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2

社会学导论教学大纲 第五讲 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

第五讲 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第一节 性别角色一. 自然性别二. 社会性别三. 性别角色社会化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差别一· 生物差异二· 心理差异第三节 性和不平等一·性别与婚姻、家庭二· 性别与工作性别三· 性别与政治三.性别分层理论第四节 人类性行为思考题:1·什么是性别角色?2·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名词解释:性别歧视 性别认同

第五讲 性别与性gender and sex

第一节 性别角色一·什么是自然性别(SEX)自然性别,简称为性(SEX),是指社会成员具有的一组生物学意义上的综合特征,根据这一特征,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两大类:男性和女性。那么自然性别换句话说,就是指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分类尺度,它把人群分为两种相异的性别群体。在原初的意义上,自然性别与种的繁衍,也就是人的生殖密切相关。从生物学意义上来描述男女性别特征,一般可以从生理构造和遗传特性两个方面来进行。二· 社会性别(GENDER)1975年,美国人类学家鲁宾以“交换女人”为题,首次提出“性别/社会性别体制”(sex/gender system)的概念。在论文的开篇,她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个顺从的女人是个什么人?她是人类雌性中的一员。可这个解释就跟没解释一样。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女人。她只有在某些关系中才变成仆人、妻子、奴婢、色情女招待、妓女或打字秘书。脱离了这些关系,她就不是男人的助手,就像金子本身并不是钱……等等。那么这些使一个女性变成一个受压迫的女人的关系是什么呢?”(盖尔·鲁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与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崛起和妇女研究紧密相关,70年代这个概念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这个概念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学者们归纳了四个方面:[1]以自然性别为基础形成的个人属性;[2]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系;[3]是一种地位和角色;[4]社会性别是在特定的场景里通过社会的相互交往而塑造的建构性差异。

在这里,我们给社会性别的定义是:社会性别是指一个社会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分工以及个人行为模式的种种规定性总和。要把握社会性别这个概念,就应当把握社会性别这个概念的特点,那么,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有什么特点呢?[1] 首先,社会性别是社会规定的,这与自然性别有很大的不同,自然性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社会性别主要是社会按照社会的道德、风尚等特殊背景加以规定的,这一点很重要,例子:美国人类学家玛格里特·米德1935年在太平洋沿线的三个原始部落进行实地考察,她发现,这三个部落虽然相距不远(100公里之内),但是男人和女性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一个部落,Arapesh中,崇尚的是男女都要相互温柔体贴,所以整个部落的男女都有恻隐之心,在第二个部落,Mungudmor, 男女都非常具有攻击性,男女都十分的粗暴,在第三个部落Tchambuli中,男人是游手好闲,打扮的花枝招展,而女人则充当社会管理者的角色。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是多么地不同。---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男女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SEX),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如我们说某某象男的,某某象女的,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这已经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意义上的。[2] 社会性别的规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或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现代社会关于男人和女人的规定与古代社会的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男性与女性的看法与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一个社会里被禁止的行为,在另一个社会里可能是要提倡的。[3] 一个社会关于社会性别的规定是系列性的,而不是单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规定,系列性包括男人和女人各自应当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男人和女人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男人和女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社会认为男人应该掌握权力,则这个社会中男人就会担当管理者的角色、家长的角色,在夫妻关系中就会主张妻子应当服从丈夫,就会认为男性必须在事业上成功,如果一个自然性别是男性的人不能够达到上面的这些规定,就会认为是不象男性。而一个自然性别为女性的人没有达到相应的规定,也会被认为是不象女性。三·性别角色社会化1. 性别角色所谓性别角色是与作为男人或女人有关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是附加于男人女人不同的期待行为的总和.对于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角色,从历史上来看,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西方学者的看法,这种变化可以分成两个变化,第一次变化强调两性间的相似性,它伴随着16和17世纪的西方的新教改革和前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2.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指一个人对某种性别的归属感,是对于自己是男是女的划分。3.性别认同的塑造:(1)家庭家庭是婴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团体。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是通过两方面起作用的。一是通过父母提出期望,使子女朝着父母预期的性别角色方向发展,从而使子女把这些期望同化成自己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例如,当婴儿出生时父母给他们取的名字就可以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二是父母的态度和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性别角色观念。Jacobs等人[4]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能力的知觉受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影响很大,而且父母以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为依据的对儿童能力的看法也影响着儿童对自己的能力的看法。父母对子女的能力的看法又会反作用于子女,影响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影响着子女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儿童正是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中开始获得性别认同并进而达到性别角色的分化,即儿童的性别化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发现:〔1 〕父亲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而母亲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父亲那样明显。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母亲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对待孩子。而父亲则是更多地逗弄儿子,和儿子说话,作多变性的游戏;对女儿更多地则是轻轻抱起,观察并安静地抚摸。但随着家庭的独生子女化,父亲在与孩子游戏时,则不会严格地按照孩子的性别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游戏方式,更多地会以适合父亲性别行为的做法来对待孩子。美国心理学家拉姆的研究也发现,〔2〕父母同他们7—13个月的婴儿游戏时有着不同之处。母亲常与孩子玩他习惯玩的游戏,而父亲则吸引孩子玩那些具有力量感的、刺激身体的和不可预知结果的游戏,或者是孩子不习惯、感到新奇和开心的游戏。他发现父母抱孩子的动因也不同。母亲抱孩子主要是为了照顾他。而父亲抱孩子则是为了同孩子游戏玩耍,为了让孩子多探究。(2)社会角色期望的影响在Rubin,Provenzano,Luria[5]的研究中, 主试在许多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那天便采访了这些刚做父母的人。在身高、体重、活动等项的记分上,男婴与女婴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女婴更可能被他们的父母描述为伶俐、小巧、漂亮,男婴更可能披描述为结实、警觉、强壮。父母及社会的期望会使他们对婴儿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从而影响婴儿的反应方式。例如,当男孩学走路跌倒时,父母会把他抱起,然后鼓励他继续学,而对跌倒的女孩,父母往往会给以更多的抚慰。这样,男孩往往会形成独立、勇敢的性格,而女孩往往会形成依赖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期望会形成社会压力,因此两性中的大多数成员会产生一种明确的归属于某一性别群体的性别认同感,从而自觉地采取一些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3)大众媒介的影响 书刊、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介对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给他们读的书、讲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化。由国际妇女组织发表的专题著作《作为牺牲品的迪克和简》(1972)中,通过检查134本儿童读物中的2760篇故事, 人们发现以男孩为中心的故事与以女孩为中心的故事的比例为5:2,成年男性作为主角的概率是成年女性的4倍,人们描述男性为聪明的次数为131次,而女性仅为33次。这些差异很微妙却相当有效。Sternglanz,Sterbin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Kortenhaus,Carole的研究表明,在1940年至1980年期间美国出版的儿童读物中,尽管男孩与女孩出现的频率趋于相等,但女孩多是从事工具性的活动,是被动的,是依赖他人的。同样,电视也会影响人们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形成。(4)教育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在儿童性别角色刻板化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玩具的分配,对游戏的指导等都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教师往往把火车、飞机、枪等玩具分配给男孩,而把洋娃娃等玩具分配给女孩。在游戏中,男孩往往担任侦察兵、领导者等起主导作用的游戏角色,女孩则往往担任游戏中的小白兔、小猫以及家庭中的女性角色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幼儿园教师在儿童性别角色刻板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形成,既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它的内部机制。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刻板观念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它简化了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使得对他人的判断变得容易。在当代社会认知领域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把人看作认知经济者。如Taylor认为,人是一个认知经济者, 在一般情况下,人总是尽可能少地利用资源,而刻板观念正能满足这一要求。社会心理学家经常把刻板观念当作节约能量的装置,认为它简化了信息加工。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太复杂了, 任何人要想正确地表征它都是不可能的,而刻板观念则能简化知觉和判断,从而节约了资源。Taylor,Crocker的研究认为,刻板观念一经形成,便以一种认知表征或图式结构的形式存在,这些认知表征或图式结构把描述性的特征与一个群体联系在一起。Spence的性别图式理论认为,性别典型化、有性别图式的男性或女性形成了一种很强的性别认同感,这一认同导致他们获得并表现出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不同特质、态度和行为。当他们对自己或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性别是作为一种组织原则而起作用的。

四.成人性别角色

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差别

一.生物差异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人们常常会将人的某些特性归于“遗传基因”,人们相信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会对人的个性以及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作为生命,两性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甚至比差异大得多。两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之前,生物学上的两性差异更多的是解剖构造上的判别;而这之后,染色体差异成为更重要的区别两性的内部标志。正常的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条χ型染色体和像翻转的у型染色体组成。女性的性染色体则由两条χ型染色体组成。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不同的染色体构成就决定了性器官、性腺等一系列生理性征的形成。染色体是决定人类生物性别的要素。1972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运动员必须通过染色体检验证明其“性别”。染色体不是绝对二元的,存在某种模棱两可的、异常的性染色体构成,这是科学上难以精确地鉴别性别的极端状况。

二.心理差异美国心理学家Juanita H. Williams 在总结了大量儿童心理学实验后发现:(1)出生不满一月的男婴和女婴没有行为差异。(2)男孩和女孩最初两年在认知能力、社会和情感行为无绝对差异。(3)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在幼年期的中、后期形成的。女孩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男孩却有较好的空间能力。空间能力可能是唯一的与性别遗传有关的成分。这种成分在性别能力差异上仅仅是一小部分,而且也与男孩子早期游戏经验有关。(4)儿童在胆怯、依赖和养育行为方面没有性别差异。(5)从儿童早期来看,男孩较之女孩有较高的侵犯性,这可能是内分泌造成了男性与女性的侵犯性和体力上的差异。(Juanita H. williams: Psychology Women: Behavior in a Biosocial Context,1997,pl55─157) 可见男女两性最终的差异只有生理机能上的差异,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后天造成的,是社会化的结果。而生理特点制约妇女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体力和生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力上的差异将日益为机器所替代,现代电子技术使得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用按一下电脑的按钮就能替代,这表明消除男女在体力差异的时代已开始到来。从避孕、流产、体外受精、人工受精、无性生殖,到男性妊娠生育技术的成功,从零岁托儿所的出现到“生育价值经济补偿规定”的出台,也都说明生育已不再是阻碍妇女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三节 性和不平等(见波谱诺《社会学》

一. 语言与大众文化中的性与不平等二·性别与婚姻、家庭三·性别与工作1990年,中国的在业人口为6,472万,其中妇女占45%。1995年,在6981万人的在业人口中,女性比例上升到45.7%。(1978年的资料参见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和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第230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但是妇女在各级领导层中的比例却远低于此。1990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中,妇女11万人,男性125万人,妇女仅占总数的8%;在党群组织负责人中,妇女74万人,男性658万人,妇女占总数的10%;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女性同样只占10%;甚至在居民(村民)委员会这样基层的负责人中女性也仅占2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编:《中国性别统计资料》(1990-1995),第324和43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存在的性别不平等显而易见。女性普遍地比男性早5年退休,这种看似是照顾女性的社会公共政策实际上已成为性别与年龄的歧视,因为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和组织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让40岁左右的女工提前下岗,直接剥夺了她们的劳动权利。现实生活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胜枚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绝不可能是两性生物差异造成的,而是由性别/社会性别体制导致的,是各种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政策、观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性别研究将以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为基础,展开深入的理论讨论,探讨行动的可能性。与工作上的不平等相对应的是两性在收入上的不平等联合国的调查表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女性劳动者都比男性劳动者挣得少,女性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大约是男性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四分之三。1990年,第一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表明,城市里男女职工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93.15元和149.60元,女性平均收入是男性平均收入的77.4%;农村里男女年平均收入分别为1518元和1235元,女性年均收入是男性平收入的81.4%(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全国卷一),第84-89页,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2000年,第二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表明,城镇在业女性包括各种收入在内的年均收入为7409.7元,是男性收入的70.1%,男女两性的收入差异比19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农村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劳动者1999年的年均收入为2368.7元,仅是男性收入的59.6%,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全国妇联内部刊物)2001年版).这种差距的加大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形之下发生的。

四. 性别与政治 从1921年开始,在政治局委员中,女性很少。直到文化大革命,才有三个女性加入到政治局,而其中两个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三人是江青,叶群,邓颖超。江青与叶群从1969年进入政治局,1973年只有江青一人。 中央政治局委员 Total members Female members Female members % 8大1956 17 0 0 9大1969 19 2江青叶群 10.5 10大1973 21 1江青 4.8 11大1977 26 0 12大 1982 25 1邓颖超 4 13大1987 14 0 14大1992 20 0 15大 16大 24 1 1949年以后女性中央委员数量 Central committee 总数 女性 女性百分比 Alternative member(候补委员) 女性 女性百分比 8大1956 97 4 4.1 73 4 5.5 9大1969 170 13 7.6 109 10 9.2 10大1973 195 20 10.3 124 21 16.9 11大1977 201 14 7.0 132 24 18.2 12大 1982 210 11 5.2 138 13 9.4 13大1987 175 10 5.7 110 12 10.9 14大1992 189 12 6.4 130 12 9.2 15大 193 8 4.1 151 17 11.3 16大 198 5 2.5 158 22 13.9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研究所等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P572。 中国妇女报,1992年10月19日。16大的数据由网上资料统计 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女性比例 女性代表 占所有代表的百分比 女性人大常委 占常委% 1大1954 147 12 4 5 2大1959 150 12.2 5 6.3 3大1964 542 17.8 20 17.4 4大1975 653 22.6 42 25.1 5大 1978 742 21.2 33 21 6大1983 632 21.2 14 9 7大1988 634 21.3 16 11.6 8大1993 626 21.03 17 12.68 9大 651/2979 21.85 20/177 11.30 10大 604/2985 20.23 25/176 14.20 资料来源:全国妇联研究所等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P571;中国妇女报,1995年6月28日。10大的数据由网上资料统计 几个屈指可数的女性高层官员:吴文英、吴仪、张国英、赫建秀、彭佩云、陈慕华、顾秀莲 民主党派中的女性(1989) 会员 女性会员 女性会员% 中央委员会成员 女性中央委员会成员 女性百分比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9133 8632 22.06 237 42 17.72 民盟 99092 26709 26.95 299 39 13.04 民进 46061 17610 38.23 173 26 15.02 农工 44813 7898 17.59 158 24 15.19 致公党 10223 4061 39.72 89 14 15.73 九三学社 45276 1139 2.52 201 27 13.43 台盟 1160 407 35.09 49 3 6.12 民建 50946 9421 18.50 170 13 7.65 资料来源:中国妇女报,1991年7月1日

五. 性别分层理论在揭示性别不平等状况的基础上,社会性别研究分析性别不平等关系产生的原因,特别是要求建立性别不平等与文化、经济、心理、社会制度与政治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性别不平等产生和得以延续的社会基础。性别不平等的再生产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机制在起作用,一是文化机制,二是性关系与性秩序机制,三是生产方式的机制。本书对这三种社会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由此构成全书的其余三编。第一,分析以传统性别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化如何通过性别气质的建构,通过社会心理、人的社会化过程、传媒与消费品生产等共同建构和再生产刻板化了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社会性别研究认为,传统意识形态及相关的各种文化符号和仪式都具有褒扬男性价值、贬低女性价值的倾向,文化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不平等的性别意识形态合理化、合法化地在代际间传递。通过讨论把握社会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以家文化为基础的历史过程、话语以及消费文化共同建构出来分化的性别气质。第二,分析性关系在建构性别不平等中的作用,通过对两性亲密关系建立的分析,透视社会如何通过对人身体的控制来建立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秩序。社会通过建立双重标准的性规范建构出两性的性关系秩序,并由此控制两性身体。并分析社会对女性的暴力的实质和社会功能。性本性是性别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性别研究强调,性不仅是两性私密的个人活动,而且也是具有社会功能的特定关系,它可以成为性别压迫工具。第三,分析社会生产领域和生产方式对性别不平等的作用,分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建构如何作用于两性在社会空间的发展,以及在全球化的状况下性别不平等如何通过社会发展得以重构。特别着重分析社会如何通过公私领域的分化、职业发展的性别分割和发展中的性别策略共同建构出价值分化的性别劳动分工。社会性别研究认为,技术、工作、政治和经济无不通过家庭作用于两性。妇女由于具有生育功能,公私领域的劳动性别分工使妇女越来越认同“自然”和家庭,男性则越来越认同“文化”与公共领域,而文化和公共领域显得更有社会价值,加强了公私领域的两性差异和更高水平的性别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的机制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系统化地作用于社会关系,具有各种各样的反馈循环,环境、人口、技术、经济、政治变量与劳动性别分工,意识形态和家庭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在这当中,性别意识形态、性关系和社会生产方式在强化性别分层的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1. 功能理论2. 冲突理论3. 女权主义理论女权主义与对性别不平等的解释Feminism又被翻译为女性主义。探讨与考虑女性所处的受压迫地位以及如何使妇女摆脱这种压迫的理论。自由女权主义:诞生于西欧启蒙主义运动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强调教育不平等——机会不平等;政治不平等——其他方面的不平等。社会结构因素(阶级、种族等社会关系)对于女性的制约。激进女权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在于这个时期的反主流文化环境。20世纪60 年代开始对市场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促使人们认识到市场之外的社会存在——家庭与自然的存在,家庭与自然被认为是与市场一样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的社会结构。对性别不平等的解释:[1]认为生物学的因素是使女性受到压迫的主要原因。认为由于女性无法摆脱生育及抚养孩子的任务而不得不从属于男性。只有摆脱了这一点,才有可能有什么平等;[2]强调性别的社会生物学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指出只要女性与男性共同生活,就不可能摆脱男性的压迫,因为社会是男权的社会,男女关系是体现男权结构的主要形式,家庭建构是男性实现男权的主要制度安排。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解释,强调女性的被压迫是因为私有财产与社会制度。妇女所受的经济剥削是问题的核心。不过在马克思那里,阶级剥削是第一位的,男权的概念是第二位的。不过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强调了家务劳动同样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男权体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物质基础上的、男性用来维持同阶级的利益并一起来支配女性的社会关系。文化女权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这个理论重新审视了女性的性质与本质,并从这些思考出发探索性别差异的文化的结构因素。这个理论抛弃了大多数女权主义理论坚持的观点(即认为男女之间的性别不平等是因为女性生活在男性价值准则及行为标准衡量女性存在的环境中)。文化女权主义强调要积极地挖掘女性自身的意义。认为男性对女性之所以要进行控制,是因为男性自身不具备生育的能力,提倡女性意识,强调女性的生物学差异对于女性的意义。女性的日常生活、存在的价值以及自身的特性对于作为女性的重要性。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不承认有女性气质、女性特点等说法,也不同意将女性作为一种概念进行定义与分类,男女性别的不平等是受到了结构化压迫,但认为这种压迫是因为个体方面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女性作为一类群体在男权化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强调女性外出工作、接受教育成为知识分子、女性为社会的转型进行努力的重要性。后现代女权主义: 1.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grand theories)。从启蒙思想开始,所有的大型理论都标榜其普遍性和性别中立的性质,那些强调两性差异的理论也自称是性别中立的。可是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这些理论都是以男性为其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例如在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上,认为前者是男人的天地、后者是女人的天地,这就是典型的父权制政治思想。在政治领域完全没有女人的位置。后现代女权主义认为,女性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思想解放中没有得到过什么益处,自由主义和启蒙主义的话语,从洛克到康德,从来都没有把女性包括在内。后现代女权主义从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两分主义(dualism),例如总要把事物分成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你与我、好与坏、高与低等等。它提出另一种思维模式,即整合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为女性赋予价值的模式,反对二元提倡多元的模式,差异政治的模式(其中包括种族、民族、阶级、性别和性倾向的差异),以及重视他人的模式等。2. 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在当代的社会理论中,事物和话语谁更重要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曾断言:在文本之外一切均不存在(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the text)。他试图用话语理论去否定物质现实。后现代主义将理论概念的重心从“结构”改变为“话语”,这就使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重要性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思想家。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话语就是一切,文本就是一切,主体已经死去,所谓历史就是一套基要主义的话语(foundationalist discourse),其特点是不容人们质疑。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发明女性的话语。她们提出:“这个世界用的是男人的话语。男人就是这个世界的话语。”“我们所要求的一切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声音。”“男人以男人的名义讲话;女人以女人的名义讲话。”“迄今为止所有的女权主义文字一直是在用男人的语言对女人耳语。”“我们必须去发明,否则我们将毁灭。”(Kourany, 362—363)3. 关于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gaze)的观点。 福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关于标准化或正常化(normalisation)及惩戒凝视的思想。他指出,标准化或正常化是控制和自我规范的深化,社会通过纪律管束着人的身体,通过话语来定义何为正常、何为反常;通过标准化或正常化过程来要求人对规范的遵从。他采用环形监狱作为“凝视”意象的形象化说明,意指人人都处于社会的凝视之下,不可越轨。 后现代女权主义借用福柯关于标准化、正常化的思想,说明妇女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压力之下,不仅要服从纪律,而且要遵从规范,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在后现代女权主义看来,所有的旧式女权主义模式都属于一个男权压迫和禁制女性的模式,其主要的逻辑是:男权长期压制着处于无权地位的妇女。举例言之,一个女人去做隆胸术,用旧式女权主义来解读这件事就是:男人命令他的奴隶为满足主人的欲望、为愉悦主人去做这个手术,这个女人完全是男人权力的受害者。可如果从福柯的理论模式来看,对同一个现象就会有不同的解释:那女人去做隆胸术不仅是男人压迫她的结果,也是她自己的自我管制、自我统治、自我遵从规范的结果。正如福柯所说:“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转引自Ramazanoglu,191)

第四节 人类的性行为(见波谱诺P320-366)女性研究可以关注的几个领域1. 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分析中国妇女生活体验和妇女运动的历史及其社会意义。2. 对女性在不同社会制度、组织情境下的地位变迁与贡献比较研究。3. 女性与家庭的社会关系的系统研究――家庭变迁、社会变迁与女性地位4. 女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5. 城乡妇女差异6. 权力制度与女性组织

1 条评论:

匿名 说...

现在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呼吁应同时废除女55岁退休的"照顾"政策,实行男女平等统一60岁退休的政策(不论男女,现实行均可自愿提前退休的政策).在实际用工中,废除歧视妇女的不合理的各种政策,包括女55岁退休的"照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