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2

《民族社会学课程笔记》 第五讲. 民族理论和族群关系的国家目标

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应当说都属于多族群国家。
任何一个多族群的政治实体,都需要制定国家处理族群关系目标
国家内部的族际关系处理得好,所有的族群均将是“赢家”。
国家内部的族际关系处理得不好,所有的族群均将饱尝政治分裂和经济衰败的苦果,
欧美国家强调的不是抽象的民族定义,而是分析研究本国族群关系的现状,根据本国发展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来制定本国关于国内族际关系的社会目标。
我们可参考的对于族群关系的长远发展目标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中国社会历史上关于族群的观念和处理族群关系的传统理论,
(2) 马克思主义有关民族的理论,以及其体现在前苏联和我国建国以来在处理族群关系方面的政策与方针,
(3) 欧洲和美国有关多民族国家处理族群关系的理论。



一. 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和族群关系理论

1.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下”观和相应的“族群”观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夷夏之辨”
3.“华”、“夷”之间的相互转化
4.“天下”格局:“天子”统治的“天朝”与四周的夷狄番邦
5.中原王朝处理与四周番邦之间关系的策略

二. 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论

1. 民族自决权问题。
列宁的《民族问题提纲》(1913年):
“民族自决权”的含义:“除了从政治自决,即从分离和成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这个意义上来解释之外,我们决不能作别的解释”(第1条)。
从东欧、亚洲的革命形势出发,处于国家制度最落后、最反动的沙皇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必须在宣传中坚持“民族自决权”(第2条)和制定相应的战略(第3条)。
共产党人是否应当支持某一个民族实行国家分离,则必须考虑“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的利益”,警惕资产阶级用“祖国”的口号来分裂各民族的无产阶级(第4条)。
“凡是国内居民生活习惯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区域,都应当享有广泛的自主和自治”(第5条)。
应“颁布全国性的法律”以“保护国内任何地方的任何少数民族的权利”(第6条)。
“‘民族文化自治’的口号则在教育(或者整个‘文化’)事业上宣扬民族的隔绝”(第7条)。
“在党的机构上不是实行(各自治地区)的联邦制,也不是成立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团集党”(第8条),
党的机构不能以民族划分进行组织,要一方面“坚持地域自治”,另一方面坚持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党机构的统一(第9条)。
当时俄国的形势要求俄国共产党人重视民族问题,“并以坚定的国际主义和各民族无产阶级团结一致的精神对这个问题作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解答”(第10条)。
2.区域自治或者国家联盟
1914年列宁曾经反对过联邦制,“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决反对联邦制和分权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资本主义为了自身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尽可能大尽可能集中的国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觉悟的无产阶级将始终坚持建立更大的国家。它总是反对中世纪的部落制度,总是欢迎各个大地域在经济上尽可能达到紧密的团结,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地域上,无产阶级才能广泛地展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列宁,1914b:28)。
1917年修改党章时,列宁指出“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国内各民族都有自由分离和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权利。俄罗斯人民的共和国不应当用暴力,而应当完全通过自愿的协议,来吸引其他民族建立一个共同的国家”(列宁,1917a:439)。
1920年列宁根据俄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了对于联邦制的观点,指出“联邦制是各民族劳动者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 联邦制已经在实践上显示出它是适当的。……既然承认联邦制是走向完全统一的过渡形式,那就必须力求达到愈来愈紧密的联邦制同盟”(列宁,1920:126)。
3. 民族语言问题。
按照斯大林的观点,民族语言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1) 在存在着民族压迫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和各种语言的和平与友谊的合作条件还没有具备,……(事实上是)一些语言的被同化和另一些语言的胜利”;
(2) “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胜利以后的时代,……民族平等将会实现,压制和同化语言的政策将会取消,各民族间的合作将会建立,而各民族的语言将有可能在合作的方式下不受约束地互相丰富起来”;
(3) “这些语言由于各个民族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长期合作将首先划分出最丰富的单一区域性语言,然后区域性语言再溶合为一个各民族的共同的语言,这种语言当然既不是德语,也不是俄语和英语,而是吸收了各民族语言和各区域语言的精华的新语言”(斯大林,1950:557-558)。
4. 民族关系的发展前景和民族融合问题。
列宁:“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只是要消灭人类分为许多小国家的现象和各民族间的任何隔离状态,不只是要使各民族互相亲近,而且要使各民族融为一体”。“正如人类只有经过被压迫阶级专政的过度时期才能达到阶级的消灭一样,人类只有经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度阶段,……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列宁,1916:140-141)。
“民族融合”(Integration)与“民族同化”(Assimilation)的区别:
“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成员集体(或个体)完全接受了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
“融合”则一般指两个或多个民族、族群之间的相互融合,而且这种融合并不以其中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模式为“模本”或“范本”。
5. 关于“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平等”。
列宁的观点,认为惟有对大民族采取“不平等”的政策,才能帮助落后民族在一段时间内赶上大民族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在心理上对他们过去的创伤进行补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就是少数民族从“形式上的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的过程,为帮助实现这一过渡,政府应当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大民族“不平等”(或实行“歧视”),对少数民族给予各种优惠。
列宁认为,“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与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压迫民族……的国际主义,不仅在于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在于遵守对压迫民族即大民族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可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列宁,1922:62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曾是压迫民族的那些民族的工人,要特别谨慎地对待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感情,……不仅要帮助以前受压迫的民族的劳动群众达到事实上的平等,而且要帮助他们发展语言和文学,以便清楚资本主义时代留下来的不信任和隔阂的一切痕迹”(列宁,1919:102-103)。
总结前苏联关于民族问题的指导理论:
一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解放被压迫民族,实行民族平等;
二是实行民族自决或区域自治;
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各民族之间从形式上的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

1.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参见王丽萍,2000:192)。
1938年10月毛主席的一次讲话中强调,“少数民族有权利处理自己的事务,并与汉族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日本投降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调整了有关的政策,不仅反对少数民族地区分离,而且认为苏联的联邦制也不适宜中国国情,主张民族区域自治。
2. 我国建国后实施的民族政策
最早设置的民族自治地区是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宁夏豫旺、海原两县建立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此后陕甘宁边区1942年在定边曾设立回民自治区。1947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民族自治区即“内蒙古自治区”。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多民族统一的人民共和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共成立了5个省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这一政策是实施过程中,政府又明确提出,“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不应以少数民族所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定比例为基础)……,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李维汉,1992:525-526)。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当地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等机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吴仕民,1998:43)。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生效。经过上报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
(3)民族自治地方拥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和自主发展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的权利。可以决定本地区的教育规划、学校设置与学制、教学用语、招生办法等。
(4)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培养干部的权利,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少数民族中培养各级干部、科学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并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5)拥有发展本地区经济、开展贸易活动、管理财政的权利,并且在对外贸易的一些方面享受国家的优待政策,在财政上得到中央财政的定期补助,在税收上享受一定的优惠待遇(以上参见吴仕民,1998:45-47)。

四. 西方学者对于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共产党国家民族政策的研究

1.康纳的《马列主义理论和战略中的民族问题》
2.德雷尔的《中国的四千万》

五.欧美各国的民族、族群关系演变

1.近代形成了几个民族均势对峙的局面
2.欧洲各国在处理内外族群关系方面的两重性(双重标准)
3.以殖民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移民国家

六. 美国族群关系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戈登(Milton M. Gordon)1964年出版《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第一阶段:“盎格鲁-萨克森化”(Anglo-conformity),它的文化导向明确以强化盎格鲁-萨克森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心;“A + B + C + …… = A”
第二阶段:“熔炉(主义或政策)”(“Melting-pot”),主张族群之间彻底相互融合;“A + B + C + …… = E”
第三阶段:“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主张承认并容忍“亚文化群体”的存在。“A + B + C + …… = EA + EB + EC + ……”

七 “内部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理论

1. 以族群为单元的“内部殖民主义”。
“民权运动”之后美国种族主义最重要的形式是“制度性种族主义”,在制度的形式上标榜族群平等,但是由于一些少数族群在历史上处于不利地位而在竞争中其结果仍然处于劣势。“制度性种族主义是一种称为国内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的经济剥削形式的结果。…… 按照支持国内殖民主义观点的人的看法,非裔美国人实际上仍是一个被殖民的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制度性种族主义的持续存在就反映了这一点”(波普诺,1999:316)。
2.以族群-地区的复合体为研究单元的“内部殖民主义”
赫克托(Michael Hechter)1975年出版《内部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
(1)“扩散模式”(Diffusion model)
“扩散模式”,整个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两个地区之间基本没有联系,在经济活动上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如有的族群在边疆草原地区从事畜牧业,主体族群从事农业和制造业),各自有自己的传统市场,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有很大差距,各自的社会结构和分层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加,核心地区的行政机构、经济商业机构、各类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形式、消费方式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原有的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边缘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的进程,扩散的过程也就是先进族群控制的核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逐渐渗透到周围的地区的过程。
第三阶段,边远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各个地区的财富均匀分布,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已经消失,残存的文化差异也随着失去了其社会意义,建立起全国性的政党,各族群、各地区都平等地有代表参与,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完成了整合。
(2)“内部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
是指中央政权采取一种与殖民主义相似的统治形式。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政策,原来是施诸海外殖民地的,但是政府也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路引入对境内一些边远地区的治理。由国内发达族群控制的中央政府,可以把这些少数族群居住的地区也当作“殖民地”对待,“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立法、司法、行政、经济等机构)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核心地区”对“边远地区”在政治上进行控制,在经济上进行掠夺。

八. 关于赫克托“扩散模式”在中国适用性的讨论。

赫克托(Hechter)提出的“扩散模式”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我们下面从这三个阶段来分析中央与西藏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
(1) 西藏在1952年以前相当于“扩散模式”的第一阶段(相对隔离)。
(2) 1959年平叛之后至90年代,与“扩散模式”的第二阶段(制度扩散)相似。
(3) 1994年西藏城镇居民年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093元,排在广东(5181元)之后,江苏(3080元)之前(国家统计局,1995:267)。就财富和收入来看,目前西藏可以说大致接近于赫克托(Hechter)描述的“扩散模式”的最后阶段:边远地区人民的收入在逐渐接近核心地区人民的收入。
l 但是西藏工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而且严重亏损,居民收入的提高是凭靠中央财政补贴而达到的,而不是靠本地经济的切实发展。西藏居民的日常消费在分大程度上要靠内地调拨的物资和商品。
l 在“扩散模式”的最后阶段, “文化差异应该失去其社会意义,……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在文化方面渐趋一致,因为作为独立族群意识所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基础已经消失了”(Hechter,1975:8)。但文化、宗教差异在汉族与藏族之间仍然存在。
l 西藏经济在财政上对中央的高度依赖性。经过了30多年,西藏的行政事务、经济活动、社会运转等等已完全依赖于中央的财政补贴。西藏的经济目前与其说是“依赖型发展”,更不如说是一种“依赖型经济”(Dependent Economy),因为在西藏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积累和工业化,只是因为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实现了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l 西藏因此很难被称作是“扩散模式”的成功例子。我们的问题是:如果“扩散模式”在现实中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其原因是什麽?根据研究的实际案例分析,这一模式还需要作出哪些修订?




2007-01-22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