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3

袁方《社会学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第九章:访问法

第九章:访问法

1、 结构式访问(北大2004<>;南大95<>标准化访谈):(1结构式访问又称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对访问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这种访问的对象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概率抽样。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问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全统一的。为了使这种统一性得到保证,通常采用实现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访问。访问中所有调查员都必须严格按问卷上的问题发问,不能随意对问题作解释,当被调查者表示不明白时,只能重复一边问题或按统一的口径进行解释。通常这种类型的访问都有一份访问指南,其中对问卷中有可能发生误解问题的地方都有说明,这些说明规定了访问者对这些问题解释的口径 2)结构式访问的优点<1>访问结果便于量化,可作统计分析,它是统计调查的一种。<2>能够控制调查过程,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来自被调查者方面的误差,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3>与自填问卷相比,回收率高,而且回收了的问卷的应答率也高。<4>应用范围更广范,可以问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并可选择性地对某些特定问题作深入调查,因而大大扩大了应用范围。<5>能在回答问题之外,对被访问者的态度行为进行观察,结构式访问能获得自填问卷无法获得的有关访问对象的许多非语言信息。 3)结构式访问的缺点<1>与自填问卷相比,费用高,时间长,因而往往使调查的规模受到限制。<2>对于敏感性、尖锐性或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它的效度不及前者。<3>对访问员的要求更高。<4>由于结构式访问采用统一的问卷和表格进行调查,这种统一的问卷和表格显然无法包括时间的全部,故而只能选区几个方面调查,这就是这种类型的访问很难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深层及其变化过程,难于综合性的多层次的把握问题,使研究流于表面化。对某些统计结果,由于不知道有关的社会背景情况,而无法进行恰当深入的解释。

2、 无结构式访问:又称非标准化访问它是一种被控制或无控制的访问。事先不预定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有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调查对象可以随便得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调查者事先虽有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是在访问过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的 1)无结构式访问优点<1>弹性大,能充分发挥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积极性。<2>访问者能对问题作全面、深入得了解。<3>能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生活与行动与其中的环境的生动地感觉。 2)无结构式访问缺点<1>比较费时,其规模受限制。<2>对访问员素质要求更高。<3>结果难与定量分析。 3)重点访问:又称集中访问,是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 具体做法<1>选择一定的情境,并把调查对象安排到这一预先设置好的情境中去,或者是选择那些曾经经历过这种情境的人做访问对象。<2>然后对他们进行访问,调查他们在情境当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境的认识与解释,这种主观经验及时重点访问的重点所在。重点访问的假设:透过某种刺激,可是调查对象在情境上产生特殊的反应。研究中从这些反应获得信息,再加以解释。 重点访问严格地说应当是半结构的,而不是完全无结构的,因为访问问题及时措辞没有事先确定,但问题的内容是事先确定了的。 应用<1>重点访问在分析特殊经验所引起的态度变迁上,效果较大,因此常常被社会心理学家用来研究大众传播的效果。<2>由于重者访问总是以一个预先的假设为基础的,因此还常常被用于正是以前有关人类情境行为假说的正确程度。 特点:由于这种类型的访问中往往收集到的是许多不可比较的材料,因而分析解释工作难度较大。此外这一方法的运用需要高度的技巧与想象力。 4深度访问北大92<>;北大97<>人大97<>:简述深入访谈的基本类型;浙大992000<>):又称临床式访问它是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及其动机和情感资料所作的访问。对个人生活是的访问是个人生活史研究中获得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生活史研究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的研究方法,它采用访问、观察或由被研究者自己写自传等方式,对某一社区或某一群体中的全部或部分个体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地了解,如实记录下研究对象生活经历中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将不同个体的生活史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其中典型的个案作为描述和解释的例证,以此来反映这一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观念等。 深度访问特点<1>与重点访问相似,也是一种半结构式访问,它选区研究问题的某些方面向研究对象提问题,访问是机动的或结构松散的,但重点与焦点是有的。<2>允许在访问中对以外的因素充分探索和深究,研究人员可能由此而获得某种重大发现,这种偶然重大发现往往带来研究问题的突破。 5)客观陈述法北大98<>):又称非引导式访问最大特点是让调查对象对他自己和他周围的社会先做一番考察,在客观的陈述出来,即调查者鼓励调查对象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加以描述 6座谈会:也就是调查会是一种无结构式集体访问,即将调查对象集中起来进行共同讨论 座谈会特点:访谈过程不仅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社会互动过程,也是调查对象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要求调查者有更熟练的访谈技巧及组织会议的能力。容易产生一种“团体压力”,是个人顺从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敢表示异见。因此,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不宜采用这种方法。与个别访问相比,更难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座谈会应用:这一方法常被用于验证或调查集体行为与群体关系的倾向,以及心理治疗和企业及组织诊断。典型调查业常用这种方法。 座谈会要求: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调查会人数以5-7人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十人。参加调查会的人员一般应具有代表性,了解情况,敢于发言,并且最好是相互信任,有共同语言的人。访谈前应将访问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到会人员的名单告诉参加调查会的全体调查对象。正式访问前,访问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拟定好访问提纲。 座谈会的两种方式<1>头脑风暴法复旦9697<>):即会议主持者不说明会议的明确目的,而只就某一方面的总议题,请到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会议主持者不发表意见,更不对别人的意见内容提出评论。<2>反向头脑风暴法即会议首先列出某方面的问题,参加这不仅自己发表意见,而且必须针对别人的意见展开批评与评价,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注意事项:调查会上要避免让某些权威人士的发言左右其他人的发言,或受调查会主持人的意见左右,而要使各种意见都能得到充分发言。 7)无结构式访问与个案研究北大922003<>;北大93<>:是说明个案研究、社区研究与问卷调查的主要区别;北大94<>:是比较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1>主要特点:处理问题深入全面细致。是一种从整体上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是从事务的多个方面和整体情况,从各个层次间生动联系以及从历史发展状况把握问题。 <2>将个人作为个案研究单位时,研究资料的来源有:(A)个人文献资料;(B)访问资料;(C)观察所的资料。 <3>个案研究的形式:(A)描述和解释个案,提供有关当前的状况和它不断运行的动力的信息。这种分析可称作列举性分析。他是利用一般规律或规则进行特殊个案的分析,机用一个以及的概括作出一个特殊的分析。(B)通过对单个个案的分析,发展出经验的概括或理论,不是以个案去发现它作为一个系统的有关的一切,尔是把它作为理论建构的经验基础,使用特殊个案发展一般陈述。 <4>应用:(A)作为和社会状况及文化背景相关的东西,要进行具体详细地研究时。(B)要研究某个对象、某人、某种状况的自然发展或生活史时。(C)如果不能确保整个社会状况或有关因素的复合关联的事实,技术社会过程的分析就不能进行时。(D)要研究个人生活及社会需求、冬季或者生动的存在、文化背景下的群体行为时。 <5>特点与作用:(A)能从个案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中,发现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从而导致假设的形成,并找出群体或类型的详细资料。(B)很多场合下,个案研究亦被认为是完成一个正式研究的必要的结束手续,即研究的结果可用个案研究印证是否正确。(C)它的最大优点是对于个案的社会背景进行深入全面地把握。

3、 访问的程序与技巧(南开2000<>访问时应特别注意那三个环节的问题):(1)访问准备。(2)进入访问。(3)访问的控制:<1>提问控制:A)题目转换;(B)对问题的追问;(C)合适的发问与插话;(D)提问注意事项。<2>表情与动作控制。(4)结束访问。(5)访问纪录。

4、 访问员的挑选与训练(复旦96<>:挑选访问员的标准是什么1)特殊条件:<1>性别;<2>年龄;<3>教育;<4>地区。2)一般条件<1>诚实与精确;<2>兴趣与能力;<3>勤奋负责;<4>谦虚耐心。

5、 访问法的特点(南大96<>:试述访谈法的特点 优点:(1)它是一种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访问者与被访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调查过程的始终,并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能获得自填问卷无法获得的有关访问对象的许多非语言信息。(2)访问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即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问者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访问技巧的熟练程度以及对访谈过程的有效控制。因此更复杂而难于掌握。(3)与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访问可以获得的资料更丰富,实行起来也更灵活、弹性更大,应用范围更广泛,且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4)环境可控是访问法的另一大优点。(5)访问法还可以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缺点:1)无法做到完全客观;(2)对敏感型问题、尖锐问题和隐秘问题,被访问者一般不愿当面回答,或者不做真实回答,一般不宜用访问法。(3)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经验情感过程,以及许多人的互动资料、心理经验、身体的动作以及场所和速度的变化等社会测量的资料都不宜或无法用访问法获取。(4)与其他访调查方法相比,费用较高,费时较长,需要的人力较多。

6、 量表与测验法(北大94<>试比较问卷和量表的异同;北大96<>:试说明调查量表、社会计量法、民意测验的特点及各自的运用范围:??

7、 量表的概念(浙大2001<>;南大2000<> 1)量表与维度:维度属于理论范畴,它表示现象的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或者说,它在抽象层次上表示从某一角度看待现象时的某种连续统一体。维度与理论分量的概念常常被看作是同义的。与维度不同,量表与指标都是用来捕获和再现理论维度的经验工具,即对理论维度的一种代表。可以说,量表和指标是用在经验层次上对现象的连续统一体的测量2)量表与指标北大2004<>:指标和量表的主要不同点):<1>社会研究中,量表的概念最经常地用来表示包括着判断或主观判断的测量。在社会科学中,某些测量仪器也不称作量表,因为他们也不包括判断。<2>量表通常是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的。每一项内容都可看作是经验变量的一个指标或指示标志。而一个量表就可有两个或更多个指标所构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量表视为衡量概念(或变量)的综合指标,它不同于一个单项指标 3)量表和指数:在社会研究中,两者区分不严格,但不完全相同。指数也可由一组指标综合而成。这组指标分别对一个复杂概念的不同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对这组指标的树枝进行累加或其他运算就可综合为一个指数。而这主要区别:量表必须由一套问卷问题所构成。指数则可以依据其他的资料。一般来说,指数是由几个数量指标的运算综合而成的。而量表则由对一组问题的回答“计分”综合而成的,他常用于测量人们的态度。 4)量表作用:相当于一把尺子,作用在于精确度量一个较抽象的或综合性较强的概念,特别是度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或差异。(5)量表缺点:设计比较复杂,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还不太高。

8、 量表的类型(北大2002<>为什么要区分调查量表和测验量表:量表可分为调查量表和测验量表。它们分别用于问卷调查和测验中。在问卷调查中,使用量表的主要目的是要精确了解总体的状况。它的分析重点是群体而不是个人。而在测验中通常是要精确的观测个人的某一特征,他的分析重点是个人,因此量表设计要严格、精确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就需要设计大量题目。与此相反,问卷调查中的量表题目较少,效度不要求很高。研究目的不同,量表的设计也不同;对于目前尚不能精确量度的事物,可以通过大量题目,也可以通过大量样本的主观判断来间接的近似的反映。

9、 总加量表(北大93<>试说明总加量表的制作程序,并设计一个量表(包含5个语句)来测量“十四大”以后群众的政治态度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总加量表是利克特量表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的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她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1)总加量表的制作程序:<1>根据所要测量的内容或变量收集大量与这一内容有关的问题,然后初步筛选出一组问题作为量表草案<2>确定问题的类别和计分标准<3>试调查。从调查对象中找一些人尝试回答量表草案,以便发现量表设计中有什么问题,是否会引起误解。更重要的是检查每道题的分辨能力。分辨能力是指一个题目是否能区别出人们的不同态度或不同程度<4>计算个题目的分辨力,删去分辨力不高的题目,保留分辨力较高的题目组成正式量表。利克特量表检查分辨力的方式是:将试调查中的分最高的25%的人与得分最低的25%的人进行比较,然后计算出每道题的分辨力。 2)利克特量表的优点<1>容易设计;<2>使用范围比其他量表要广,可以用来测量其他一些量表所不能测量的某些多维度的复杂概念或态度。<3>通常情况下,利克特量表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有更高的信度。<4>利克特量表的五种答案形式使回答者能够很方便的标出自己的位置 3)利克特量表的缺点<1>相同的态度的分着具有十分不同的态度形态。因为利克特量表是一个项目总加的分代表一个人的赞成程度,它可大致上区分个体间谁的态度高,谁的低,但无法进一步描述他们的态度结构差异。

10、 累积量表南大9596<>累积量表法;南大98<>:古特曼量表:累积量表又称格特曼量表它是格特曼(L.Guttman1944年设计使用的。它也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量表。格特曼量表是单维的,即量表自身结构中存在着某种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的逻辑。因此也不会像利克特量表那样形成分数相同而态度结构形态不同的现象,它的每一个量表总分,都只有一种特定的回答组合与之对应1社会距离量表:又称鲍格达斯量表,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格达斯于1925年创用的。这种量表过去一直广泛用于测量人们对种族群体的态度,现在,它也被用来测量人们对职业、社会阶层、宗教群体等事物的态度。鲍格达斯量表由一组表示不同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陈述组成。它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对这些陈述表态。在这一组问题中,实际上蕴含着一种超强的逻辑结构。除了某些例外情况外,量表本身的逻辑结构使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一个人拒绝了量表中一项关系,那么它也必将拒绝这一关系后面所有更强的关系。鲍格达斯量表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既可以用来比较具有不同特征的人们对某一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比较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们对不同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特别是将结果绘成统计图后,更便于进行分析。 2)累积量表的制作<1>研究人员围绕它所希望测量的某一事物或概念编制一组陈述,这些陈述应该是单维的,即具有某种趋强结构。<2>然后用一个小样本对这些陈述进行检验。<3>将检验的结果,按最赞成的陈述道最不赞成的回答者,从上到下排列<4>然后从中去掉那些不能很好区分赞成的回答者与最不赞成的回答着的陈述。<5>按公式:(再现系数=1-误差系数/回答总数)计算出再现系数。如果再现系数大于或等于0.90,我们就称该量表是单维度的。每个人的态度的分就是他回答赞成的项目总数。 3)格特曼量表的优点:可以直接根据被测者所同意的陈述的数目及他的量表分数,来决定他对这一概念或事物的赞成程度,这也正是格特曼量表的最大优点。 4)格特曼量表的缺点:<1>我们对一组陈述具有单维性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单维性往往只是某一部分人的态度模式,一组特定的陈述可能在某一群体中表现出单维模式。同样,在一个时期中是单维的模式,但到了另一个时期却不一定还是单维的。<2>单维的领域往往难于找到。

11、 语义差异量表北大99<>;南大99<>是用一组意义相反的陈述或形容词构成一份评价量表,以用来测量人们对某一特定概念或事物的不同意识和感受

12、 测验北大2000<>: 试述测验法与民意测验的异同测验是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的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标准化了的程序,在这个程序里,受测人对一组预先设计好了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些反应能够使得测验者能够以一个数或一组数来描写受测者,并有这个数或一组数推论受测者拥有这个测验所想测量的心理行为的状况。(1)测验方式:<1>直接测量:对于行为的测量,通常是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对于心理特征,测验是通过对反应的测量而间接的测定与其对应的心理特性。测验通过刺激-反应的联结关系将个体内在的人格、心理与外在的行为联系起来,从而达到通过对外在行为的观察测量而推论它所联结的内在人格、心理特征的目的。测验中,作为刺激的,可以是:一个或一组量表,一件工作,一个模糊不清的信号等。(2)能力测验:<1>一般智力测验;<2>特殊能力测验;(3)成就测验:目的在于测量某个人对某项工作已经知道多少货能够完成某种程度。主要测量:<1>工作知识或见闻;<2>工作技能;<3>还可通过对他人施测,以了解他的工作效绩。(4)人格与兴趣测验:<1>自陈式测验;<2>投射测验。

13、 社会计量法北大96<>:试说明调查量表、社会计量法、民意测验的特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北大99<>简述社会计量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复旦96<>;人大2001<>;浙大992001<> 1社会计量法:也称社会交往计量是评量某一群体、组织中的人际吸引或拒斥关系的工具,或更进一步说是:用以决定个人在群体与组织中被接受的程度,发现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现存关系,并解释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的工具。社会计量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等人1930年所创用的,主要用于小整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群体结构的研究。 2)社会计量法常用的方法:<1>准绳法。采用问卷收集资料,对群体实施整体调查。在设计问卷时要确定以什么为准绳来测量所要了解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准绳通常是一个问题,回答这可以在群体内选择若干人来回答这一问题。准绳的选择关键是要准确反映出所要测量的关系;其次要具体而切实,易于被调查者了解和回答,切忌空泛模糊,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消极的准绳。<2>量表法。即使用量表,让回答者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素质、个性或有关行为作出评判。<3>群体偏好记录法。即直接要求回答这对群体内每个成员表示“喜欢”“不喜欢”或“关心”“不关心”等态度。 <4>“猜是谁”技术。即给出一些表述,要求回答者找出群体中最符合这些表述的人。 3)社会计量法的分析技术 <1>社会矩阵法:是一个n*n方形表格,n是被测群体人数,左方的一列数字为选择者的代号,上方的一行数字为被选择者的代号,表中的123表示第一、第二、第三选择,表的底部数字为每人所获选择的总数。为了解选择的分布、互选数量及小整群体成分,可将社会矩阵转化成各种统计表,获得更多有意义的资料。<2>社群图法:社群图北大98<>南大96<>:同心圆式社会关系图制作方法;南大2000<>:社会关系图是怎样形成的):是以图形综合群体成员间的选择,图中每一个圆圈中的数字表示一个工人,它们之间发生选择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被选择者,如果是互选则用双箭头。绘图时应当注意通常是将受选数最多的放在中间位置,次多者置于他的周围,受选数极少或无人选择者置于最外围。此外在绘图时还应尽量避免线条交叉 社群图分析:(A)孤独者数量;所谓孤独者指的是既不选择他人又不为他人所选的人。B)意见领袖的数量。在群体中被10%以上成员提名的人被称为意见领袖。如社群图中缺乏意见领袖,且图又显得散乱时,表明群体结构松散。C)对偶数量。一对互选的成员称作一个对偶。愈是团结的群体,其对偶数也愈多。D)串联的数量。这是指3人以上的连锁关系。串联是群体团结的要素,串联数愈多,愈长,群体关系就越紧密。如果社群图中互选的对偶数多而且有较多的长而重叠的串联时,显示群体或组织有相当完整的结构与良好的沟通网络,成员之间相互比较了解且关系融洽。E)小群体的数量。小团体由3个以上成员组成,每个人至少选择一个小团体中的成员,并至少被一次,小团体构成一种封闭的连锁关系。在一个群体或组织中的这些小团体为非正式团体,多由兴趣、爱好、工作等原因形成。如果社群图中这种非正式小团体明显存在并且小团体之间又很少沟通时,则群体容易产生摩擦。F)主要联络点与次要联络点的数量。在群体中那种当他一旦离开将会使群体至少分成两个小群体的人,成为主要联络点。那种当他连同另一个人同时离开将会使群体至少分成两个小群体的人称为次要联络点。如果社群图中孤立者和联络点多,则会增加群体内信息、意见与情感沟通的困难。 指数分析即通过社会计量指数分析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比较同一群体内不同情境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且对不同群体的特征进行比较 常用到的指数有A)社会地位指数:表明个人在群体中受重视的程度;B)首选地位指数:表明个人在群体内所受支持的程度。C)高和低选择者:受选择数在平均选择数一个标准差以上者,低选择者是在其以下者。D)吸引率:表明群体内吸引作用发生的程度;E)团结指数:表明群体的团结程度。F)调和指数:表明团体中调和的程度。G)内群亲近率和外群亲近率。前者显示群体成员对本群体向心的程度;后者显示成员的离心程度。 社会计量法的作用:运用社群图和指数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到群体性质的概貌,即有关群体的下列信息:(A)群体的结构类型;(B)群体内信息沟通方式;(C)群体的内聚力;(D)群体内人际关系;(E)群体中的领袖人物;(F)群体间的关系。 4)社会计量法的应用<1>领导才能的评价与干部选拔;<2>工作分配;<3>士气的考察;<4>组织诊断和治疗;<5>评价。

民意测验北大93942004<>北大96<>:试说明调查量表、社会计量法、民意测验的特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北大2001<>试述测验法与民意测验的异同:也称民意调查、舆论调查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来精确反映社会舆论或一般民意动向 1)民意测验的作用<1>客观及时地反映社会舆论和大众心理的一般状况和变化情况。<2>为制定或评价政策、措施提供依据。<3>对大众心理进行分析和预测。 2)民意测验的程序<1>确定调查课题;<2>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案;<3>设计调查问卷;<4>发放和回收问卷;<5>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3)民意测验的优缺点<1>盖洛普认为,只要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那么当样本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能较好的反映总体,这时样本在增加样本并不能提高多少精确度。对美国一亿人的民意测验,抽取1500-2000人的样本就可以达到足够的精确度。<2>其次,他指出:“通过近五十年的民意测验,我们发现,公众的集体判断是极为可靠的,特别是在那些他们熟悉的问题上。公众实际上常常比它们选出的领导人更早的接受创新和社会变革。” 缺点:<3>由于民意测验是用简化的方式来了解公众的一般态度,他对不同含义、不同程度的意见、态度都用是或否、赞成或反对者两种答案来概括,因此它很难做出深入地分析和理论解释。<4>民意测验只限于询问一些公众熟悉、易于回答的问题,它获得的信息较为表面化、简单化、缺乏深度。此外,对于公众不熟悉或缺乏了解到问题,回答的信度和效度有可能较低。 优点:<5>能迅速的了解群众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及时反映社会舆论的变化情况;<6>调查结果能推论总体的一般状况,具有较高的代表性。<7>只需抽取较少比重的样本就能了解总体和全局的情况。

2007-01-22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