强纲领     Bloor, David. 1991. "The Strong Programm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 2nd ed.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irst Edition, London, UK: New York, NY: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6), pp. 3-23. ISBN: 0710083777.

Collins, Harry, and Trevor Pinch. 1998. "A New Window on the Universe: The Non-Detection of Gravitational Radiation." In The Golem: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Science.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rst Edition, 1993), pp. 91-107. Excerpted and updated from Collins, Harry. Changing Order: Replication and Induction in Scientific Practice. London, UK: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5. ISBN: 0521645506.

Latour, Bruno, and Steve Woolgar. 1986.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irst Edition, London, UK: Beverly Hills, CA: Sage, 1979). ISBN: 069102832X.
4     科学哲学II:从实在论到建构主义     Hacking, Ian. "Experimentation and Scientific Realism." Philosophical Topics 13 (1982): 71-87.

Latour, Bruno. "Opening Pandora's Black Box." In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1-17. ISBN: 0674792904.

———. 1991. "Constitution & Relativism." In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Catherine Port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13-48, and 91-129. ISBN: 0674948394.

Mallavarapu, Srikanth. 2003. The Idea of Incommensurability & Bruno Latour and the Modernity that Never Existed. In Possible Worlds in Science Studies: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Dissertation in English at SUNY Stony Brook, 13-43, 71-88.

Fujimura, Joan. "Authorizing Knowledge in Science and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0, no. 2 (1998): 347-360.

Barad, Karen. "Agential Realism: Feminist Interventions in Understanding Scientific Practices." In 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Mario Biagioli.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9, pp. 1-11. ISBN: 0415918685.
5     科学知识社会学II:网络,机构,实践,聚会     Shapin, Steven. 1988. "The House of Experiment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In 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Mario Biagioli.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9, pp. 479-504. ISBN: 0415918685.

Latour, Bruno.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In Science Observed: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Edited by Karin Knorr-Cetina, and Michael Mulkay. London, UK: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3, pp. 141-170. ISBN: 080399783.

Callon, Michel.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In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ited by John Law. London, U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 pp. 196-229. ISBN: 0710208022.

Mackenzie, Donald. "Nuclear Missile Test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ccuracy." In The Science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Mario Biagioli.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8, pp. 342-357. ISBN: 0415918685.

Pickering, Andrew. "The Mangle of Practice: Agency and Emergence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 no. 3 (1993): 559-589.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1980. "Excerpt from 1227: Treatise on Nomadology: The War Machine." In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pp. 395-415. ISBN: 0816614024.
6     科学知识社会学III:机构与文化     Weber, Max. 1918. "Science as a Vocation." In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pp. 129-156.

Merton, Robert. 1942.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cience."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pp. 265-278. ISBN: 0226520919.

Mukerji, Chandra. "War and State Funding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A Fragile Power: Scientists and the Stat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39-61. ISBN: 0691085382.

Knorr-Cetina, Karin. Epistemic Cultures: How the Sciences Make Knowledg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674258940.
7     女性主义与科学     Keller, Evelyn Fox. "Feminism and Science." Signs 7, no. 3 (1982): 589-602.

———. "The Gender/Science System: Or Is Sex to Gender as Nature Is to Science?" Hypatia 2, no. 3 (1987): 37-49.

Traweek, Sharon. "Pilgrim's Progress: Male Tales Told During a Life in Physics." In Beamtimes and Lifetimes: The World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 74-105. ISBN: 0674063481.

Harding, Sandra. "Thin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sbian Lives." In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Thinking from Women's Liv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249-267. ISBN: 0801497469.

Haraway, Donna. "Situated Knowledges: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and the Privilege of Partial Perspective." In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1, pp. 183-202. ISBN: 0415903874.

———. "Modest_Witness@Second_Millennium." In Modest_Witness@Second_Millennium. FemaleMan©_ Meets_OncoMouse™: Feminism and Technoscience.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7, pp. 23-39. ISBN: 0415912458.

Martin, Emily. "The Woman in the Flexible Body." In Revisioning Women, Health, and Healing: Feminist, Cultural, and Technoscience Perspectives. Edited by Adele Clarke and Virginia Olesen.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9, pp. 97-115. ISBN: 0415918464.

Wilson, Elizabeth. "Biologically Inspired Feminism." Australian Feminist Studies 17, no. 39 (2002): 283-285.
8     电子人     Haraway, Donna. "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In Simians, Cyborgs, and Women: The Reinvention of Nature.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1, pp. 149-182. ISBN: 0415903874.

Sandoval, Chela. "New Sciences: Cyborg Feminism and the Methodology of the Oppressed." In The Cyborg Handbook. Edited by Chris Hables Gray, with the assistance of Heidi J. Figueroa-Sarriera and Steven Mentor.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5, pp. 407-421. ISBN: 0415908485.

Haraway, Donna. "Apes in Eden, Apes in Space." In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dern Science. New York, NY: Routledge, 1989, pp. 133-156. ISBN: 0415902940.

Gusterson, Hugh. "Bodies and Machines." In Nuclear Rites: A Weapons Laboratory a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pp. 101-130. ISBN: 0520081471.

Helmreich, Stefan. "The Spiritual in Artificial Life: Recombining Science and Religion in a Computational Culture Medium." Science as Culture 6, no. 3 (1997): 363-395.

Dumit, Joseph. "A Digital Image of 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 PET Scanning and Objective Self-Fashioning." In Cyborgs and Citadels: Anthrop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Emerging Sciences. Edited by Gary Lee Downey and Joseph Dumit. Santa Fe, NM: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1997, pp. 83-102. ISBN: 0933452977.
9     种族与科学     Schiebinger, Londa. "Who Should Do Science?" In Nature's Body: Gender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Science. Boston, MA: Beacon Press, 1993, pp. 184-200. ISBN: 080708901X.

Jacobson, Matthew Frye. "Whiteness and Science, from "Free White Persons" in the Republic, 1790-1840." In Whiteness of a Different Color: European Immigrants and the Alchemy of Ra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31-38. ISBN: 0674063716.

Haraway, Donna. "Universal Donors in a Vampire Culture, Or It's All in the Family: Biological Kinship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United States." In Uncommon Ground: Toward Reinventing Nature. Edited by William Cronon. New York, NY: Norton, 1994, pp. 321-366. ISBN: 0393038726.

Bowker, Geoffrey C., and Susan Leigh Star. "The Case of Race Classific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under Apartheid." In Sorting Things Out: Classific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pp. 60-64, and 195-225. ISBN: 0262522950.

Stepan, Nancy Leys, and Sander L. Gilman. "Appropriating the Idioms of Science: The Rejection of Scientific Racism." In The "Racial" Economy of Science: Toward a Democratic Future. Edited by Sandra Harding.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170-193. ISBN: 0253208106.

Eglash, Ron, and Julian Bleecker. "The Race for Cyber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lack Diaspora." Science as Culture 10, no. 3 (2001): 353-374.
10     生物社会性     Rabinow, Paul. "Artificiality and Enlightenment: From Sociobiology to Biosociality." In Zone 6: Incorporations. Edited by Jonathan Crary, and Sanford Kwinter. Canada: Bradbury Tamblyn and Boorne Lt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 pp. 234-252. ISBN: 0942299299.

Heath, Deborah. "Bodies, Antibodies, and Modest Interventions." In Cyborgs and Citadels: Anthrop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Emerging Sciences. Edited by Gary Lee Downey, and Joseph Dumit. Santa Fe, NM: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1997, pp. 67-82. ISBN: 0933452977.

Taussig, Karen-Sue, Rayna Rapp, and Deborah Heath. "Flexible Eugenics: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in the Age of Genetics." In Genetic Nature/Culture: Anthropology and Science Beyond the Two-Culture Divide. Edited by Alan H. Goodman, Deborah Heath, and M. Susan Linde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 58-76. ISBN: 0520237935.

Petryna, Adriana. "Illness as Work: Human Market Transition & Biological Citizenship." In Life Exposed: Biological Citizens after Chernobyl.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82-148. ISBN: 069109019X.

Franklin, Sarah. "Kinship, Genes and Cloning: Life after Dolly." In Genetic Nature/Culture: Anthropology and Science Beyond the Two-Culture Divide. Edited by Alan H. Goodman, Deborah Heath, and M. Susan Linde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 95-110. ISBN: 0520237935.

Helmreich, Stefan. "Trees and Seas of Information: Alien Kinship and the Biopolitics of Gene Transfer in Marine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American Ethnologist 30, no. 3 (2003): 341-359.
11     医药     Lock, Margaret. Twice Dead: Organ Transplants and the Reinvention of Death.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ISBN: 0520228146.
12     技术修辞学:留声机,电话,磁带,样品     Kittler, Friedrich. 1986. "Gramophone." In Gramophone, Film, Typewriter.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Geoffrey Winthrop-Young and Michael Wutz.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1-114. ISBN: 0804732337.

Ronell, Avital. "Delay Call Forwarding & Birth of a Telephone: Watson - Dead Cats." In The Telephone Book: Technology, Schizophrenia, Electric Speech.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9, pp. 1-15, and 227-232. ISBN: 0803238762.

Hayles, N. Katherine. "The Materiality of Informatics." In How We Became Posthuman: Virtual Bodies in Cybernetics,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c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 pp. 192-221. ISBN: 0226321460.

Weheliye, Alexander. ""Feenin": Posthuman Voices in Contemporary Black Popular Music." Special issue on Afrofuturism. Edited by Alondra Nelson. Social Text 20, no. 2 (2002): 21-47.

Doyle, Richard. "Sympathy for the Alien: Informatic Ecologies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Abduction." In Wetwares: Experiments in Postvital Living.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pp. 193-216. ISBN: 0816640092.
13     后殖民地点与空间的科技造成     Redfield, Peter. "The Half-Life of Empire in Outer Spa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2, no. 6 (2002): 791-825.

Hayden, Cori. When Nature Goes Public: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Bioprospecting in Mexico.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691095574.

Nelson, Diane. "A Social Science Fiction of Fevers, Delirium, and Discovery: The Calcutta Chromosome, the Colonial Laboratory, and the Postcolonial New Human."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30 (2003): 246-266.
14     课堂会议    

作业

 本课程的作业主要有两项:

 1. 写一篇关于前6个课时中所读参考文献的短论文(5页)(第7课时上交)。

 这篇论文应该对阅读材料中的论据提出批判性思考。应该寻找那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例如作为符号活动的实验室操作,对社会建构主义的批判等等。选定主题后,在论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你认为重要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趋势和争论做出分析和论证。

 2. 写一篇15-20页的研究性论文,使用课堂教学内容研讨一项科学的社会分析的个案研究。

 可选用的论文主题包括:

转基因食品政治学,再生技术,生物探矿,器官移植,网络社区,取样等等。

研讨小组

欢迎对本课程感兴趣的教师,学生和自学者加入研讨小组,使用这些材料在自己的教学和学习中与他人进行交流。

  这项服务由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直接提供,由犹他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开放式可持续学习机会研究小组(Open Sustainabl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Research Group)主办。它为全世界的使用者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相互联系,合作,形成学习小组,并为他们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中使用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提供支持。

OLS 是一项研究计划,其重点是建立一种"社会软件",用它来实现以既存开放式教育内容为核心的非正式学习群体的形成。OLS的基本前提假设是,一名使用者如果要得到完整的教育机会,那么他必须拥有某种社会途径,可以联系到能够解答问题、提供帮助的人。通常情况下,免费的开放式网络教育的主办者不提供这种途径,所以这种社会支持只能从其他用户处获取。因此,OLS:

    *
      独立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运作
    *
      要求用户注册并登录使用
    *
      不为用户提供学位或其他证书
    *
      不提供与麻省理工学院或犹他州立大学教学人员相联系的正式途径

现在就连接到STS.350: 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的研讨小组 。

开放学习支持(OLS)由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提供资助。

课程下载

反馈意见

告诉我们 这些.zip文件在您的教学和学习中是否有用。

对包括.zip文件在内的课程材料的使用必须遵守为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网站材料的使用而制定的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需要脱机使用或网速较低的用户可以下载完整的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zip文件)。尽管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是一种长期免费、开放的数字出版物,但是您的资金捐助将能够帮助我们继续提供高质量的出版物以及免费的下载服务(例如以zip格式下载本课程)。 点击此处了解如何为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提供资金支持。
课程下载

STS-350Spring-2004.zip

课程下载操作指南

   1.
      点击上面的.zip链接,您的浏览器将开始下载.zip文件(视电脑配置而定)。
   2.
      要打开zip文件,您可能需要下载解压缩软件,例如 WinZip 或 StuffIt。 打开zip文件之后,解压缩的文件可能需要其他软件才能打开。请参看您所下载的课程的主页以确定该课程的软件要求。
   3.
      zip文件下载后,如果您已经安装适用的解压缩软件,则请按照软件操作说明打开并解压zip文件。

定位并使用课程材料

成功解压zip文件后,使用您的浏览器打开课程的html主页。解压后文件目录中根文件夹里的Welcome.htm文件将为您下载的课程重新定位主页。

所有的课程材料(包括zip文件)的使用,都要受制于Creative Commons license。该条款同时规范所有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材料的使用。无论您是在线还是脱机使用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的材料,都请您阅读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使用许可 以确保您没有逾越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使用条款的许可范围。
常见问题

   1. 下载一门课程需要多长时间?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的zip文件大小从1兆到逾100兆不等。大多数课程文件的大小为25兆-30兆。下载zip文件可能耗费一定时间。 下载时间取决于您的网速。

   2. 为什么一些材料,例如视频和媒体仿真文件会从zip文件包里丢失?

      一些文件,例如视频、java程序等,以及一些特殊内容并没有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的服务器,它们也没有被纳入zip文件包,但是我们为这些文件提供了链接。您可以通过点击zip文件里的课程主页,查看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的整个站点。要下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的视频文件,请参阅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网站上的FAQ 。

   3. 如果我遇到下载问题,我应该和谁联系?

      通过 Feedback Form 或 ocw@mit.edu 和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件工作组取得联系.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18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读书笔记

forcode:为了测试奇想录的feed故障,所以转载这篇帖子。原文地址在这里
http://www.qixianglu.cn/627883.html

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出版于1945年,此书的目的在于清算历史主义,因为它阻碍人类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演化。

先搞明白两个概念:本质主义和历史主义。

本质主义:"本质主义"的出发点是:可以通过明确的反映本质的定义把世界构筑入逻辑的和普遍适用的关系之中。例如,把人定义为"能够制造工 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就是一种典型的本质主义的定义。与之相对,现代科学对人的定义,或者说唯名论的定义应该大致是这样的:"人是动物的一 种,属脊椎动物们哺乳纲灵长目,分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有复杂的社会结构、语言,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也就是说,唯名论认为"人"这个词不过是为了避 免对一个物种进行过于冗长的描述而引入的简化方法,而并不认为"人"这个词蕴涵着某种能为人的理智洞察的本质。而本质主义认为人类拥有一种理智直觉,一种 心灵的或理智的能力,它能够使我们正确无误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并认识它们。本质主义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延续到黑格尔和马克思。本质主义对意义的执迷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经院哲学和神秘主义。


历史主义:把本质主义应用于考察社会发展,称为历史主义。历史主义认为只有借助历史,我们才能明了关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隐藏的、未发展 的本质"(黑格尔的说法),人们能够通过认识绝对有效的"历史规律"来控制和计划社会的发展。法西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利用了这样一种目的论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被看成历史主义的最纯粹的、最发达的和最危险的形式。

波普尔区分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方面是历史主义,这种主张应该消除。第二个方面是经济主义(或"唯物主义"),即主张社会的经济组织、我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 组织,对一切社会制度、尤其是对它们的历史发展而言,是基本的。这种主张是很正确的。马克思成功地解释了经济动机的无比强大的威力。因为他证明,诸如利润 动机或阶级利益的动机的范畴,不仅对个人的行动,而且也对社会集团的行动,具有基本的重要性;他也指明了如何把这些范畴用来解释历史的过程。

"一 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公式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提示,我们应该注意阶级斗争在权力斗争和其他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过于认真地对待 它,就有可能误导马克思主义者把所有的政治冲突,都解释成阶级斗争,最常见的是,我们当初总是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日本人民"区别对待。好像阶级关系具 有超越种族、文化关系的重要性。这是马克思的无所不包的历史主义抽象中隐含着危险性的一个实例。

马克思认为,一切政治、一切法律和行政的 制度,以及一切政治斗争,从不具有基本的重要性。政治都是无能的。它们从不能根本改变经济现实。这种认识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致命的错误。没有任何理由把 政治权力看得比经济权力轻,政治权力可以轻易地转化为经济权力。现实是,马克思所轻蔑地描述的"纯粹形式的自由",已经成了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这种"形 式的自由",即民主、人民评判和解散政府的权利,是公民保护自己不受政治权力误用的已知的惟一手段;它是被统治者对控制者的控制。一切大规模的政治必须是 制度化的,而不应该是个人的;与"权力如何被行使"和"行使多大权力"的问题相比,"谁应该行使权力?"的问题几乎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应该明白,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一切政治问题都是制度问题,是法律构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通往更平等的进步只能靠对权力的制度控制来保证。

马克思对于 "资本主义必亡"的论证的第一步是,他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方法。他发现,与技术改进和他称作生产资料的不断增长的积累相联系,存在一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 趋势。这种趋势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财富积累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也即是说,存在一种财富和苦难同时增长的趋势。


第二步,两个结论被推出;首先,除少量统治的阶级和大批受剥削的工人阶级之外,其他一切阶级必然要消失,或是变得不重要;其次,这两个阶级之间不断增长的张力,必然要导致一场社会革命。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工人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之后,将存在一个只由单一阶级组成的社会,因而存在一个无阶级的社会、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也即是说,社会主义社会。
马 克思误导大批有理智的人相信,历史预言是探讨社会问题的科学方式。但仔细研读《资本论》并比照现实,会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对自己预言的 论证也忽视了一系列重要的因素和可能的发展,是一种危险的不可靠的历史主义简化。即使我们观察今天所表现的历史趋势或倾向,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它明天是否 会有同样的表现。在马克思较为雄心勃勃的历史主义结论中,他的"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和"不能逾越的历史阶段",没有一条证明是成功的预言。马克思要对历 史主义的思想方法的破坏性影响负责。

在马克思主义中,宗教和道德的因素相当明显。马克思憎恶资本主义,不是因为它积累财富,而是由于它的 寡头垄断的特性;他憎恶它,是因为在这个体系中,财富意味着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政治权力。马克思希望帮助被压迫者,希望解放尊严扫地的被剥削的和苦难的工 人,这把他引向了社会主义。在工人苦难深重和落魄的时候,马克思的预言为他们提供了坚信自己的使命、坚信自己的运动能够为全人类准备美好未来的令人鼓舞的 信仰。马克思信条中的预言因素在其追随者的心中占了优势。马克思的教导之有影响的秘密在相当大程度上要由它的宗教和道德特性来解释。

以上只是非常粗略地勾勒了《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的内容。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17

forcode点评:魔兽好玩还是“抵制家乐福”更好玩?

forcode:其实,我非常反感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和国家作为人类群体区分的一种方式,与80后90后这样的cohort分组、男女这样的性别分组等分类方式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将民族与国家神圣化,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尤其在全球一体化势不可挡的今天,我们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交往越来越多,我们深深感受到世界各地的人极其相似,肤色、文化、体制等差异都不能掩盖我们共同的人性。forcode在之前的帖子——英国选秀冠军Paul Potts把美女评委唱哭了,感动全球(视频)——中感叹:"我觉得,Paul Potts的全球流行,再次证明人类不分种族,我们的确是非常非常相似的,我们有着同样的心灵和感动"。因此,我反对狭隘民族主义这样的自我囚禁,我也相信种族、民族、国家消亡是未来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虚拟社会的发展使得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的重要性大大削弱,而基于共同兴趣结成的群体越来越重要,全球化发展下去其后果就是:人种差异消失、民族差异消失、国家消失;种族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逐渐弱化。当然,就算种族、民族和国家消失,类似种族主义、民族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等现象依然会存在,因为这种种观念背后所反映的人性和逻辑并不会根本改变:人是一种有领土观念的动物;人不喜欢被贬低;人不喜欢自己所属群体被贬低;任何群体在外部压力下会加速凝聚;人是一种有理性能力的非理性动物;群体可以被人为建构;"人群"不能理性看待我群与他群;人类社会通过群体之间的竞争来维持活力;等等。但是,很显然,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发展使得很多国家和民族走火入魔了,政客们倾向于将民族与国家这个概念神圣化,以增强民族国家的内部凝聚力,从而维持民族国家的稳定。这种过度宣传的后果就是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被过分放大,敌对国家的数亿人相互隔绝不相往来,数百万互不相识无怨无仇或者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甚至亲兄弟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地剥夺彼此的性命,这实在是天理难容的荒唐事。在"90后"PK"80后"激发80后集体认同一文中我曾写道:"人类社会的我群与他群很有趣,无论以什么奇怪的标准将一群人分为两个群体,他们都会逐渐内部整合起来,适当引导,甚至可以让分属不同群体的两兄弟相互残杀,比如黑a社0会的哥哥与当警察的弟弟、韩国的哥哥和朝鲜的弟弟"。假如上帝把人类分为胖子和瘦子两个群体、或者按照星座来分类、或者按照身高来分类,也完全可能让不同群体分裂、对抗、厮杀……何苦呢?当然,在今天,任何一个个体或者单个国家都无法改变游戏规则,在这个以国家为单位竞争的国际社会里,你希望淡化民族国家,别的民族或国家未必愿意,尤其是从民族国家这个分类体系中获益的民族和国家,他们正玩得不亦乐乎呢,强势的群体甚至还要欺负弱势群体,就算你不想玩这个游戏,也得被迫卷入,民族国家们就好像古罗马斗兽场里的角斗士们,就算绝大多数角斗士都不想相互残杀,但是无法抗拒的游戏规则迫使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砍下对手的头颅。根本的出路在于认识到将民族国家神圣化的危险,保持宽容、沟通与信任,即使相互冲突,也要随时准备握手言和。当越来越多的人反感狭隘民族主义,尤其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了各族人的相互理解、信任和经济依赖之后,游戏规则就会随之改变。我们可以在此次事件中观察到,虽然非理性的民族主义疯狂依然拥有强大号召力,令人叹为观止,但理性的声音和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疯狂产生了有力制约,那些在网络上抵制家乐福、在qq群里传播抵制信息的人,不过在玩一场游戏,全球化已经让这些人的抵制行动看起来像是闹剧。所以,抱着娱乐的心态,你也可以"抵制家乐福",抵制完,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基于类似的想法,我对于所谓的"×独运动"一笑置之,你们所追求的理想已经过时了,如果精力过剩,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比如去发明个灯泡或新药。如果你们真那么想独立,就去独立吧,自找苦吃!!我所关心的是全世界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穷人)的生活是不是过得越来越好,至于他们的祖国叫什么、走什么道路,那只是一个手段问题,把手段抬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目的,那真是误入歧途了。最后说一句:经济形势在恶化,警惕各国政客们挑起种族、民族、国家冲突以掩盖真正重要的问题。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7829.html


 疯狂流传的抵制家乐福手机短信。  本报记者 孙涛 摄
抵制家乐福手机短信。孙涛 摄

康国平:艾,既然你还用MSN,加一下,然后做下说明嘛。我的MSN最近一直挂着一句:越来越不喜欢北京奥运和政治挂钩。与其封锁消息,不如让他们自由报道。不过我也加红心了。玩玩嘛。
洪波keso:近期公关动向,打爱国牌或打竞争对手的不爱国牌。
王磊-炳叔:我不加红心,因为,有人跟我说:别TMD再让我加个L到MSN前面,觉不觉得无聊透顶啊?!抵制家乐福是沃尔玛的公关事件,加红心是MSN的公关事件!一帮白痴!滚

2008-04-16 | 关于抵制法国货

张朝阳

今天看到有人反对抵制法国货, 一方面, 出现不同的声音是好事, 改革开放30年, 互联网发展十多年了, 当今的中国需要也容许多元化的声音, 这是一个国家成熟与进步的表现. 另一方面, 作为多元化声音的一类, 我本人赞成抵制法国货, 而且我也不认为抵制法国货就是愤青的表现而不抵制就是理性的态度.

数百年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永远是利益的关系和实力的博弈, 西方文化的国际观更是如此, 今天的世界尽管变得更加相互关联, 博弈的手段可能不再那么血腥, 但其形式背后的人类本质没有丝毫变化, 况且所有的文化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 英雄主义的成分, 所有的民族与人民都是在爱国主义的价值观上来看待世界的.

正因为如此, 国家与国家之间, 除了互惠互利的商业双赢外, 更多的是互相的制衡和利益的交换, 而人类共同的理想或民主自由的理念只是装点, 最近的例子就是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 实际的目的是制服不听话的萨达姆, 使中东局势按照美国希望的格局实现稳定, 以便于美国获得石油资源, 却被美国的宣传机器宣传成为了伊拉克人民的自由民主以及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地球上的老大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中国与法国的关系也是一种博弈制衡的关系, 博弈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不负责任的举动都应该有后果, 这时候如果我们只是高风亮节, 想展示所谓大国风度, 就只能纵容对方的不负责任.

法国有哪些不负责任的举动呢? 中国刚刚给了法国200亿美元的生意, 法国媒体与政客却翻脸不认人地摆出一种西方人惯有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对中国内部的事情评头品足, 横加干涉。 法国新任总统到英国访问, 与英国朝野会晤, 谈及中国西藏问题, 俨然如100多年前西方列强聚在一起讨论如何瓜分远东利益一般。 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了, 中国人认为北京奥运会很重要, 火炬传递很重要, 你法国人从中国拿了那么多生意, 为什么还要抵制, 为什么纵容媒体歪曲地宣传, 为什么不对干扰火炬传递的活动强力制止。 本质上, 法国人还是没把中国人当回事, 两百年的优越感不是那么容易就消失的. 所以, 法国应该为其傲慢, 偏见, 甚至因懒惰而没有认清当今世界的实力格局而买单, 任何国家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承担其后果.

法国的态度的后果之一就是失去了13亿中国人的心, 也就失去了13亿潜在的消费者, 我赞同抵制法国货, 就是要让充满偏见的法国媒体与公众感到损失与疼痛, 否则他们不会长记性的, 无论表面上多么善良与高贵的人其本质都是懒惰与贪婪的, 这是社会人类的本性, 改变世界的唯一办法是制衡 (leverage).

至于有人说抵制家乐福是自己损失, 我不以为然, 有那么多本土的连锁店可以去啊, 其服务不相上下, 本土企业赚钱了更能惠及本国人民。法国大企业在中国蒙受市场的损失了, 他们才会去影响法国媒体与政客, 教育法国人与中国人平等相待。 女士可以不用对LV包那么痴狂啊, 中国企业生产的包有同样的质量, 要看透带个法国包感到体面的那点可怜的虚荣心, 人民币继续升值, 中国的服装服饰业开始从做苦力转型成打出自己的品牌, 希望国人多支持中国的品牌, 帮助中国产业的升级, 其实大多数洋品牌都是中国做的, 是那点虚荣心让我们化数倍的钱去买洋品牌.

张朝阳 2008年4月16日 北京  

抵制家乐福?先想一想
作者:闾丘露薇
如果你准备要去抵制家乐福:

第一,是因为家乐福参与了资助达赖集团吗?短讯说,是因为家乐福的大股东,法国首富阿尔诺的LVMH集团(还是个人?)资助过达赖。第一,证据呢?第二,对于不少人来说,特别是佛教徒来说,一生的心愿就是要见到达赖,这是不能抹杀的事实,那这些人的捐赠,难道都是支持藏独吗?

第二,是因为家乐福是法国企业,而法国政府在处理火炬传递问题上,还有北京奥运问题上,表现让中国人气愤。问题是,中国的家乐福是一家相当本土化的公司,因为当初为了规避政策,要尽早进入中国市场开店,需要和中国的公司合资。就算是家乐福集团,大股东是蓝色资本,由阿尔诺和一个美国的私募基金合资,占有百分之10.7家乐福的股份。所以可以这样说,抵制中国的家乐福,就不是单纯地抵制法国货那样简单了。

尽管我想通了这两个问题之后,觉得抵制家乐福这样的行动,的确值得大家讨论,而事实上,这样的讨论,在互联网上也已经是进行起来了。但是,这样的建议,是否真的是毫无意义,或者是被有的人所认为的,很愚蠢呢?那绝对不是。

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觉得作为中国人的感情被法国政府伤害了,觉得被一些法国媒体伤害了,被一些法国民众伤害了,于是决定要用这样的方式,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是个人的选择,你可以不支持,不参与,不认同,但是不应该去辱骂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是愚蠢,因为,因为你的不认同,在有这样的想法和冲动的人的眼中,你可能就是懦弱。为对方定性,本身就是很不宽容和民主的思维。

而对于那些不参与,不支持,甚至反对的人,也不要动不动冠上不爱国的帽子,如果有人就是要去家乐福购物,那也是别人的选择,并不代表他们对于最近发生的事情,不愤慨,不痛心,只是,大家选择不同的方法而已。

事实上,这样的一条短信已经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如果你搜索一下CARREFOUR TIBET,你可以有十三多万个搜索结果,众多英文媒体和网站都在引用,Chinese demand Carrefour boycott for Tibet support (中国民众谴责家乐福,因为支持西藏而抵制),路透社今天发自北京的报道。这些中国民众要表达的声音,已经传递出去了,接下来怎样做,那就是民众自己在经过思考和衡量之后的决定。

今天在节目里面和巴黎的同事连线,主要是请他谈谈法国媒体对于这件事情的报道态度,我问得很仔细,那些带有偏见的报道,到底是新闻报道,还是专栏文章,还是社论,因为对于一家媒体来说,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稿件,所传递的信息以及代表的立场是不同的。同事告诉我,是在新闻报道里面充满了偏见,而且,因为法国媒体一向爱热闹,之前的火炬传递让他们兴奋了一阵,之后就安静了下来,现在又有了这样一个抵制法国货的热点,马上是如获至宝,大肆炒作。同事说,作为在法国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都感觉到,和原本无拘无束的法国朋友之间,有些话,聊不起来了,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

这样的感受,或者和在中国的法国人和他们的中国朋友之间是一样的。今天我让记者采访几位在中国的法国商人,结果都已太敏感而拒绝了。其中一个,已经做完了访问,但是思前想后,又打来了电话,表示还是不同意播出,因为她的先生是中国人,她担心,为她的先生带来麻烦。

法国驻中国大使倒是很爽快地表示愿意考虑,在征询了巴黎的意见之后,接受了访问。他说,中国民众呼吁这样的抵制没有道理,家乐福对此保留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奥运是一个增进友谊的机会,而包括法国在内的国家都希望中国就西藏问题增加透明度。如果中国民众对法国政府存在有误解,会尽力去消除。

倒是回到上海的金晶在接受我们的访问的时候表现得相当理性,她说,在法国的时候,她也感受到支持中国办奥运的法国人的那种热情,她认为,问题出来法国政府身上,大家不应该针对法国企业,更何况,企业里面都是中国人。

不管法国驻华大使的回应是否让人觉得还是有点点傲慢,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法国当局是注意到中国一些民众的不满情绪,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了。我只是想说,我们可以反对那些支持藏独的人,我们可以对法国政府表示不满,但是不要把这种情绪扩散到其他法国人的身上,因为这样的话,反而会把这些人,对到我们的对立面上去。即使是LVHM集团也好,老板个人也好,如果他只是崇拜达赖,那也可以理解,毕竟达赖的和平使者形象在西方已经深入人心,毕竟他还曾经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或许你可以说这是达赖的伪装,但是人家伪装的好,骗了很多人,那你也不能把那些受骗的人都当成敌人吧。

《南方都市报》:网友号召抵制法国货 家乐福称其是受害者

13日,kittyshelley在北京白石桥家乐福门口抗议.
近日,网上一篇号召大家5月1日不去家乐福购物的帖子被广泛转载和热烈讨论.同时,一条呼吁人们整整17天不去该超市买东西的手机短信也在疯狂流传.这是 因为家乐福的大股东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涉嫌资助达赖,加上巴黎奥运圣火传递时发生的事情,网友们先是开始抵制LV,这几天则换了"靶子",选择了更 容易接触到的家乐福.

有网友表示一定响应号召,也有网友则批评这种抵制行为,并针锋相对地表示5月1日一定要去家乐福购物,哪怕只是买一瓶水.

  这不是民族主义,这是理性表达.不是号召大家抵制法货,只是抵制与"藏独"有瓜葛的公司,这个要求很过分吗?不是号召大家永远不去家乐福,而只是5月1日一天,我们连这点都做不到吗?

  团结起来!在这种事情上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只要团结,就能让法国公司感受到我们的力量.如果永远沉默,他们就不会在乎我们怎么想.

  PK

  请问这关家乐福什么事呢?楼主说路易威登犯了错,而路易威登是家乐福的大股东,所以要抵制家乐福,那我引申下: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世界第二,可以说是美国第二大股东,那是不是说美国打了伊拉克战争,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朋友因此要顺便抵制中国呢?

  只要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去家乐福门口表达你的看法是你的自由.但是,把不同意你观点、反对抵制的人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就不对了.实际上,你有5月1日不去购物的自由,我有5月1日去购物的自由.即便不去,那也只是因为我懒,千万不要误会我认同你的观点.

  "今天让红色传遍中国",4月13日晚上11时34分,白天在北京白石桥家乐福门口抗议的kittyshelley仍意犹未尽,在水木社区发表了这样的主题帖.

  按照kittyshelley的说法,抗议的目的是"给法国点颜色看看,你们做了什么我们中国人都知道."

 事实上,想要表达这种抗议之情的,并非kittyshelley一个人.而更大规模的抗议,则是出现在网络和手机上.从4月9日开始,数十家海内外网站论坛的一部分中国网民先后发起了一场抵制家乐福的行动.

  一时间,很多网友在各个网站论坛里争相奔走呼喊,"5月1日,所有人都不要去家乐福购物".

  LV曾资助达赖,家乐福遭殃

  引起这场抵制风潮的主要原因,是奥运火炬在巴黎的传递得并不顺利,而当地的媒体报道,更让华人网民们感到"法国不友好".

   由于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以下称LVMH集团)涉嫌曾予以"藏独"资金支持,网友发起了抵制.而上个月该集团刚刚成为家乐福的最大股东.因为这么一层关系,网友把家乐福拉进了抵制名单.

  这个名单里还包括LVMH集团旗下的LV、迪奥、芬迪、娇兰、倩碧、Kenzo,丝芙兰化妆品卖场,以及轩尼诗等葡萄酒、香槟酒和干邑品牌.部分网友认为,一方面LVMH集团曾经给达赖捐过不少钱,另一方面这次巴黎圣火传递过程中看见满街的法国人支持"藏独"分子,"实在没有理由再给法国人送钱买他们的商品,5月1日集体不去家乐福,叫他们看看中国人的力量".

  或许因为抵制家乐福的门槛较低,很多人都能以家乐福顾客或潜在顾客的身份表示抵制,导致在网络传播中,家乐福成了被号召抵制的主要目标.

  "让法国商界忧虑吧"

  抵制的呼吁并非仅限于网络,另一场号召令也在通过手机传播着,而且号召抵制的时间更久.很多手机用户都收到了一条相同的短信,内容同样是抵制家乐福,甚至期限也由1天变为两周:"5月8日—24日,正是北京奥运的前三个月,所有人都不要去家乐福购物,理由是家乐福的大股东捐巨资给达赖、法国支持"藏独 "者,甚至法国总统也因此而声言抵制北京奥运会,那我们现在就来抵制下家乐福,时间与北京奥运会同长,前后17天……让法国商界忧虑吧."

  风潮背后的爱国观

  抵制法国货和到家乐福门前抗议的帖子迅速点燃了网友们的又一波热情."让他们看看中国人和中国网络的力量",一位网友激动地回帖.有网友表示"只要团结起来,中国人没有什么不能战胜".

 也有很多网友抵制"抵制法货".昨天,在广州工作的谭先生同样收到了以前同学发来的抵制家乐福的短信,但他拒绝响应同学的号召,而且还向同学作出了解释,"也许我并不能说服他们,但至少要让他们知道,有些人的想法并不跟他们一样".

  而在网络上,有网友针锋相对地提出:"5月1日一定去家乐福买东西,哪怕只是买一瓶水.因为这个抵制,让我觉得丢人.别的做不了,就去买瓶水吧!"

  甚至有网友认为,这种抵制简直就是一场闹剧,并调侃,"砸了法国车、德国车、英国车,以后出门就骑华南虎了,毕竟是国产的啊".

  呼吁抵制的帖子被删除

  实际上,即使以实际行动表达抗议的网友,也并都不认为那是完全可行的.

  "我不想宣传抵制家乐福或者具体的哪一个法国产品,甚至我本人觉得完全抵制家乐福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只要大家能在同一个时间(比如"五一")都不去,让法国政府看看我们的态度,就已经很达到目的了",第一个站到家乐福门口抗议的kittyshelley表示.

  14日下午开始,各主要网络社区论坛开始大面积删除号召抵制家乐福的帖子.

  ■回应
  家乐福:我们是受害者 更容易成为靶子

  对于有网友发起抵制家乐福等法国企业一事,家乐福昨日作出了紧急澄清.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家乐福华南区公关人员介绍说,网友描述的情况并不准确,家乐福自始至终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资助达赖的行动,也不可能支持"藏独".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路易威登公司此前购买过公司的部分股份,但家乐福根本不能算是路易威登公司的子公司.而路易威登公司的一个大老板的确有过资助达赖的行为,但这并不代表家乐福也参与其中.

 "在这起事件中家乐福是一个受害者",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对网友的批评有些无奈,她表示作为大众消费品的销售商,家乐福的目标比较明确,而且更容易成为"靶子".但她表示,目前中国境内的各家门店还没有受到影响,一切销售都正常.

  家乐福中国区发言人戴维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她不了解针对公司的刻意抵制行为.她说作为一家在中国经营的外国公司,我们不想卷入政治或体育上的事情.我们在中国合法经营,我们关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尽量对他们负责.

  LV:
  发帖的只是普通消费大众

  本报记者随后联系了LV上海总部,公关人员表示LV只是LVMH集团的一个品牌,对于网友的批评记者应联系法国总部.但公关人员表示,网友的反应不会对LV产品的销售带来影响,毕竟产品定位是高端人士,而在网络上发帖声称抵制的只是普通的消费大众.

  法资企业:
  抵制法货将两败俱伤

  尽管网友们的发帖和号召目前仅仅局限于网络、手机短信等,但已经引起了不少法资企业的高度关注.昨日,一家法资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公司正在严密关注相关的动向,这种状况对公司的经营前景也是不好的.她告诉记者,这种民族情绪很容易使得国内的民众将不满发泄到法国企业和产品上.

  她认为,相比美国企业和产品,抵制法国的公司和产品更为容易,毕竟法国企业在中国的数量还是比较少.她认为,法国的超市只有家乐福,而法国的产品对于市民更多是"尝鲜",市场本来就不大,很容易被排斥.但她表示,大家应通过合理、理性的方式来反映,单纯采取抵制措施实际上是两败俱伤,而且伤害的是无辜的企业,甚至影响到中法关系,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

  ■本地情况
  广州5家分店暂未受影响

  号召抵制家乐福的短信,从4月10日左右开始频频出现在广州地区不少手机用户的屏幕上.昨日,记者在广州市区内的员村家乐福店,看到店内顾客来来往往,经营基本正常,没有受到冲击.目前,家乐福在广州先后共开有五家分店,包括白云区新市店、金沙店、康王店等.

 对此,家乐福华南区相关负责人希望作为一家零售商的家乐福,不要成为此次事件的无辜受伤害者,"因为对这个事件的处理,已经不再是有关质量、服务、经营等企业范畴可以解决的事了,不再简单是一个公司经营表现如何的事情了,它关系深远".


《东方早报》:家乐福回应白领抵制短信 称超市运营正常

  最近两天,"抵制家乐福"的声音开始脱离互联网,以短信方式在白领之间互相转发。

  根据最新的短信内容,由于家乐福的大股东捐助达赖,因此发起者号召国人在奥运前抵制这家大型超市17天———时间与北京奥运会预定举办时间一样长。

  针对这条短信,家乐福方面昨天表示,短信内容经查证并不属实,公司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奥运,目前公司业务暂未受影响。

  抵制短信大量流传

  从前天开始,一条呼吁抵制家乐福的短信开始流传,大致内容如下:

  "5月8日—24日,正好是北京奥运会的前三个月,所有人都不要去家乐福购物,理由是家乐福的大股东捐巨资给达赖,支持'藏独'。那我们现在就来抵制家乐福,为期与北京奥运会同长,前后17天。让他们看看中国人和中国网络的力量。请转发。"

  早报记者发现,此条短信在35岁以下青年人中流传范围极广。记者随机询问了10位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有6人表示曾收到过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信息,收到的日期都在4月10日之后。有受访者表示,在他所在的跨国企业内,整个部门的人都收到了这条信息。

  "我确实正在考虑抵制家乐福,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其他的超市,我想我可以做到。"接到信息的孙先生表示,他也给朋友转发了几条,"我要表达一下作为中国人的愤怒。"

  家乐福:短信内容不实

  在网络上,抵制活动的参与者给出了更加详细的抵制理由。在搜狐社区上,有网友表示短信中所指的"家乐福大股东",指的是著名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

  2007年3月,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LVMH集团属下Arnault联合美国私募基金柯罗尼资本(ColonyCapital)收购家乐福 9.1%的股份,成为家乐福第二大股东。MoetHennessy-LouisVuitton旗下拥有Kenzo、LV、Dior等50多个著名奢侈品牌,集团主要业务包括葡萄酒和烈酒、时装和皮革制品、香水和化妆品等5个主要领域,此外也有大量实业投资。

  家乐福上海方面昨晚透露,他们已经了解短信要求抵制的活动,经过公司内部调查,短信的内容并不属实,短信所指责的内容与公司了解到的不符。家乐福表示,自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开始,家乐福一直全力支持北京奥运,为此盛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公司将继续支持上海世博等大型活动。"我们在中国合法经营,我们关注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将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家乐福相关人士这样说。

  ◇现场走访

  消除误解和偏见

  靠交流而不是抵制

  家乐福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的营业没有受到抵制活动的影响,超市一切正常。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16

美国学术界最底层(转)

forcode:最近两星期很忙,朝鲜人和国家统计局的人来我实习的单位培训,我们要做很多琐碎的事情,忙得天昏地暗,没心思写博客了。下面这篇帖子令人感慨万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学术界最底层的心态。奇想录之前还转过一个帖子:我也承认部分海外华人很可怜,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回应本帖的吧。两个帖子都是来自未名空间,那里有很多留学生的故事。想要出国的朋友应该去看看。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7795.html


我也承认部分海外华人很可怜(转)
http://www.qixianglu.cn/626482.html


发信人: Thousands (千年), 信区: Biology
标 题: 我是千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9 17:55:36 2007)

今天才知道,我的另一个名字叫千老。

在网上,我从来都只看不回,觉得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事情,我上网也不过是看看新闻,打发打发时间而已。今天看到有年轻人说起我们这个群体,我有点忍不住想出来说几句。当然,不是来争辩什么,只是心平气和地聊聊我自己的经历,或许有代表性,或许只是特例。希望大家也心平气和地,有话好好说;互相说来说去,没什么意思。所以我只说我自己。

我60年代生人,当年能上大学不容易,那会儿也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的上了生物。后来工作了,因为心高气盛,而且不太善于搞人际关系,干了三年,觉得很压抑,想另谋出路。后来读了研。我是在国内读研究生的时候才听说能通过考试自费出国这么一条路,想想当年在单位的那种得过且过的感觉,想想自己家里也很普通,毫无背景财力,对我而言,当时出国是最好,或者说是唯一的选择。后来得到一个中等偏上的,按现在的话来说吧,美国大学的offer,那时对我来说已经算是天大喜事了,觉得自己终于给自己创造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出国后没多久,得知爱人已经怀孕了,当时又高兴又着急,又激动又无奈,因为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文化差异太大,语言又有很大障碍,我学习上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对有身孕的爱人,又几乎帮不上任何忙。当时只能靠和很多人合租,买便宜的面粉自己动手做很多面食,坚决不买车。。。从很多方面省钱,买电话卡,打电话回家,问候老婆,让自己爹妈也常去关心照顾一下,仅此而已,其他无能为力。后来孩子生下来了,我就让他们娘儿俩也来到美国。我爱人刚来的时候,我们生活似乎更加困难,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且那时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和很多人合租省钱了,还好自己勒紧腰带攒了点钱,为了老婆孩子买了车,租了一室一厅。起初爱人是在餐馆打黑工的,毕竟家里经济拮据,全靠我一个人的奖学金虽然能凑合过,但是总让人心里不踏实。后来孩子稍微大点,爱人就开始读书了,读了个硕士,后来找到了工作,比我有出息。

再说说我自己在学业上,怎么说呢,有时候确实是很无奈的。当年我也一样雄心勃勃的,以为自己努力学习,专心搞科研,虽然不说拿诺贝尔奖那样的心气,但也憧憬有一天当上faculty,有自己的实验室,做自己的事业。但事情往往并不是你怎么想就怎么来,运气一般的,好事不来,坏事也不来;运气再差点儿,它偏跟你反着来。我刚读博士那会儿,我老板还算是领域里挺知名的,但是,这么多年了,学术界什么怪事我也都碰上过,我老板有个死对头,基本上我老板认为的他都反对,那个人也是个大牛。我本以为博士毕业能发两三篇像样文章,结果每篇文章都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从这个杂志踢到那个期刊,从reviewer 踢回给我,我擦擦皮球再踢回去。就这样,一篇文章能折腾两年,我当时真的很泄气,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学术是否确实很垃圾,想过放弃。我当时觉得自己那些paper干脆别发了,与其发在比较低的档次的杂志,还不如不发。但是我老板不让,他觉得我做的东西是很有价值的,只不过和当时主流观点相悖,在我老板看来,搞学术的目的不是要发CNS,而是要坚持对的,告诉大众,无论什么样的杂志,你需要一个渠道告诉世界自己的立场,否则真相永远被蒙蔽。在这点上我还是很佩服他的。后来我老板去了工业界,我进了一个小实验室作博后,那时感觉和自己理想相去甚远,应聘过几次faculty, 但是因为自己学的东西太偏,而且又不太善于表达,都以失败告终,自然心里很是苦闷。我曾一度想过放弃实验室,去工业界,毕竟我老板也进了工业界,我正有所打算,后来不幸得知我老板已经去世。我觉得基本上我去业界的可能性不大了,而且自己年纪也越来越大,很多事情也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后就一直留在试验室。

我爱人曾经很幸运的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那时感觉家庭负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那时我也毕业在即,感觉未来很光明。但是不幸的是,没过一两年,爱人公司裁员,大幅度裁员,像她这样资历浅的外籍人员自然就第一批被解雇。后来尝试再找工作,结果一耗就是1年多,一点机会都没有,后来为了家庭,我爱人又去餐馆做了一段时间,这点上我还是挺佩服和心疼她的,她觉得做什么都无所谓,有条件了当然能做自己喜欢的更好,没条件,也别嫌弃什么,把自己养活了是正事,先别关人家怎么说。我想,我现在心态比原来好很多也跟我爱人的性格有关系。后来我们觉得老在餐馆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实验室作技术员,算是比餐馆体面点的正式工作,而我继续在不同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国内也不是没有诱惑,但是不回国,或者说不能回国主要还是出于家庭考虑。考虑到孩子已经在美国呆了这么多年,眼看就要上高中考大学的重要关头,我不知道是否自己回国是否对孩子有利,毕竟自己已经基本上定型了,但是孩子还年轻。我爱人也坚决不让回国,说太冒险,问我是想让孩子在美国上了十几年学回国参加高考,还是撂下孩子任期在美国自由发展。我觉得,任何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拿家庭作赌注,而为了自己一时的冲动。为了能供孩子上个不错的大学,我和妻子都妥协了,用某些人的话说。实验室做了那么多年,什么是什么,究竟怎么回事儿,也越来越清楚,看淡了;我尽量找能给我钱多一点的,稳定点的实验室,毕竟我还要为了我的孩子,毕竟我不认为自己还是那个为了出人头地能忍耐一两年牛老板压榨然后立马走人的愣头小伙子了。

我现在也确实有不少白头发了,感慨岁月不饶人。但是我也不认为自己是闲白少年头,毕竟也憧憬过,努力过。我现在能继续这样下去,不因为被很多人叫做loser,而愤愤不平,主要是心态成熟平和了许多,我觉得,世上那么多人,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有能力,有机会成功,即便成功,那也是所谓成功,看怎么定义了。我曾经痛苦迷茫的时候也不断的在考虑活着是为什么,现在想想,活着不是别人看的;从那么艰苦的条件能有机会上大学,然后出国,然后有自己温暖的家,相互理解支持的妻子,懂事健康的孩子,我觉得我已经知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估计要遭唾弃,不过,我不觉得这样的心态十恶不赦。想想还有很多人比自己的情况还要悲惨,他们不都挺过来了么。当然我不是想嘲笑别人,只是说,人人都不容易,何必嗤之以鼻的,把心都放平些,什么都好办了。

我理解那些激动地年轻人,毕竟我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那种心态心情我理解,而且我比较肯定的是这样的年轻人多半是还没有过家庭孩子,充满理想主义的。我希望年轻人比我们这样的有出息,也相信会这样,因为从你们的不满现状能看出来,但是作为过来人,我虽然鼓励你们不安现状,但是也忠告人可以不安现状,但是一定要脚踏实地,人需要理想的支撑,但是也不能没有现实的鞭策。

我不啰嗦了,年纪大了可能容易这样。希望各位不要曲解我的意思,如果再争执,就是没明白我的意思。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 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非主流的科幻界的非主流论坛——奇想家园:
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14

去这里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

forcode:大约一年前,我写了一个帖子:《写给一千年后人们的一封信(来自forcode)》,然后半年后收到了一封回信:《给千年之前的forcode的回信》,并且还在网络上发现若干封篡改此信并添加新内容的模仿之作。另外,forcode在三个月前的帖子中讨论过"如何让你的博客在你死后继续更新",这些帖子中的共同主题就是"未来的邮件"。昨天,从别人的博客看到了下面这个网站专门提供"给未来的自己发邮件"的服务,并且还允许你公开这些邮件的内容,并且,该网站还精选了100封给未来的自己的邮件,编成了一本书。你也可以去这个网站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不过这个网站可以设定的最近的未来是90天后,最远的未来是2037年底,但是,这个网站真能存在到2037年吗?很值得怀疑,这样的服务最好由google这样的大公司来提供更靠谱点。另外,此站对中文支持不是很好,如果哪位读者有兴趣,可以做一个中文版的类似网站。forcode以前也说过,等第一代网民走向人生的终点,相应的针对老年网民的虚拟遗产托管服务(博客、email、聊天记录、密码、游戏装备等)一定会兴旺起来,那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信息,可以经本人授权而在一百年后允许公开,于是,一百年后的人们可以合法阅读到一些早已作古的人的隐私信息:email、聊天记录等。而针对这些隐私信息的研究也会激发一些人的兴趣,对于研究人的行为可能也会有所帮助。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7756.html


给未来的自己写封信:
http://www.futureme.org/

写给一千年后人们的一封信(来自forcode)
http://www.qixianglu.cn/374577.html

给千年之前的forcode的回信(转):
http://www.qixianglu.cn/417959.html

9 Responses to "forcode奇想:如何让你的博客在你死后继续更新?"

  1. dadac123 Says:

    :) 哈哈哈哈 果然是奇思妙想 笑翻我了~~哈哈~~有意思~~

     
  2. sidekick Says:

    掃一個興:
    http://mail.google.com/mail/help/intl/zh-TW/program_policies.html

    帳戶閒置

    根據使用條款第九條規定,如果您未登入帳戶長達九個月,Google 將終止您的帳戶。

  3. flavien Says:

    可能Google在我们死之前就倒了呢,或者我们长生不死了呢。

  4. forcode Says:

    sidekick 在 2008年01月16日 4:56 上午 说到:

    掃一個興:
    http://mail.google.com/mail/help/intl/zh-TW/program_policies.html

    帳戶閒置

    根據使用條款第九條規定,如果您未登入帳戶長達九個月,Google 將終止您的帳戶。

    我希望等我们这一代人到了60多岁,google会发现,在虚拟财产方面,很多人都有需求,google应该退出专门的虚拟财产托管服务。

  5. forcode Says:

    flavien 在 2008年01月16日 8:06 下午 说到:

    可能Google在我们死之前就倒了呢,或者我们长生不死了呢。

    google group是基于google收购的usenet的数据,usenet积累了从1970年代开始的网络论坛资料,对于google这样的超级大公司,有理由相信,即使该公司销声匿迹,它拥有的数据也还会继续存留,被另一个收购它的公司接受或者有别的去处,不可能直接扔掉。

  6. sidekick Says:

    一個相反的理念:
    如果我有事......

    另題外話,請問你的comment reply 是如何也發e-mail 給人的呢?是用哪個插件,請指教!:)

  7. FreeDom Says: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利用gmail类似的定期发文。
    博客能不能继承下去啊,这样让我的儿子,孙子完成。

  8. FreeDom Says:

    adsense这点倒是同意,哈哈。Google不会收遗产税吧?

  9. into_the_forest Says:

    an awesome idea!


FutureMe Book? Cool!
order Dear Future Me on amazon.com
Order it today on Amazon.com (shameless plug for jay's employer)
So, back in 2006, some folks approached us with the idea to compile a book of all of the best FutureMe "public (but anonymous)" letters.* Being published sounded pretty nifty to us, so we joined forces with our friends over at F+W Publications (if you ever need a publishing house, Amy and the rest of the kids at F+W are your people).

Now, after plowing through all the public letters (you have no idea what kind of an undertaking that was -- and neither did we), we've put together what we think is a darn cool book. With a really shiny cover.

What's The Word?
Hey future me.

I originally was planning on making this short and to the point but..come on, we've never been that way. Well, maybe you are. Who knows? In the time it takes you between when I send this and when you read it you might b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person! Creepy isn't it? To think that what you are right now could be completely separate from what you originally thought you would end up being.

Remember that time you got addicted to pain pills because they made you feel outgoing and fun? Life was a lot easier then wasn't it? Maybe you're back on them by now..I guess I kind of wish I was too. Days like these drag on way too much and no matter how happy I feel I know that it's a desperate struggle whereas medication would do it in a heartbeat.

Are you still smoking? God, that stuff will kill you. Hopefully you haven't gotten sick from it yet. At least nothing serious. Though it'd be pretty awesome to have that smokers voice. Jack Bauer shit, for real.

Just so you know today is a day after coming home from the Warped Tour. Your highlight of your day was when you got to sing with a ton of other kids with the lead singer of So They Say. That was awesome man! Have you met any other bands? I hope you've met The Format by now. They are after all our favorite band, hands down. I hope they released news about the new album. Some new tracks at least. Hopefully it'll be as amazing as Dog Problems was.

I would imagine you've lost a few of your barely there friends by now. You know the ones. If not, congrats dood. The mainstays are still there though, I'm sure - Holly, Jess, Meg, Brian, Steffi, and the rest. I hope Guitar Hero III and Rock Band were as amazing as you thought they'd be. Lord knows you don't need more disappointment in your life. I would imagine John's gotten a little better at playing but he's probably still playing only the most basic bass lines. How the hell is he gonna play Dead or Alive?

Manny's likely found a long term girlfriend by now, what with him being so attractive. The bastard got all the good genes of the family and left John and I to rot! The fuck!

I wonder if you've got a girlfriend. It's certainly possible but only if you've decided to take life by the balls. Getting your license, getting a job, putting shit to rest. I HOPE, sincerely, that you've done those things at least. I also sincerely hope that you've swept some cute, intelligent, funny girl off her feet and that she really appreciates you the way you deserve. If nothing's happened - don't worry man. You've been through this type of shit before. Remember the drought before Emily came along? And remember how amazing that ended up being..for a while?

Speaking of which..yeah. You know. Emily. I hope you're past it by now. At this point in time I still think of her a lot. A lot a lot. Fortunately her songs have stopped playing so much but it doesn't help. Even when you see her on MySpace you get torn up. You wish you could just say "hey, you look incredible," but her douchebag boyfriend told you off. Surely you remember. And yes, it's hilarious, but still..you'd like to at least be able to speak to her. Did you ever send her that CD she wanted? At this time you were contemplating doing it just as a final "hey, we never worked out but I wish we did," sort of present. It's doubtful though. Maybe she's single by now. Maybe you're talking to her right now! But being realistic and to quote Boys Night Out "right now..things aren't looking good."

Speaking of music - right now you're really getting into Stars because of listening to it on the ride home from Warped with Holly.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burn you have to set yourself on fire." Otherwise it's the norm - Format, the GHII playlist, the latest Rooney CD, etc. Powerpop for life of course! I hope you've seen The Rocket Summer. God, they were amazing at the Warped Tour. He didn't even skip a beat when he dodged a fucking water bottle thrown at him! Hardcore skills to say the least.

So I guess in the end what this letter is saying is this - I hope you've gotten a job, a license, and at least something tangible in the relationship area. And I really truly hope you've gotten complete closure on the Emily situation because..God, speaking for now, this hurts like hell. Everything seemed so perfect and then things just fell apart. It's such a shame..she was..she IS..so perfect. But this just wasn't meant to be, I guess. You can't lose faith. Even if you're not over it by the time you read this - don't worry. It's tough but you've been through worse. Remember Carly? Still..Emily was something special. Hopefully you've found somebody by now that's made your heart skip a few beats. I only wish the best for you my man.

Oh, and when you get this - be sure to give all those friends your regards. They've stuck by you and they so deserve some recognition for it. I hope by now they're all as happy as they should be..especially Jess. She's still really special to you right? Not like a girlfriend type of special but..an amazing person kind of special. Let her know that when you read this.

(written Sat Aug 11, 2007, sent Tue Dec 25, 2007)

Rate this letter: rate this letter   huh?

What the heck is this now?
here's the story:
two fellas started this here site so that you could write yourself a letter to be delivered at a later date. we've all had to do them i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it's sorta cool to receive a letter from yourself about where you thought you'd be a year (two years? more?) later. FutureMe.org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memories are less accurate than emails. we strive for accuracy.
But what if i don't have the same e-mail address in the future?
a possibility for sure. we recommend using an address with some potential for longevity (hotmail, yahoo, your own domain). in addition, we created an account management system so that you can change the addresses of your future letters. (though that's kind of cheating.)

also, the letter will be delivered from the email address: mailer (then the at sign) futureme.org. so you may want to tell your spam guard to allow mails from that address.
What's the deal with "public, but anonymous"?
so this our little twist. if you designate your e-mail as "public, but anonymous" (about 15% at this point), it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public letters section.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shown, but both the body and the subject of the letter will be shown in its entirety. if you want to really know the nuts and bolts, please read our notice regarding legal & privacy issues.
Can I write FutureMe e-mails to other people?
as of FutureMe 2.0 (spring 2007) you can indeed write to others, but only if you are a registered user. when they get the email, it will include that it was sent from your e-mail address. this policy is a bit strict perhaps, but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Internet hooligans out there that would abuse FutureMe otherwise.
Is this all a front by some corporation to collect e-mail addresses for spamming purposes?
no, your email address is kept strictly confidential and will ONLY b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you sending an email to your future self. so relax. and maybe remind your future self to relax as well.
Wow! What a cool idea -- is futureme famous?
well yeah, actually, FutureMe is kinda famous. it all started with being a webmonkey monkey bite, back in august 2003. then we were a yahoo! site of the day a month later. in 2004, FutureMe was selected to be exhibited at ars electronica in austria, the largest musuem of digital art in the world. in 2005, the associated press released a story featuring FutureMe that was picked up by hundreds of publications, including wired, salon the boston globe, cnn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the washington post and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to name just a few. matt and jay each spent a few days doing interviews while they should have been holiday shopping. then, in late spring 2007, we had another round of publicity, as a feature story in the LA Times Magazine, and on NPR's Weekend Edition. a few more media opportunities are in the works, so stay tuned! (get it? tuned? heh heh)

but we mostly owe our popularity to hundreds of 'blog posts throughout the years -- so thanks 'bloggers.

of course...the success of FutureMe has also spawned some cheap imitations.
I'm glad you're famous...but i did one of these a while back, and it never came. What gives!
the most common delivery problems are: 1) a mistyped e-mail addres 2) bounce (i.e. the e-mail doesn't exist anymore, mailbox is full, etc...) 3) getting unduly snagged by a spam filter 4) futureme.org not being on your "whitelist." if you are a registered user, you will soon be able to request a "resend."
Who are these above-mentioned fellas?
matt sly does all things back-end.   (mattsly.com)
jay patrikios does all things front-end.   (patrikios.org)
How can i make a cash payment to said fellas for providing such a nifty service?
we're glad you asked. we've set up a paypal account for you to do just that. see, if you donate a tiny amount of money, we spend less of our money. FutureMe is a free service and will remain so, but it does cost us a bit of cash to maintain the site and ensure proper delivery of your so-very-precious future letters.
What if i'd rather give presents?
another good question. the fellas have wish lists:
matt's wish list | jay's wish list.

take care.
matt and jay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09

推荐立场较中立的BBC纪录片:A year in Tibet(视频)

forcode:前天在国外BT种子搜索网站下载到了这部一共5集的BBC纪录片,关于东躲普通人的真实记录,让我改变了很多对东躲的误解,比如,我原来以为喇嘛们生活很枯燥,一天到晚念经,而且很严肃,看了纪录片才明白,喇嘛们的生活很丰富多彩,和我们一样喜欢说笑,爱打台球、麻将等,下载地址见本文后,目前没有中文字幕,但是其中大量采访部分有英文字幕。下面是forcode在看片过程中写下的一些片段,由于文字审查,forcode将其中的Tibet中文名改成了东躲,banchan改成了英文名Panchan:
1、Panchan喇嘛要造访LASA,人们争相去接受Panchan的摩顶祝福,看得出来,人们是真心的,虽然这世Panchan不被达赖承认。
2、第一集最后,负责接待Panchan的一个喇嘛说,他当时许下了两个愿,一个是世界和平与幸福,一个是希望中国(PRC)越来越繁荣。
3、第一集中,一个妇女生病,去找喇嘛治疗,喇嘛在她脸上吐唾沫,那个女人则张开嘴巴接受治疗,她的丈夫则觉得很好玩,开心地笑起来。
4、东躲存在一妻多夫制度,纪录片第2集中的一个一妻多夫家庭的男人这样解释道:在东躲,如果一个家庭有多个男人,一个可以出去打猎,一个可以出去工作,一个可以在地里干农活,而如果只有一个男人,那就没法做这么多事情,所以他觉得一妻多夫比较好。
5、一个东躲妇女生育了五个孩子,医生告诉她最好别再生了,否则对身体不利。
6、东躲喇嘛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枯燥,并不是每天都在念经打坐,他们生活丰富着呢:手机、数码相机、打桌球、玩骰子、打麻将……
7、一个藏族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但是申请助学金失败,父亲说,只要能考上大学,我就让他上,虽然生活会困难点。那个喇嘛是这个考上大学的人的一个父亲,呵呵。有意思,他在火车上交代他注意自己的手机和六个行李包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7540.html


A Year In Tibet Ep01

http://v.youku.com/v_show/id_cd00XMjEyNjcwODQ=.html

下载第一集
http://tinyurl.com/4utrx6

下载第二集
http://tinyurl.com/4mv72u

下载第三集
http://tinyurl.com/4qyb5h

下载第四集
http://tinyurl.com/43njfx

下载地址:
http://www.jlpzj.com/viewthread.php?tid=73695&page=1

英国BBC 从上个星期开始每周播放一部关于东躲的系列纪录片 A year in Tibet,前后共有5集,主要纪录在东躲第四大城市Gyantse,一年内所发生的事情。

此片引起了zang 独势力的抗议,因为片子里所描述的东躲打破了许多人的刻板印象。比如东躲并没有计划生育,控制藏人人口的说法不攻自破,片中的东躲的喇嘛似乎对中国很虔诚,他们甚至祷告中国繁荣昌盛,而许多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对了,片子中藏人杀狗的画面则颠覆了人们一贯的认为的藏民宁静安详的气质。

在英国的网友可以在BBC网站上观看。

其他国家就只能通过BT了。
BT下载

Update: 我把文件发布到电驴上去了。
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下载
点击下载
A Year in Tibet是BBC现在正在播出的节目,节目的目的是记录现在东躲人的日常真实生活。拍片的途中没有中国官员的陪同。片子分五部分,一部分50分钟左右,每周播出一部分,3月6号播出了第一部分。

英国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民间极端注重政治的国家。前一段BBC曾经拍摄过一个系列纪录片叫作Why Democracy。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大多以记录为主,几乎没有价值判断和明显的选取材料的倾向。其中有一集是拍的武汉小学举行的一次"民主"选举班长。今年的OSCAR最佳纪录片就是这一系列中的一集,名字叫Taxi to the Dark Side。所讲的是在伊美军的虐囚事件,将这一事件的责任直接指向白宫。

纪录片里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东躲所处于的境地,原始习俗和现代科学的冲突,以藏传佛教为基的文化与无信仰文化的冲突。

一方面,东躲的传统文化中大量不利于健康和不符合西方价值的习俗和信仰,会给人一种落后和愚昧的感觉。片中一个东躲妇女生产他的第五个孩子(中国政府优待少数民族不限制藏族的生育数),她不大愿意接受城里医生的建议,而更加信仰传统的法师以及民间的习俗,她同时有四个丈夫,在嫁给第一个丈夫的时候丈夫的三弟也同时成为了自己的丈夫。一个牙疼的妇女寻求法师的治疗,法师在她的脸上吐好几口口水就是治疗的方法,据说可以驱除evil spirit。

一方面,当地的一些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以及一些中国内地人对于东躲人的敌意,都导致不可避免的tension。片中西方拍摄的英国记者坐当地汉族人的"黑车",在当时某东躲人开的旅馆对车费产生争执,司机大叫不能因为你们都会说英语就欺负我们汉族人。旅馆头与司机对质说,坐正规的的士都只要25,你这车上还带了其他三个汉族人,你骗别人没有说,每人收了五十,这边给的已经早超过你应该拿的了,而且你还骗他们。旅馆头说他喜欢外国游客不喜欢中国内地游客,因为外国游客通常礼貌而且友好,而中国内地游客则不是。


在准备Panchen Lama的进城仪式的时候,寺院里的狗让monk们觉得有问题。在食物麻药失败之后,monk们采用了一些不太人道的对待狗的方法。不是特别严重但仍然会让一些人产生反感。小和尚则对狗更有感情。

准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麻烦,问题在于,要举行仪式需要一定数量的monk,而中国政府对于每天寺院的monk数量有规定,他们找不到足够数量的monk按照传统来举行这个仪式。

新的Panchen Lama今年17岁,父母都是共产党员,按原来的习俗,Panchen Lama应该由Dalai Lama来挑选,但Dalai Lama所选的新Panchen Lama在被挑选三天之后一家一起失踪,到现在没有音讯。东躲流亡政府认为当年六岁的被选Panchen Lama被中国政府关押,并称之为"youngest political prisoner in the world",中国政府表示他们一家正在在别处生活,小孩在上学,不透露他的所在是为了是保护他的安全。

在这一集播出的时候(前天在BBC),英国的Free Tibet组织表示抗议,认为BBC给予人们错误的印象表明东躲人接受了新的Panchen Lama。BBC回应说,这个纪录片仅仅是从记录平常东躲人今日的生活角度来拍摄的,没有试图表现东躲的政治和历史。

原文:
http://www.guardian.co.uk/media/2008/mar/05/bbc.digitalmedia?gusrc=rss&feed=worldnews


BBC的尽力追求中立的表现事实的态度。在表现东躲人生活的时候,片子的音乐往往是宁静和温和的,或许东躲人和少数汉族人对他们的态度的差别导致了他们对东躲人的同情和好感。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 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非主流的科幻界的非主流论坛——奇想家园:
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4-08

forcode点评:“90后”PK“80后”激发80后集体认同

forcode:今年春节回农村老家过年,看到一些开面的的司机都是90后,感叹自己这个80后已经老了,90后已经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了。最近几个星期发生在网络上的90后 PK 80后事件,迅速点燃了80后的集体认同,80后的集体怀旧引发广泛共鸣,这种cohort之间的分歧和内部整合很有趣,反映了很多结构性的社会矛盾。不知道"80后"这个词何时在媒体上出现,我记得最初人们用"80年代生人"来称呼这个群体,后来不知道是什么人发明了"80后"这个说法,如此简洁明确,于是脱颖而出,在社会上传开了。人类的语言就是这样,同一个概念会有若干种表达方式,那些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创造出一些流行词汇,经过社会试用筛选,最后其中的部分流行词汇会逐渐沉淀成为日常词汇,比如用小姐来表示妓女、用土共来表示GCD……80后这个词的建构以及广泛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将一部分本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人也整合进来,比如88年之后出生的人,他们或许与90-95年出生的人更接近,无论从改革之后的历史还是从人口高峰来看,78-88年应该是一个阶段,应此,78-88年生人更应该被纳入一个cohort。但是没有关系,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就算88-89这一批人其实与90后更相似,一旦主流话语将他们归入80后,他们也就会越来越认同这种归类,这好比处于湖北和河南交界处的河南人,他们从风俗习惯和语言来看,更接近湖北人,但是,一旦社会上将河南人归类并开始歧视河南人,这种外部压力会迅速激发他们的群体认同并且真的被整合进去,88-89年这批人也是类似。人类社会的我群与他群很有趣,无论以什么奇怪的标准将一群人分为两个群体,他们都会逐渐内部整合起来,适当引导,甚至可以让分属不同群体的两兄弟相互残杀,比如黑社会的哥哥与当警察的弟弟、韩国的哥哥和朝鲜的弟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80后这个话语的社会后果,90后的抗议迅速激发了80后的集体认同,80后开始在网络上分享童年时代的各种物品,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与讨论,媒体称之为80后的集体怀旧,80后内部的整合日益加强,这和马克思所谓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是一回事,是一种外部压力下群体认同感的强化。在forcode看来,此次90后PK80后的矛盾重点不在于PK本身,而在于90后用什么武器来对抗80 后?90后的武器是60后(68-78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的父辈,KULULU在视频中所炫耀的一切,都来自其父母,他们看不起80后,一方面, 80后本身在社会上普遍处于无权状态;另一方面,80后的父母50后一代(58-68出生的一代人)因为上山下乡和下岗而在竞争中落后于60后,这样,在今天,"80后+50后" PK "90后+60后" 的"战争"中,90后一代仰仗着其父辈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公然挑衅80后及其父辈,这个90后的KULULU,她的态度肯定受到其父母的影响,60后看不起80后,认为其既自负又自卑、眼高手低。问题是,在60后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也就80年代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比80后更强吗?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竞争如此不激烈,社会对他们如此宽容。而80后进入社会的时候面临的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出生在人口高峰的80后注定了要活得更艰辛:房价飞涨使得已经有房的60后受益匪浅,而尚未有房的80后叫苦不迭;高校扩招和学费自付使得80后的教育投入比60后和70后都要多得多,而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低工资、通货膨胀又使得80后一代的教育回报要低得多,从很多方面来看,80后及其父辈50后都是社会变革中的受损者,而90后及其父辈60后则是受益者。但是,未来会怎么样,很难说,90后的小朋友们,好自为之吧,经济危机在蔓延了,你们得好好努力,否则,你们父辈的那点财富和权力在危机中很快就会消失殆尽。看看80后黑帮的新闻,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了一些苗头?当某些80后努力挣扎依然无望,他们会如何反抗?
本文全文首发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7464.html


广州"80后"黑帮组织学生抢劫杀死3人(组图)
http://news.qq.com/a/20070814/000103.htm


80后的终级回忆录

http://v.youku.com/v_show/id_ca00XMjI3NzA5MTY=.html


90后非主流美女会长大作,献给心胸狭隘的80后!

http://v.youku.com/v_show/id_ci00XMjIyMzU5NTY=.html


80后东北流氓疯狂骂90后KULULU

http://v.youku.com/v_show/id_cb00XMjMwNDIyMTY=.html


80后东北女孩斥90后无知

http://v.youku.com/v_show/id_ci00XMjI3Nzc1NjA=.html


80后反击90后的录音

http://v.youku.com/v_show/id_cz00XMjMxNzYyNjQ=.html


<转> 80后,90后!世界末日?!
http://forum.360quan.com/topic/e5bf83e781b5e7a681e58cba_182585
大家好,我叫灵幻,在此并非宣传,因为本人并无一特长好传扬,也并不是愤世嫉俗,本人一惯沉默于网络。

以下是关于80后和90后的问题,个人看法,如果有些你们不喜欢听的语言和措辞,希望你们体谅!还有,本人声明,以下所说的,并非针对所有80和90后 的,希望你们不要盲目的对号入座,如果你们有什么意见或者看了这篇东西之后,想骂我,抽我的,来者不拒吧,随时欢迎,100860908我的QQ!敢做敢 当,不怕!我知道网络上经常有些人喜欢瞎激动!

我不是愤青,也不是什么卫道士,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中国人,有中国传统观念和良心的炎黄子孙而已。

本习惯在网络上漂泊,不想参与网络战争中。

但因最近在几大视频网站上徘徊,偶观几部视频,加以80,90矛盾早在去年至今已成年轻人关注的激战问题而感慨。

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一段视频,是来自一90后小女生的视频,大骂80后,称自己非主流,喜欢玩劲舞,炫耀自己多么有钱。

90后,我真的很羡慕你们,你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一出生对着的就是电脑,电视,时尚时装,你们在这样一个时代,知识面从小就比80后在你们这个时代 要广。而且我还发现你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假成熟"!都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很对,但其实并不知道,你们这样"假成熟",往往更会显的你们很幼稚。

喜欢非主流没有错,虽然我不知道非主流具体是什么,但是我还不算那种被时代所淘汰的人。在我的印象中,非主流就是那种:身上打环,穿着嘻哈,内裤CK一 类,外裤Levis一类,脚上匡威一类,虽然基本都是仿。裤子能有多低有多低,头发要多怪有多怪,妆要化多浓有多浓,说中国话带点英语或韩语,写字带点怪 异符号,QQ上弄些连你们小学语文老师都看不懂个性签名,照张照片都要用PS来做1个多小时才能拿出来给别人看。这样就是非主流吧?呵呵,别生气,这只是 我印象中的非主流,如果有出入,还请谅解,毕竟,我不是。

真的,喜欢非主流没有错,只不过希望你们能想想,身上打环,不疼吗?我看着都疼。图什么?等你年纪大了以后呢?一直带着?等你满身皱纹的时候呢?还能体现 美吗?还有请问,你们的语文成绩都很好吗?中国91251个汉字你们都认识吗?这还不包括繁体字和民俗字。连中国的汉字都没认完,就在创造新的文字?居然 还称那种叫象形文字!天哪!我没说的,你们太有才了!以后你们也用不着语文老师了,毕竟语文老师连你们以后写作文都看不懂。照片嘛..照相而已,人嘛,是 什么样就什么样,美或不美又如何?非要用PS的滤镜把自己照片上的眼球放大到一种非正常的形态!难道你们喜欢青蛙和蛤蟆?呵呵,如果真是这样,我继续选择 沉默!说句实在话,我真的搞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玩劲舞,单调的操作,单调的模式,不过里面的歌说实话还挺不错。难道你们真的是把那当做MP3?不肯 能吧。我觉的比劲舞好玩的网络游戏还有很多啊,也没说劲舞不好,只不过自己不怎么喜欢,呵呵,没什么没什么。网络游戏,本来就是一种消遣娱乐的东西,我记 得我当初第一款网络游戏就是"石器时代",估计你们很少有人玩过吧。说句实话,我也是网游迷,从"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在的"EVE 魔兽世界",75%都玩过,除了画面不喜欢的。你们真的可以试试其他的网络游戏,当做换换脑子,换换心情,交交新朋友也好啊!更主要的是,现在的免费游戏 那么多,不用象劲舞那样拿钞票当火柴用嘛!

醒醒吧,不要在这样挥霍你们父母的血汗钱了,即使你们父母再有钱,那也只是你们父母的。难道你们真的看不到你们的父母是怎样为了你们的生活和学业去辛苦奔 波吗?你们忍心用这些钱去用在这些只能带给自己虚荣上面的满足吗?等你们自己工作了,赚钱了,随便怎么挥霍都不会有人说你。

诚恳建议你们,多虚心听听70,80的大哥哥,大姐姐给你们的经验,毕竟他们经历的风雨比你们多,吃的米比你们多,他们毕竟比你们大,是长辈!

对了,这里强调一下,我也是80后,呵呵,我是对事不对人,帮理不帮亲,别闹心!

80后的同胞们,也别高兴,以为90后的这样跟你们产生强烈矛盾和隔阂,跟咱们没一点关系吗?难道你们没想过,为什么他们不跟70去闹呢。80后的现在最 大也不过28而已,还算年轻人,不到而立之年。更看到那些不知所谓的80女生,在上面虽对90后以大姐姐自居,但批评的话语里全是脏字!这就是你们跟晚辈 交流的方式吗?这就是打着教育的旗号来教育的措辞吗?这样连我们其他80后的都看不惯,更何况那些90后,正处于叛逆期的弟妹们。你们现在是不是总觉的, 那些90后再如此玩世不恭的发展下去,这个社会乃至这个世界都会葬送在这一代人手中,但是你们知不知道,当初70年代的人也同样是这样看待我们的。只是他 们当初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相信我们会改变。结果呢?我们80后不照样是现代的顶梁柱吗?人嘛,都有贪玩的阶段,等他玩够了,会干正经事的,教育也是一定得 教育的,但也用不着字字都带脏字,更不用侮辱别人是垃圾吧。

其实你们仔细想想,如此飞快的社会进展,那些咱们童年的回忆已经消逝涅迹了,90年代的孩子除了电脑,游戏机,电视,他们还能玩什么? 能和咱们一样吗? 拍画片,叠包子,摔饺子,抽陀螺,跳皮筋,扔沙包,蹦房子?他们能玩到几样?那些已经成为历史了,已经快被淘汰了,但永远都是我们的童年啊。这样想来,现 在的孩子真可怜,他们娱乐的东西真的少,更何况那些健康,欢乐的娱乐游戏。

最后我只想说:
80后的同胞们,以身做则,做好自己!当好榜样!我们是21世纪前半个世纪的顶梁柱!学学怎样变的更成熟,说话更能让人折服,要以理以德去服人,而并非烂骂。希望咱们都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把中国的21世纪顶到最辉煌的时代。让60后称赞,70后承认,90后尊敬。
90后的弟妹们,好好学习,找好工作。赶快真正的成熟起来,你们同样是21世纪整个世纪的顶梁柱!加油吧!让我们比你们大的人更能以你们为豪!不求别的,只因我们都是中国人!

最最后一句:抛开隔阂,齐心协力,不要让中国真正毁到80和90这两代!如果还是原来那样,离世界末日,不远矣!

感谢你们能听完我说的这些话!不好意思,以上的所说的,或许语气上有些过于偏激,希望你们谅解!我不善言辞。希望我些真诚简单的语言,可以打动你们!

灵 幻

2008年3月31日凌晨

80后的集体怀旧

积木、魔方、变形金刚、花仙子、叮当猫、泡泡糖、土制爆米花、棉花糖…… 没有什么能够比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玩意儿更深刻地留在"80后"的集体记忆中.回忆像流感,让无数人唏嘘感叹;回忆像细雨,润湿着被压榨干瘪了的年轻神经. 比起现在的小朋友来,"80后"的童年似乎要单调枯燥许多,但这群人的童年却乐在其中,历久弥新.近来,一群"80后"网友在网上晒童年记忆,引来一片共 鸣和骂声.

视频抛砖引玉:

"80后"集体怀旧

今 年2月,百度贴吧中一段名为《w》的视频在一个多月里吸引了近 400名网友跟帖,并被推到了相关帖子的最顶端.这是网友"休止符_X"历时一个多月搜集到的"80后"儿童时代的玩意儿.在这段19分钟的视频中,作者 列出了"80后"熟悉的动画片、令人难忘的玩具、小时侯经常吃的零食以及曾玩过的经典游戏.网友"休止符_X"称,他把这段视频贴在网上,希望所有同龄人 能在其中找回难忘的回忆.

在天涯社区和猫扑等论坛,"80后"网友也纷纷发帖,怀念儿时的点点滴滴.网友"直通车434"在猫扑论坛发帖,号召大家秀出"80后"在上世纪90年代唱过的歌.网友及时跟帖,搜集了近百首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现在却似乎非常"老土"的少儿歌曲和流行歌曲.

瞬间感动伤感:

不说明惧怕长大

在 看完《80后的回忆录》视频后,网友"飞雪海燕噢"说:"看着一个个经典记忆,心里暖暖的,眼睛快湿了."一名1985年出生的网友 "suolong123"在观看这段视频的过程中暂停了三次:一首首童谣,一幅幅画面,让他回忆起了童年.连1989年出生的最后一批"80后"也被视频 中的画面所感动.

也有网友表示,众多"80后"网友对童年记忆的怀念,说明他们心理还未"断奶",是不想长大的表现.2007年12月 31日,最后一批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年满18岁.从法律上说,所有"80后"都已成年,这意味着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群少年时代的彻底终结,也意味 着他们将陆续成为社会中坚力量,要直接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因此他们惧怕长大、不想长大.

四川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系主任陈昌文认为,怀旧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怀旧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现实不太如意,机会太少和竞争压力太大所致.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胡光伟则表示,每个人都不想长大,但又希望自己成熟起来."80后"集体怀旧,不能就说明他们惧怕走进社会.

尴尬的"肉夹馍":

晒记忆回应社会

不少网友认为,怀旧是一个人的苍老的表现."80后"如此统一地怀念起童年时光,是这代人开始变老的征兆.

但1980 年出生的第一批"80后"还未到而立之年,难道他们真的未老先衰?胡光伟称,这种观点比较偏激.现在社会上对"80后"有一些普遍看法,对他们诟病较多, 认为他们"不负责任""眼高手低",因此他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争夺话语权,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回应社会各方对他们的看法.

作为一个标准的"80后",在成都某证券公司工作的小宋认为,"80后"开始怀念童年时光,恰好说明他们全部成年了,是成熟的标志,而不是"不想长大"或"未老先衰"."责任感我们有,但我们可能缺的是负责的能力",小宋称"80后"是诚信的一代.

不是"80后"太老

是时代发展太快

看到网络上搜集起来的童年记忆,一名网友感叹说:"不过二十几年时间,这些东西就如同古董一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的 确,"80后"生于改革开放伊始,长在社会变革的上世纪90年代,就业于新世纪.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伴随着他们成长,互联网彻底颠覆了他 们以往的生活.胡光伟表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变化有目共睹,"80后"经历的变化太多太快,所以才会觉得自己才十几、二十几岁就"老"了.

对于巨大社会变迁和即将面临的社会压力,多数"80后"也没有表现出人们想象的恐慌和无所适从.四川一个"80后"QQ群内的网友表示:"不管社会如何评价、看待我们,再过几年我们就是社会主力."

《天府早报》:80后90后PK网战爆发 谁幼稚谁主流谁是社会精英

"80后":颇不屑地认为"90后"的表现很幼稚,"你们还是乖乖回去好好读书才是正道.你们这样玩非主流,开Party,扮脑残,父母怎么受得了?"
"90后":则"含 泪控诉""80后"和更多的大人倚仗年龄大,控制了主流媒体,欺负小的;"80后"在心里默默羡慕嫉妒"90后"的优越生活,"我们装'颓废'和'忧郁' 那是自由和有创意的表现,你们永远不会明白.火星文也是中国汉字,就算你们看不懂,那也没辙,本来就不想让你们看懂."

  导火线网友讽刺"非主流"

    网友"蠢爸爸"制作了一段长达16分钟的反非主流视频,在某视频网站播出。该视频中穿插了正二八经的访谈、"专家"说法,以恶搞的形式对非主流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解说,最后以一段原创RAP结束,极尽反讽、批判,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播放次数:40020

    起哄

    "90后"无能力……

    出现另一段名为"80后小资MM笑谈'你全家都是非主流'"的视频,视频中一位没有露脸,全身只裹着一条白浴巾的自称"80后"的"姐姐"用自己的经历教育了一番"90后"的非主流:"你们连影响社会的能力都没有,凭什么说自己是非主流?"

    播放次数:164443

    反击

    "80后"是嫉妒者

    过了几天,又出现了一名叫《非主流新社会精英反击"80后"裹布女》的视频,对"80后"裹布女的批判表示了反击,一自称"90 后"的女生kululu对着镜头诉说:"非主流踩你们尾巴啦?说白了,每个时代总有这么一些人,一边偷偷嫉妒加羡慕下一代的优越生活,一边唯恐天下不 乱……"该视频引起了更多人对非主流的反感。

    播放次数:512404

    评论:35926条

    巷战

    诋毁互骂"脑残垃圾"

    3月30日,网友"狂魔飄血"在视频网站上传了一段回击"90后"非主流女的视频。视频中,她连珠炮似的对kululu的观点进行 了一一批驳。此段视频上传之后,被"80后"网友狂顶,也遭到"90后"的狂批,战况再次升级,相关评论达到45000条。4月5日,网易论坛上有人发帖 ———《抗议:说我们"90后"非主流?脑残体?"80后"就是垃圾》,短短一天内,点击率超过了1万,被列入论坛头条,争论再次升级。

    这一次"交战",波及面极广,轻易引发了两代年轻人的相互诋毁、谩骂、无休止的争论。有人松了口气:"'70后'终于解放了, 现在轮到'80后'和'90后'打了。"对非主流的批判之声已经上升到了"80后"和"90后"的争论,上升到了双方关于人生态度、理想和追求的辩论,诸 如哪一代人没品位,哪一代人更荒唐。

  "非主流"的特点

    个人网络空间多以黑色和红色为基调。装点得让人眩晕。

    站姿是统一的"内八字"。

    拍照时,男生将左手手掌朝内,手指分开,女生则是统一戴一副大大的墨镜,几乎遮去了3/4个脸,喜欢将嘴嘟起,将手握成一个拳头,贴在脸上。然后将照片上的脸蛋处理成"僵尸白",再画上一块并不自然的红晕,还要在嘴角加上一个粉红色的桃心。

    空间里面的照片除了自己的,就是劲舞团的截图,或是"非主流照片"———多以男女拥吻或是手上夹着一根燃烧不尽的香烟,抑或是一只滴着血的手臂为主题,空间的音乐一定是很吵的DISCO音乐,日志的内容必定会用一些奇形怪状的"火星文"来代替正常的汉字。

    ■专家看法

    省社科院胡光伟不论是"80后"、"90后"还是我们这些"50后",其实都只是一种说法,并不能绝对分割开。10年就是一个间 隔,每代人都有很多的不同,不同的理想、优点和缺点。在网上进行适当的讨论是可以的,这种形式我觉得还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上升到谩骂侮辱和攻击,而应该 是冷静理性的沟通交流,宽容的对待和相互理解。

  ■E评:

    这场目前看来没有休止迹象的纷争,说到底就像是两个固执而任性的没有长大的孩子在吵架,你掐着我的手,我扇你一巴掌,后来来真的, 发展成了"真枪实弹"的攻击。一代与一代的代沟真的这么难跨越么?在这场"战斗"中,没有了宽容,就无所谓赢家,对旁观者来说,终究是一场闹剧。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 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非主流的科幻界的非主流论坛——奇想家园:
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