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潮,特别是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一直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同时哲学思潮和哲学方法论又受历史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19世纪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主要流派是:(1)自然主义(或科学主义),以穆勒、孔德为代表。哲学基础是新康德主义。(2)历史主义(或人文主义),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为代表。这两个流派是迪尔凯姆和韦伯的方法论基础。20世纪中期以前,实证主义哲学一直在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分析哲学等学派。非实证的哲学思潮,如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很小。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哲学的一些新发展开始受到社会学家的重视,这些发展是:
(1)科学哲学的发展:1.后实证主义(波普,拉卡托斯等人)。2.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历史分析;库恩的“科学史学”、费依阿本德的《反对方法》。3.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分析哲学转向到“语用分析”,即生活世界主体之间的语言哲学。自然科学哲学的不同视角汇集到社会历史分析和语言分析上。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启示有:1.主体观的变化(康德-米德-哈贝马斯)。2.语言实践(哈贝马斯、阿佩尔)。3.科学认识的主题变化(本体论、知识论、实践论)。社会科学语言分析的综合方法(利科、伽达默尔)。
(2)现象学的发展: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和“现象学还原”。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提出“世界本质上是随着此在(人)的存在而展开的”。实现了从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变。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是通过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即“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的视角及现象学方法。
(3)释义学的发展: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方法。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释义学,后设(Mata-)理论。伽达默尔的历史释义学;认为理解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效果历史”观),理解包括既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也克服传统和对象的局限性(“视界融合”观)。哈贝马斯的“三种旨趣观”,认为理解是对各种旨趣的超越和包容。
(4)实用主义的发展:早期实用主义是以杜威、詹姆斯为代表,认为真理是对特定问题的有效回答。他们反对本质主义和独断论。80年代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提出了“后哲学文化观”。他的主要观点是:1.反对知识霸权,诉诸公众讨论。2.反对文化霸权,提倡本土中心主义。3.真理是“合理”的解答。合理是指公共生活意义上的合情理、适当、有效。4.反对精英主义,主张通过合理的对话来解决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当代哲学的发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1.在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发生变化(从科学理性到实践理性、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2.研究视角的变化,从外在的客观研究到“视界融合”和“后设”反思。3.研究对象的变化,从单纯的客体(或主体)到各种关系(主客体、人与人、人与自然、身与心、共同体之间、国家之间等等)。
上述启示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学方法论中的各种传统对立:如整体主义-个体主义、价值中立-价值参照、结构-行动、客观-主观、宏观-微观、解释-理解、静态-动态等等。
参考文献: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8/1986,上海译文出版社。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1984/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60/1999, 上海译文出版社。
Habermas,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eacon Press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1994,三联书店。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1987,辽宁人民出版社。
L.罗蒂:《后哲学文化》,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
阿佩尔:《哲学的改造》,1980/1994,上海译文出版社。
19世纪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主要流派是:(1)自然主义(或科学主义),以穆勒、孔德为代表。哲学基础是新康德主义。(2)历史主义(或人文主义),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为代表。这两个流派是迪尔凯姆和韦伯的方法论基础。20世纪中期以前,实证主义哲学一直在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分析哲学等学派。非实证的哲学思潮,如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很小。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哲学的一些新发展开始受到社会学家的重视,这些发展是:
(1)科学哲学的发展:1.后实证主义(波普,拉卡托斯等人)。2.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历史分析;库恩的“科学史学”、费依阿本德的《反对方法》。3.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分析哲学转向到“语用分析”,即生活世界主体之间的语言哲学。自然科学哲学的不同视角汇集到社会历史分析和语言分析上。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启示有:1.主体观的变化(康德-米德-哈贝马斯)。2.语言实践(哈贝马斯、阿佩尔)。3.科学认识的主题变化(本体论、知识论、实践论)。社会科学语言分析的综合方法(利科、伽达默尔)。
(2)现象学的发展: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和“现象学还原”。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提出“世界本质上是随着此在(人)的存在而展开的”。实现了从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变。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是通过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即“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的视角及现象学方法。
(3)释义学的发展: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方法。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释义学,后设(Mata-)理论。伽达默尔的历史释义学;认为理解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效果历史”观),理解包括既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也克服传统和对象的局限性(“视界融合”观)。哈贝马斯的“三种旨趣观”,认为理解是对各种旨趣的超越和包容。
(4)实用主义的发展:早期实用主义是以杜威、詹姆斯为代表,认为真理是对特定问题的有效回答。他们反对本质主义和独断论。80年代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提出了“后哲学文化观”。他的主要观点是:1.反对知识霸权,诉诸公众讨论。2.反对文化霸权,提倡本土中心主义。3.真理是“合理”的解答。合理是指公共生活意义上的合情理、适当、有效。4.反对精英主义,主张通过合理的对话来解决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当代哲学的发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1.在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发生变化(从科学理性到实践理性、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2.研究视角的变化,从外在的客观研究到“视界融合”和“后设”反思。3.研究对象的变化,从单纯的客体(或主体)到各种关系(主客体、人与人、人与自然、身与心、共同体之间、国家之间等等)。
上述启示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学方法论中的各种传统对立:如整体主义-个体主义、价值中立-价值参照、结构-行动、客观-主观、宏观-微观、解释-理解、静态-动态等等。
参考文献: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8/1986,上海译文出版社。
夏佩尔:《理由与求知》,1984/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60/1999, 上海译文出版社。
Habermas,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eacon Press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1994,三联书店。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1987,辽宁人民出版社。
L.罗蒂:《后哲学文化》,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
阿佩尔:《哲学的改造》,1980/1994,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01-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