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9

“理发店调查”田野日记

"理发店调查"田野日记

学号:10631052    吴锋

 

我总是在怀疑这样的调查有什么意义,无非就是把调查的流程走一遍,锻炼一下我们做调查的能力吧。社会学所研究的,总是一些弱势群体,因为强势群体是不会接受你的调查研究的,而这个社会上起主导作用的是那些手握经济、政治权力的老板、领导,对此,中国的社会学界基本上是无所作为的吧 , 对弱者的研究不过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西方社会学界或许有对于贵族、精英的研究,这种研究基本上也是靠第二手资料,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去调查研究那些弱者——无权者,我总是在怀疑,除了记录一些平凡生命的平凡生活之外,社会学还有什么价值呢?说到记录生活记录历史,文学、媒体和历史学家已经做得够好了。我们似乎总是想要努力寻找这种调查的意义,用各种专业名词来装点门面,以为我们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这样,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我们在做着有价值的工作。

我们调查的是大学城理发店唯一的一个员工,他是广东人,他家条件在当地农村还算不错,他的理想是留在深圳,成为深圳人,我们问他怎样才算是一个深圳人,他说,在深圳买了房子才算。在深圳这个流动人口占大多数的特区里,对多数外地人而言,没有深圳户口并非让他们认同深圳的一个障碍,决定身份认同的政治性因素的作用在消退,而经济性因素对于身份认同起到了支配作用,对很多外地人而言,在一个城市拥有了房子这样的不动产才算是成了堂堂正正的城里人。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即使在房价如此夸张的年代里依然执着于一定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因为城乡二元的体制让来自农村的多数外地人面对这个城市没有归属感,他们需要拼命奋斗来供一套写着自己名字的住房,这种对房子的执着是非理性的,因此,是无法用经济理性的逻辑来理解中国房价的飙升的。如果这套逻辑可以成立,那么,我们可以预计,只要房子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没有打破,那么这种非理性的房地产热的庞大需求基础就将持续存在,从而支撑着高不可攀的房价持续走高。

我们的调查对象并非孤身一人来到了深圳,他与他姐姐是姑姑带到深圳来的,另外,他还有好几个表哥也在深圳。言谈之中,对于他的姑姑,他非常钦羡,可以说,姑姑就是他奋斗的榜样。他姑姑学的财务,目前在一个公司做财务经理,在深圳有房有车,去年股市大涨,她炒股赚了十来万。他刚来深圳的时候曾经和他姑姑在同一个公司,他姑姑要求他在公司不要暴露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但是在私下里,他认为姑姑对他很好,经常给他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指导,他经济拮据的时候给他一些钱(一两百),等等。可以想像,他姑姑是一个很有心机、很会做人因此也混得不错的一个聪明女人。他还说,他和他那些表兄弟玩不到一块,他们喜欢的东西和他喜欢的不一样,比如他表哥花了四千多块钱去河南少林寺学武术,结果没学完就回来了,他觉得不可理解。他表哥学武术,应该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兴趣爱好,这种爱好对于一个农村来的打工者来说,算是比较奢侈的爱好了。可见他和他表兄弟的家庭虽然关系不错,实际上还是有经济地位的隔阂。同样从农村来到深圳的一批亲戚,逐渐会发生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而农村社会中那种传统的礼品交换维持的亲缘关系在走向城市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分化和地理空间的分散,变成了一种单向的礼品关系——社会经济地位较好的一方往往在亲戚关系中付出更多,穷亲戚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不对称的人际关系是难以持续的,就算在父母与子女这种单向付出中,父母也从抚养子女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以及老年之后子女的情感和经济支持,从农村迁往城市的过程中,这种亲戚之间关系的变化是很有趣的问题,在中国城市人生活里,这应该也是一个颇为普遍的问题。

回到开头的怀疑:社会学调查的价值何在?实际上,是无法否认对普通大众研究的必要性的,至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力量日益强大,消费者又是置身于社会关系当中的,消费本身不是纯粹的经济行动,对普通大众的社会学调查,与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具有类似的意义。对于企业而言,社会学的视野可以扩充市场调查的问题域,从而获得对消费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销售策略。这或许是将社会学研究成果实用化的道路之一。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2007-05-28

人物特写:美国小伙为何成为博客世界全民公敌

cnBeta 视点·观察

Casey Serin大概成为全世界最惹人厌的博客作者.仅有微薄的收入、资产,又缺乏生意头脑,梦想成为房地产大亨的Serin买进了八户房子,准备转手获利.但最后,他不但失去了所有资产,还负债17万美元,并推出iamfacingforeclosure.com网站,和全世界分享他的不幸.
财务暴露狂,加上对自己的困境毫无悔意,让这位现年24岁的加州郊区青年成为博客作者之间的名人.但不同于其它在线名流 ,Serin的名气来自那些对他的错误引以为戒的"嫌恶者".Serin受访时表示:社区在一夜之间形成,那不是个非常正面的社区.
网站自去年9月上线后,Serin便发现他可以藉由每天激怒成千上万的访客而获利.他估计自己每月可通过Google的广告赚进1,000美元,使用雅虎广告网络还可以赚更多.他的恶名远播,甚至登上电视脱口秀节目.目前他正动手写书,准备在网络上出售.

不论是精心策划或只是单纯好运,Serin已经利用严重激怒不同的团体,成功吸引庞大的观众,有人指责他和同类投机份子造成美国房市泡沫、有人劝他多读圣经、有人诅咒他的债权人尽快控告他,而他娇小迷人的妻子Galina也打算休夫.

Serin把一切公诸于世,包括个人的财务报表和银行催缴通知,申请房贷时作假,和最近与妻子Galina的婚姻危机.由于Serin自去年1月起失业至今,两人被迫借住亲戚家中,由Galina负责房子的清洁打扫抵付吃住费用.

因 此,这个等同实境转播的博客,吸引了众多爱看热闹的观众.Serin说:我想我是个坦白、有点暴露狂的人.嫌恶者的批评难听多了, HousingPanic博客称他是"欺骗、贪婪、债务、恐惧、泡沫和愚蠢人性的具体呈现".还有人骂他"懒惰、自负、无规划能力、无决策能力、容易被打 倒".

憎恨Serin已成为博客之间的某种新运动,他们竞相贴出恶毒的批评文章.网络上至少有四个以憎恨他为主题的网站,许多人则嘲笑他花数万美元学费上房地产课程、借贷220万美元购屋,最后以惨赔破产作收.(资产赔售出清后,Serin估计他还欠银行10万至25万美元.)

网 络上甚至还有嘲弄他个人名言的Casey Serin Dance Remix、各类合成照片,Serin俨然已成全美部落客最爱的"公敌".反Serin网站Exurbannation站长Rob Dawg表示:每个人(对他)都有意见和想法.他心理有病吗?意志薄弱?他怪异的个人习惯是否影响他的判断或反之亦然?诸如此类.然而,对我们许多人而 言,Casey已成为某种暴风眼,而非风暴本身.

Serin尚未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但他正在考虑.目前,他仍自信有足够的判断力,仅管身边唯一值钱的资产只剩一台破烂的福斯Jetta.Serin和他所谓"嫌恶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一种诡异的状况:那些最憎恨他的人,也依赖他提供日常的娱乐.

这 种概念有时被称为irritainment(负面娱乐):引人嫌恶却让人目不转睛的娱乐和媒体内容.(如1995年的辛普森杀妻案和浪荡女Paris Hilton吸引的大众注意.)令人惊讶的是,部分嫌恶者反而资助Serin.今年3月,Serin遭到讨债公司威胁,他竟能在一天之内求得220.48 美元的捐助.

落水狗也有价值.有读者付钱请Serin回答问题,如解释他妻子为何从大学休学.有人甚至愿意付他250美元,只求他挪出一小时,以便教训他何谓财务责任.他表示:我很惊讶那些所谓的嫌恶者愿意付钱给我.这代表他们不是真的讨厌我,他们只是喜欢看热闹.

有些人的确是.其它人则确实将他视为房市泡沫的最糟范例.批评者指出,投机者骗取贷款,拉高诚实购屋者的成本,最后房子被查封又连累附近的房价.最普遍的指控是Serin撒谎取得贷款已经构成加州和联邦的诈欺罪 .

他自己说出"我的房贷诈欺",也承认"我溢报个人收入、假装有意自用住宅,并隐瞒信用贷款的状况."如此坦白引发网友发起"送Casey Serin进监牢"请愿,他的妻子也惨遭池鱼之殃.(未完待续)

文章来自cnet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2007-05-27

超级不会说话的笨老师(转)

某老师过来给我们上课,听完我们 ppt报告以后,很激动地说:"真让我惊喜!没想到你们一点都不比本部那边的学生差!本来系里让我主管这里,我很恐慌,责任重大啊!如果你们成就好,是系 里所有老师的功劳,成就不好,我一个人担责任。"气得大家当场要吐血。有同学说得好"我们成就不好,不是你一人的责任,但我们成就好,也决不是任何一个老 师的功劳!"

过后又把她的一学生叫去单独谈话,说:"听说你最近在做生意啊?经济上是不是有些困难?"话锋一转"系里头是不可能给你付学费生活费还有暑期到北京的交通费的。"那学生觉得太受侮辱,后来导师请众学生吃饭都没去。

都硕士生导师了,情商还如此这般。无语。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2007-05-26

forcode书摘: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070421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1、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作者死了,读者是决定一切的,一部著作有它自己的生命。(中文版序P2)

2、后现代主义确实提出了某些重大的问题。(前言P1)

3、 关涉我们存在和人性的最深层领域的诸多问题正面临着危机,他们是: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我们如何考虑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渴望,进步究竟有没有意 义以及应该如何求的进步,如此等等。后现代主义对因果性、决定论、平等主义、人道主义、自由民主、必然性、客观性、合理性、责任和真理都提出了责难。它对 作为未来社会科学之深刻基础的诸多论题提出了异议。(前言P2)

4、作者观点:a、社会科学对于改善人类状况大有可为,b、社会科学还有巨大潜力待挖掘,c、后现代观点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帮助。(前言P2)

5、元叙述(P5)

6、 后现代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民主、女权主义、基督教、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这类元叙述与巫术、炼金术或原始崇拜相差无几,都是建立在不确定的假设之上 的,它们预设了所有的问题并提供了先定的答案、逻辑中心、超验。后现代的目标不在于提出一组替代性假说,而在于表明建立任何一种诸如此类的知识基础之不可 能性。

7、后现代主义的吸引力广泛而多变,难以一一予以确定。它的部分魔力在于,它的非封闭性和不明确性一下子吸引住了全世界的得意者、 失意者和醒悟者。部分地,后现代主义或许是一代人的奢侈品,对他们来说,匮乏似乎已十分遥远。这代人醉心于自由而不是必然,是个人而非群体。这也许能说明 后现代主义没有在东欧、中国或俄国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在那些地方,现代性的吸引力仍然是新奇的,与现代性相应的消费社会仍有待于人们去充分体验。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只有在人们已经习惯于现代性并把它视为理所当然之后才能兴盛起来呢?(P12)(在尚未完成现代性的中国谈论后现代是否为时过早 呢?)

8、后现代主义也是绝望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知识分子处境的广泛变化。70年代和80年代的学术研究着面临的是一个极为萧条的就业市 场,许多人找不到工作(Habermas 1986:150)。自身的懦弱无能和安全感的失落,使他们再也无法提供"证据以证明人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普遍正确的事业,是绝对的真善美的事业" (Bauman 1988:221)

9、迷恋后现代主义的人并非均等的分布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研究生和资历较浅的教员比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对后现代主义更感兴趣。

10、反人道主义

11、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消解,无物可以被断定为完全的在场的或不在场的。(P29)(是否指,历史片段发生作用取决于需要,比如武训,可能几百年都不曾有人提起 过,但在文革那个特定时期,被反复提及,作为政治斗争的道具而使用,武训存在的历史时期并不因为相对民国时期更遥远而被更少提及。同样,空间上,也许物理 上非常接近的两个村庄,因为分属不同国家,村庄中的人,即使是亲戚,也会经历完全不同的生命历程,空间不只是物理意义的,也是政治意义的。)

12、后现代主义者大多拒绝现代表象。怀疑论者认为,表象在认识论上、方法论上和实质性上都是欺诈性的。他们要求"表象的秩序"的终结,因为表象否认差异并导致封闭。不过,一旦没有了表象,现代社会科学就成了问题,比较分析就不可能了。(P30)

13、后现代主义的主流是悲观怀疑论调的还是乐观肯定论调的?

14、后现代主义如此庞杂和自相矛盾,似乎根本不能称为一个派别,而只能成为一种立场?

15、我们总是喜欢谈论各种有才能的或有天分的作家;其实我们还应该对某些天才的或聪明的读者刮目相看。 米洛拉德-帕维克引自Bruckner 1988:15为了不至给通往文本的道路制造麻烦,作者最好在他完成写作时立刻死亡。 Eco 1983b:7
(P34)

16、作者为顺序的安排而提出的任何"理由"都被抹去,不存在让人诚惶诚恐的单独内容。不存在比其他解读更加有根有据的唯一而明确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解读。(P35)(问题:那么对于那些需要前提知识的数学、物理等文本呢?如果不按照顺序来阅读,根本就看不懂)

17、对作者权威的挑战还是很有意义的,作者没有必要自以为代表真理,盛气凌人地来教育读者。

18、在解释某个文本时,遵从作者的意图可以作为强行注入人们自己见解的一种掩饰(Dworkin 1983b:251,258),这时的现代作者仅仅成为一个权力工具而已。(P39)(马克思这类作家,他们的言论被当权者用作意识形态教化的工具)

19、 作者概念只出现于历史特定时刻的某些领域。福柯考察了作者的谱系并且认定在原始人中间不存在作者。原始叙述是唯一地以口头传诵和集体复合为特征的。福柯把 著书立说设想成现代资产阶级试图为控制或管理作品而确定责任的一个虚构过程。没有作者的话,那么当有麻烦的文本出现时,惩罚该如何实施,或者法律责任该如 何归属呢?(P39)(既然后现代主义宣布了作者的死亡,那么后现代主义对于版权制度是如何看待的呢?如果作者对于文本没有特权,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存在版 权制度?)

20、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意义不是由"说者的主观意图和愿望"所传递的,而是"制作它的作为一个整体的语言系统"的产物 (Jefferson 1982:87)。譬如,结构主义者指出,在作者(教授)得到机构支持的情况下,这些机构实际上"创作"了那些被制造出的文本,因为这些机构确立并控制着 著书立说活动的环境(Said 1976:40)(P40)

21、文本自身超拨于个别作者之上,同作者的意图则毫不相干。解读文本"同作 者其人毫不相关"。作者所写的东西一般来说不是他意指的东西(Derrida 1976:158)(这种观点我是无法接受的,也许对于那些本身用词不精确的学科是这样,但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这种精确的自然科学,作者表达的含义是非 常清晰的,即使稍有偏差,也会基本反映作者的意图)

22、维基百科的书写方式,每个读者同时也是作者,使得读者与作者的角色混同了,这也有点后现代主义的味道。

23、 有时,因果关系被重新界定的极其复杂和相互影响,以至于无法使之分开并对未来的结果做出可行性估算。于是想确定任何特殊的因果关系也就不可能了。这被称为 后现代的互为文本关系(intertextuality),从极端的意义上说,它意味着,一事物都是相关于他事物的。因此,对于后现代的社会科学而言,在 某个无作者的、完全互为文本的、代理人被省略掉了的世界中,根据现象的来源或起源对诸原因的研究必须中止。因果关系的缺乏导致了一种对实证主义的、或量化 的社会科学之可能性的怀疑主义。(P46)

24、对社会科学而言,作者的死亡导致了人类主体的责任的消除。决策者不决策,所以他们对于任何特殊的政策后果(文本)都不负有责任。(P46)(类似于法西斯罪行的责任归属问题。)

25、 后现代主义是以文本为中心的。一切事物,包括一次生活经历、一场战争、一次革命、一次政党集会、选举、人际关系、度假、理发、购车、谋职,等等,都是一个 文本。批评家指责后现代主义取消了"同某文本相关的所有外在因素"(Harari 1979)。后现代主义用"互为文本关系"的思想回答了这一批评。(P50)

26、绝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都同意,在考察一个文本时,我们不应该只注意文本说了些什么,而且还要留意文本没有说出的东西,以及他含沙射影地暗示的东西。(P52)

27、 Stanley Fish 认为文本实际上是由读者建构起来的。不过Fish提出了一个主要的限定:读者在其阅读活动中并不具有绝对的自由。他认为读者们受到专业社团的引导。读者 "创造"文本,不过是在他(她)从某个"解释社团"中学到的知识的背景之内进行创造的。(P54)

28、人文科学领域里的后现代作者仍然 保留了主体,而这里的主体是有意识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虚构性"。这样的主体以一种滑稽可笑的方式作出出格的行为。他们拒绝倾听作者的意见或拒绝承认作者 的权威。这些主体兼人物千方百计的躲避、蔑视或反对他们的作者。他们做着他们的作者所不想做或者甚至可能禁止去做的事情。有时候,这些主体还对自己之被写 进某个文本而表示懊悔和痛苦(McHale 1987:120-23)。(P65-66)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forcode书摘: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导论

P2
通径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扩展,同时又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特例。


P4
测度等级越高,变量所包含的信息越多。对于同一个变量,较高测度等级不但包含较低测度等级全部信息,而且还附加其他信息。因此,较高测度等级的变量实际上可以降级使用。统计分析中经常采用降级使用。

序次测度和名义测度合称为分类测度,或非测量型变量

比率测度和间距测度合称为测量型变量

离差:各变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

总结: 各统计方法的变量要求
统计方法名称        因变量要求                自变量要求                其他

多元回归              测量型变量                测量型或虚拟变量    单因变量
logistic回归          二分类变量                测量型或虚拟变量    单因变量
logit模型              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                 单因变量
鉴别分析              多分类变量                测量型或虚拟变量    单因变量
多元方差分析        测量型变量                多分类变量             多因变量
典型相关分析        测量型或虚拟变量     测量型或虚拟变量    多因变量
通径分析              测量型变量                测量型或虚拟变量    多重因果关系


P5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不是因果模型,它们分别用以分析变量、案例或类型(变量值)之间的结构关系。将它们称为相依模型


P7
因果模型:即在变量中明确设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模型,他们的目的在于描述自变量的变化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变化。

对数线性模型,就其本来的性质,是以数学函数的形式描述多个分类变量的交互频数表


P8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包含三要素:理论、观察、统计。


P9
统计在研究中的作用,除了对于观察数据汇总进行统计描述外,还可以对于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可以用来把实际观察资料与理论假说的推论联系起来对假说进行检验。从这个角度来看,统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方法,它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一种形式。


P10
即使所采用的统计模型是因果模型,并且模型中包括了时间变量,统计分析所能揭示的仍然只是统计联系,只不过统计模型多加了几个控制条件而已。这种被实际数据所验证的统计联系,仍然不能等同于因果关系。这是因为,不论多么严密和复杂,统计模型只是一种假设模型,代表研究人员对于实际因果关系数量特征的一种设想。作为模型必然有所抽象、有所简化,决不可能再现实际中因果关系丰富多彩的各种规定性。并且, 统计模型是进行假说检验的一种手段,其检验的本质是证伪,而不是证实。
所以,统计分析无论多么高级、精细、复杂,也不可能证实实际上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P11
如 果统计分析开始时并没有理论假设,那么这一研究属于探测性或描述性研究。在得到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新的理论假设。然而,如果反过来再将同一统计分 析作为假设检验看待,就是犯了事后解释错误。事后解释错误的要害是,将一个仅仅处于刚刚建成的假设当作经过检验的理论来对待,将一个探测性或描述性分析结 果当作一个解释性分析的结果,完全混淆建立假说和假说检验的区别。

生态学谬误(The Ecological Fallacy),即根据集合单位的分析结果作关于个体的断言。这一问题的要害是混淆了不同层次主体的行为模式。……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宏观分析得到的统计结果只说明宏观情况,并不能用宏观情况直接引申到微观情况。如果引申,就意味着其中必须借助一个假设条件,即宏观行为与微观行为的模式相同


P12
还原论谬误(Reductionism)是与生态学谬误相对的一种方法论错误。具体表现形式为,根据较低层次研究单位的分析结果推断较高层次单位的运行规律。这种引申同样需要先行假设宏观行为模式与微观行为模式相同才能成立。


P13
统计检验是否显著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 一是实际差异幅度或作用强度的影响;二是所要求的把握或称置信度的大小;三是抽样样本的规模大小。所以,统计检验显著只是说明在三个方面的特定条件下,是 否能够肯定差异或作用的存在,并不是用来表示实际意义显著的标志。例如,如果样本规模足够大,或者降低对结论的把握性要求,一个完全没有实际意义的差异幅 度或作用强度也可以取得统计显著的结果。因此,研究人员不仅要考虑到统计分析的结果,而且最重要把这些统计结果放在整个实际研究的理论框架中去考察其实际意义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有机体,比如客观存在着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家庭模式等。构成这些社会体系的要素并不是人,而是一系列社会存在的构件和方面,包括制度、机构、规范、组织等等。这些社会构件和方面的属性、特征、意向、行为可以通过科学抽象得到 概念,并将它们定义为一套变量,并经过操作化得到测量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是这些变量体系在性质、结构方面的变化,以及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这样的研究框架中,个人实际上只是这套变量的载体,在社会统计中称作案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是社会变量体系之间的联系,并不直接寻求对于单个人行为的解释。


P14
社会科学主要采用共相模型(nomothetic model)来解释世界,它不用枚举所有的影响因素,而只选用解释总体时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它实际上是对社会体系和社会运行的部分解释。它的目标是用尽可能少的原因变量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释力,解释社会体系中各变量之间的基本联系和因果关系形式。正因为如此,共相模型不可避免地具有或然性质(采用概率描述形式),并不能解释所有个体的人。



P260
多元回归的"元"是指自变量的数目,而多元方差分析的"元"则是指因变量的数目。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forcode书摘:《天渊》1

070524弗诺-文奇的《天渊》

1、搜索那个人。搜索范围远达一百光年之外,时间持续了八个世纪。始终是秘密搜索,连有些参加者都不知 道实情。早期只是隐蔽在无线电通讯数据流中的加密查询。几十年过去了,然后是几个世纪。线索还是有的。查问了那个人的旅途同伴,得出的线索却指向几个互相 矛盾的方向:那个人现在孤身一人,正前往远方;那个人早就死了,搜索还没展开就死了;那个人现在拥有了一支舰队,正掉头向他们扑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前后连贯的迹象开始在一些最难以置信的故事中浮现出来。出现了某些证据,其可靠程度达到了这样的地步:某些飞船改变了原定计划,耗费了数 十年光阴,追根溯源,以找出更多线索。有弯路,也有耽搁,由此消耗了巨额金钱。但这些损失由最大的一批贸易家族承担下来,没有一个家族抱怨-这些家族太富 有了,这次搜索又太重要了。所以,金钱的损失无关紧要。搜索范围逐步缩小:那个人在不断周游,孤身一人,使用了一连串无法确定的身份,多次在小型贸易船只上从事一次性的临时工作。但是,一次又一次,他总是重又回到人类活动空间的这一端。搜索范围在缩小,从一百光年到五十光年,到二十光年-到几个星系。(P1)

2、我们这种世界如果要搞星际飞行,准会弄得经济崩溃。(P3)

3、 为了描写青河舰队在那个世界的重要性,着重描写舰队人员受到的热情款待,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幸成为青河舰队的一员,尽管他们因此再也见不到孩子 了。为了成为舰队的成员,需要经过各种严格的选拔考试,竞争非常激烈。"让他们在大学里努力用功吧,让他们学习我们公告中提到的专业。这样做可以增加他们 胜出的机会。"(P5)

4、 描写有吸引力人物的另一个技巧就是让角色显得很富有,"我会向你们教派所管理的每一家老人院捐赠一百年的经费……只要你带我去见彼德威尔-杜坎"(P9)

5、 用一种随意的语气描绘一个惊人的想法:宇宙中很多人类殖民地文明倒退,又反复发展到了技术时代。"那是一个有三颗恒星的星系,其中的三颗星星有人类居住, 三个美丽的世界,近几个世纪才摆脱蒙昧,重返技术文明时代。'他们现在称自己为易莫金人'。我们从来没访问过他们的世界,只推测他们是某种专制文明,具有 很高的科技水平,但非常封闭,非常重视心灵力量。"(P16)

6、《天渊》介绍范-纽文出场足足花了一章18页的笔墨,从一个青河舰队搜 索此人开始,开头的描写很能吸引人好奇心,真是个高手。另外让人震撼的地方是在叙述中含蓄地透露出范纽文已经活了八百多岁,并且青河舰队有办法让他恢复青 春以帮助探索开关星。然后,序曲到第一章之间,略去旅途中的160年不说,第一部第一章前的第一句话是"一百六十年后"(P18)

7、在 行文中随意指出青河舰队通过监控易莫金人的广播系统来搜集情报,《计算中的上帝》也描述了外星人通过地球的广播电视系统来了解地球的情况,这些想法的常态 化,见怪不怪的说出来,才能达到一种震撼的效果,因为这样的想法的确很妙,估计卡尔-萨根这样的科学家研究过这类问题。"他们的尼瑟语很容易理解,跟广播 中使用的尼瑟语几乎没什么区别。"(P20)

8、科幻小说中描述的人往往成为了一种工具,其实在政治中,个人确实成为了实现某个目的的工 具,可以随意更换处置。"在这段时间里,船员和旅客多数时候都处于冬眠冷冻状态。这一次,易莫金人不等收拾好居住的地方便解冻了大批人手,不到八天便建成 了这个宴会场馆,与此同时还完成了最后阶段的轨道调整。"(P21)

9、艺术品最能展示一个种族的核心文化,其效力甚至强于语言。(P22)

10、 描写在一个行星内部发现了四块几公里长的大钻石,够惊人的吧,其实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过类似的报道,比如光谱分析表明,某个星系存在数百亿吨的高纯度黄金 矿,呵呵:"帕克司令的舰队充分利用了先期到达的这一段时间,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探测了这个星系,还从行星冰冻的海洋中掘起了几千吨挥发矿。他们甚至在这个 星系内部发现了四块巨岩——如果用比较宽泛的定义,别太苛刻的话,似乎也可以称为小行星。四块巨岩都是非常奇特的家伙,最大的一块约两公里长,四块全是不 折不扣的大钻石。为了解释其成因,来自特莱兰的科学家们彼此差点动起了拳头"。(P24)

11、这里的描写从侧面可以显示出这个飞船的规 模:"我们正在计划进行一次相当大规模的联合着陆,主要目的是提取至少一百万吨水和相同数量的金属矿石。我们手里有重型起重飞船,达成目的应该不会很困 难。其次,我们要留下一批隐蔽式传感器,并进行一次规模不大的文化采样。"重型起重飞船、文化采样、隐蔽式传感器……这些概念都很有吸引力,真正的硬科幻 应该靠这样的技术幻想来吸引读者。(P26)

12、描述地球文明曾经无数次毁灭后又重建:"当然,对古老地球的要求不能太高。那时的人类 还处于黎明时代,每一项发明都是第一次。当时没有什么辉煌的过去和可以借鉴的记忆。伊泽尔自己的专业对象也是那个时代。当初他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时,父母震 惊之极,朋友困惑不已。可特里克西亚理解他。对她来说,对黎明时代的研究也许只是爱好,但她喜欢谈起那个一切都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古老时代。"(P27)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2007-05-23

Ethan Michelson

IU Logo

 

Ethan Michelso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Home

Contact Info

Indian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Ballantine Hall 744
1020 E. Kirkwood Ave.
Bloomington, IN 47405-7103

Phone: (812) 856-1521

Fax: (812) 855-0781

PGP: public key


Click here for a PDF version of this vita.

 

Ethan Michelson

(April 2007)

ADDRESS

Indian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Ballantine Hall 768

1020 E. Kirkwood Ave.

Bloomington, IN 47405

TELEPHONE/FAX

(812) 856-1521

(812) 855-0781 (fax)

EMAIL

URL

http://www.indiana.edu/~emsoc

CURRENT POSITION

2003-present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h.D.,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2003

M.A.,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1995

McGill University

B.A., First Class Joint Honors in East Asian Studies and Sociology, 1992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Chinese language study, 1992-93

DISSERTATION

2003 Unhooking from the State: Chinese Lawyers in Trans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forthcoming Dear Lawyer Bao: Ten Years of Legal Advice for Everyday Trouble in China, 1989-1998.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than Michelson)
conditional accept Mediating the Mediation Debate: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 (Benjamin L. Read and Ethan Michels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008 Dear Lawyer Bao: Everyday Problems, Legal Advice,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Ethan Michelson) Social Problems 55, forthcoming
2007 Lawyers, Political Embeddedness, and Institutional Continuity in 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Ethan Michels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3(2), forthcoming
2007 Justice from Above or Justice from Below? Popular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Grievances in Rural China (Ethan Michelson) The China Quarterly 192, forthcoming
2007 Climbing the Dispute Pagoda: Grievances and Appeals to the Official Justice System in Rural China. (Ethan Michels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2(2): 459-85. The article also has a Technical Appendix.
2006 "The Practice of Law as an Obstacle to Justice: Chinese Lawyers at Work." Law & Society Review 40(1): 1-38 (lead article) (Ethan Michelson) Abridged and reorganized version reprinted in Working in China: Ethnographies of Labor and 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edited by Ching Kwan Lee. Oxon, UK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2000

"Gender Differentials in Economic Success: Rural China in 1991," Pp. 134-56 in Redrawing Boundaries: Gender, Households, and Work in China, edited by Barbara Entwisle and Gail Henders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than Michelson and William L. Parish)

2000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the Lawyer-Client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Two Chicago Surveys," in The Management of Durable Relation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odels for Households and Organizations, edited by Werner Raub and Jeroen Weesie. Amsterdam: Thela/Thesis Publishers  (Ethan Michelson, Edward O. Laumann, and John P. Heinz)

1998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Lawyers' Work: Chicago in 1975 and 1995." Law & Society Review 32(5)   (John P. Heinz, Edward O. Laumann, Robert L. Nelson, and Ethan Michelson) Reprinted in Urban Lawyers: The New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Ba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1998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31(5) (Ethan Michelson)

1998

"Tradition in the Shadow of Modern Legal Practic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Delivery of Justice in China (I)."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31(5)  (Ethan Michelson)

1998

"Tradition in the Shadow of Modern Legal Practic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Delivery of Justice in China (II)." 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31(6)  (Ethan Michelson)

1996

"Politics and Markets: Dual Transform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 1042-1059.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for publication in Yanjie Bian, ed., 2002, Shichang Zhuanxing Yu Shehui Fenceng: Meiguo Shehuixuezhe Fenxi Zhongguo [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sts' Analyses of China], Beijing: San Lian Press.) (William L. Parish and Ethan Michelson)

OTHER PUBLICATIONS AND TECHNICAL REPORTS

2004 "Shimin Shenghuo Zhong de Falü," (Law in the Lives of Urban Citizens) Pp. 81–104 in Falü Yu Shehui: Shehuixue He Faxue de Shijiao (Law and Society: Sociological and Jurisprudenti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Guo Xinghua and Lu Yilong. Beijing: Renmin Daxue Chubanshe.

2003

"Jiufen Yu Falü Xuqiu: Yi Beijing de Diaocha Wei Li" (Disputes and Legal Demand: Taking a Beijing Survey as a Case) Jiangsu Shehui Kexue [Jiangsu Social Science], 1:72-80. (Ethan Michelson)

2001

"Lang Lai Zi Nali? Zhongguo Lüshi de Xiwang Lai Zi Nali? [From Where Does the Wolf Come? From Where Do Chinese Lawyers' Hopes Come?]" Huanqiu Falü Pinglun [Global Law Review] 119: 173-5. (Ethan Michelson)

2000

"Shichang Jingji, Jiufen Jiejue, Yu Lixing Falv Bianhuazhong De Zhongguo Jiquan Shetuan [The Market, Dispute Resolution, and Rational Law: Corporatism in a Changing China]," in Gong Fa [Public Law Review], Volume 2, edited by Xia Yong. Beijing: Falv Chubansh  (Gao Hongjun and Ethan Michelson)

2000

"Statistical Appendix," in Zou Xiang Quanli de Shidai: Zhongguo Gongmin Quanli Fazhan Yanjiu [Towards an Age of Rights: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zen Rights], Revised Edition, edited by Xia Yong. Beijing: Zhongguo Zhengfa Daxue Chubanshe (Ethan Michelson)

1993

"In Defense of Collective Farms: Collectivization and Decollectiv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ciety for Economic Anthropology Newsletter 13(2): 6-15  (Ethan Michelson)

BOOK MANUSCRIPTS IN PROGRESS

  • Unhooking from the State: The Privatization of Chinese Lawyers
  • The Practice of Law as an Obstacle to Justice in China
  • Social Conflict in Rural China

JOURNAL ARTICLES IN PROGRESS

GRANTS, FELLOWSHIPS, AND DISTINCTIONS

2006-2007 Hopkins-Nanjing Center,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Residence Research Fellowship
2006-2007 Indiana University Research Leave Supplement
2005 Obermann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i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Iowa (co-PI: Benjamin L. Read)
2002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oolittle Fellowship
2001-2003 American Bar Foundation, Doctoral Fellowship
2000-2001 Ford Foundation Individual Grant for Promoting Sociology of Law in China, 2000-2001 (Grant #15006118).
1999-2000 Fulbright-Hays,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search Abroad Fellowship
1999-2000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Law and Social Science Program, Grant for Improv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search (co-PI: William L. Parish) [NSF#9906234]
1999-2000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International Dissertation Field Research Fellowship
1995-96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International Predissertation Fellowship Program
1993-97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
1992-93 China/Canada Scholar Exchange Programme Fellowship
1992-93 Harold K. Schneider Prize, Society for Economic Anthropology
1991-92 David N. Solomon Prize in Sociology, McGill University
1989-90 Bielski Prize in Sociology, McGill University
1989-90 James McGill Award, McGill University

INVITED TALKS

2007 Missouri Southern State University, Joplin, two talks for "China Semester," November 16
2006 Nanj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Sociological Seminar, No. 70, November 15
2006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ollege of Law, February 3
2005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Asian Studies Center, November 14
2005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ovember 14
2005 Iowa City Foreign Relations Council, June 11
2005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East Asia Workshop, May 31.
2005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pril 7
2005 University at Buffalo (SUNY), Baldy Center for Law & Social Policy, March 4
2004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Noon Lecture Series, November 9
2002 Harvard University Law School, East Asian Legal Studies Series, December 16
2002 MIT Sloan School, Economic Sociology Seminar, December 19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

2007 paper for "Growing Pains: Tensions and Opportunity in China's Transformation" workshop,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November 2
2007 paper for "Chinese Justice: Civil Dispute Resolution in Post-Reform China" workshop at Harvard University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 October 12-14
2007 "Climbing the Dispute Pagoda: Grievances and Appeals to the Official Justice System in Rural China," fo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Chicago, August 30-September 2
2006 "Deprivation, Discontent, and Disobedience in Rural China: Collective Learning in Southeast Henan," for Conference on "Reclaiming Chinese Society: Politics of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October 27-28
2006 "Lawful and Unlawful Strategies of Conten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Rights Consciousness," for Conference on "Popular Contention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October 6-8 (with Jennifer Choo)
2006 workshop on globalization of women's rights, Wellesley College, July 30-August 2
2006 "Dear Lawyer Bao: Institutional Change, State Power,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hina," for Law and Society Annual Meeting, Baltimore, July 5-9 (Ethan Michelson)
2006 "Challeng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China's Criminal Defense Bar," for Law and Society Annual Meeting, Baltimore, July 5-9 (Ethan Michelson)
2006 "Hooked, Unhooked, Still Hooked: Lawyers, Political Embeddedness, and Institutional Continuity in 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for Conference on 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in Comparativ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Bloomington, Indiana, May 19-20
2006 "Peasants' Burdens" and State Response: Explaining the Causes and Predic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Popular Tax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April 6-9.
2005 "Global Institutions, Local Meaning: Appropriation and Indigenization i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for Workshop on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October 14-16.
2005 "Justice from Above or Justice from Below? Social Limits to Petitioning the State in Rural China," Overseas Young Chinese Forum 7th Annual Meeting (The State of Rural China: Chinese Peasants, Agriculture and Rural Society in the Reform Era), Storrs, CT, May 27-30.
2004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Chinese Lawyers," for the 9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August 14-17 (Ethan Michelson)
2004 "The Power of a Powerless Profession: Why and How Chinese Lawyers Screen Cases," for the Workshop on Working in China: New Ethnographies of Labor and the Chinese Workplace, Ann Arbor, MI, June 5 (Ethan Michelson)
2004 "How Much Does Law Matter in Rural China?" for Law and Society Annual Meeting, Chicago, May 27-30 (Ethan Michelson)
2004 "Chinese Lawyers and Their Competitors: State-Mediated Jurisdictional Conflicts," for Law and Society Annual Meeting, Chicago, May 27-30 (Sida Liu and Ethan Michelson)
2004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Grievances in Rural China," for Conference on Socioeconomic Rights in China Dickinson College, April 16-18 (Ethan Michelson)
2003 "Chinese Lawyers: Guanxi as a Substitute for Rights," for Human Rights in China: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University of Chicago, April 19 (Ethan Michelson)
2002 "They Talk the Talk, But Can They Walk the Walk? Obstacles to Collective Action Among Chinese Lawyers," for Law and Society in China conference co-sponsored by the 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Studies,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w & Society, and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September 20-21. (Ethan Michelson)
2002 "When Organizations Subsume Law: Work Units and the Structure of Disputing in Urban China," for the 9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August 16-19 (also presented at the North American Chinese Sociologists' Association Mini-Conference, Chicago, August 15) (Ethan Michelson)
2002 "How Much Does Law Matter in Beijing?" for 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Vancouver, BC, Canada, May 30-June 1  (Ethan Michelson)
2002 "Lawyers and Clients in China: The Power of a Powerless Profession,"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April 4-7 (Ethan Michelson)
1999 "Patterns of Provision and Jurisdictional Territorialism: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in Urban China," for the 9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August 6-10 (Ethan Michelson)
1998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Control, and Disputing in China: The Changing Face of Chinese Corporatism," for the 9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August 21-25 (Ethan Michelson and Gao Hongjun)
1997 "Chicago Lawyers and their Clients, 1975-95: A Client-Based Approach to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r," for "The Management of Durable Relation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odels for Households and Organizations," Zeist, The Netherlands, June 26-28   (Ethan Michelson, Edward O. Laumann, and John P. Heinz)
1997 "The Organization of Lawyers' Work: Hemispheres, Tectonic Plate Movements, and Continental Drift," for 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May 29-June 1, St. Louis, Missouri (John P. Heinz, Robert L. Nelson, Edward O. Laumann, and Ethan Michelson)
1997 "Corporatism and the Individual: Changing Dynamics of Disputing Under Rapid Social Change," for Law and Society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May 29-June 1, St. Louis, Missouri (Ethan Michelson and Gao Hongjun)
1996 presentation at "Conduct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Southeast Asia" workshop jointly hosted by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and The University of San Carlos, Cebu City, Philippines, June 16-20 (Ethan Michelson)

MEDIA INTERVIEWS

2004 BBC World Service (television and radio) (click here for the radio report; here for the web version)
2003 Knight Ridder Newspapers

OTHER PROFESSIONAL SERVICE

Manuscript reviews fo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Law & Society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Modern China

The China Review

Asian Survey

Law & Social Inquiry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 Society

Grant proposal reviews for: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Israeli Science Foundation

                    Hong Kong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Academic Council, Overseas Young Chinese Forum (http://www.oycf.org), 2006–

Facilitator, Fellows Workshop,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International Dissertation Research Fellowship, Charleston, SC, March 2006

Screene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International Dissertation Research Fellowship, 2006

Nominations Committee for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Sociology of Law Section, 2003-04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manuscript review committee, 1996–1997

LANGUAGE COMPETENCE

           Chinese: written fluent, spoken fluent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偶像kiyotaki


kiyotaki是日本人,老爸曾是东京银行的总裁。

kiyotaki在harvard念的phd,在lse教过书,现在在princeton。

这样讲并不能证明他牛在哪,讲几个小细节:

1、他的文章极少用数学,但是非常的牛,挂一篇workingpaper,挂个7-8年,引用、扩展他文章的成果都发表了,结果他的这篇文章还不准备投稿。

2、写文章从不用电脑,用打字机,再扫描,而且打字速度很慢,打字的动作美称"二龙戏珠"。

3、给学生的讲义是手写的扫描版。

4、性格非常的不着急,在harvard学生宿舍住到哄人才搬出来。

kiyotaki是现代货币经济学的第一号人物。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我是这样利用google notebook来做笔记的

现在,我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卷入了google漩涡,
去年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gmail和google reader的页面从来不会关闭,
而最近一个月内,我变得离不开google notebook了,
我利用google notebook做笔记,制定计划,摘录内容,记录灵感,
总之,它已经完全代替了我桌面上的一个个txt文件,而且随时可在线使用,
永远也不用担心电脑中毒或者系统崩溃带来的损失。
我以前是使用windows自带的notepad来做读书笔记,
现在我是将firefox缩放到合适的大小,悬浮在pdf文件上方,
摘录我需要的段落或句子,如图所示:

而三个月前还让我失望的google bookmarks现在已经成为我的必要装备,
我终于发现,google书签已经改进得比美味书签更加好用,
不仅因为google不需要出国权限就可以随意浏览,
更重要的是google工具栏无处不在,无论是firefox,还是腾讯浏览器,
或者IE浏览器,甚至是opera浏览器,有了google工具栏,
你使用的都是同一个书签系统,随时更新,这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firefox的书签虽然加入了google同步插件也可以随时更新到网络,
但仍然没有google书签跨平台的网络书签方便好用。
google的资源整合优势越来越强。
google的确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对手恐惧的竞争者,
当google进军rss浏览器市场,推出google reader,
很快打败了bloglines,迅速占据了rss浏览器60%的市场份额。
因为google reader的确人性化,方便分享和保存数据。
现在google书签又打败了美味书签,凭借显而易见的跨平台优势,
google书签的优势还会继续加强。
我将我firefox的书签导入了google bookmarks,
google书签保留了firefox书签的分类目录结构,
我在google书签的tag前面加入000,001,002
这样的序数来控制这些tag在google工具栏书签中的顺序,
google书签支持批量修改书签tag,也可以很方便移除不需要的书签,
而且,还可以从个人搜索历史记录中保存所需要的网址为书签,
资源整合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下图是我google书签的截图:


另外google docs也越来越好用,目前已经推出了在线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工具,
不久将推出在线演示文档,google docs将从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那里抢到大量用户,
因为它是完全免费的。
google notebook可以保存某个tag为一个word文档,
并且可以保存为pdf、txt、word、tif等格式到本地。
这样,你不必担心你google notebook的内容无法备份了。

推荐各位使用google的这些软件,
google notebook
google reader
google docs
google canlendar
gmail
Google groups
blogger
google picasa
这些软件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带来很多方便。

2007-05-22

林耀华

林耀华先生

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2000年11月27日逝世,享年91岁。林耀华先生于1910年3月27日生在福建古田县岭尾村。一代宗师,学界泰斗。1910生于福建古田。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当时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 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林耀华先后深入藏区、东蒙草原及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居住地进行民族工作和学术考察。参加并领导对云南省诸少数民族的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担任《 辞海》 编委会委员兼分科主编及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 教授,并担任全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会的领导职务。其著作《从猿到人的研究》使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转到新的方向。他主编的《原始社会史》是中国阐述 原始社会史最为详尽的一部学术著作。他的许多民族学论文辑成《民族学研究》一书,对原始社会史分期、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民族学研究方向提出了有价值的见 解。其学术成就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现被聘任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协会主编的《当代人类学》通讯编辑、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和美国传记研究所的 国际名誉顾问。他的传记已被多种国际名人传收录。

30多年来,他应用人类学知识为新中国服务,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起源论研究,其著作《从猿到人的研究》使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转到新的方向。他主编的 《原始社会史》,内容侧重中国,兼顾世界,是目前中国阐述原始社会史最为详尽的一部学术著作。他的许多民族学论文(包括与他人合作的),辑成《民族学研 究》一书,对原始社会史分期、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民族学研究方向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他自1941年起先后在云南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 致力于原始社会史和民族学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中国民族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学术成就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现被聘任国际人类 学和民族学协会主编的《当代人类学》通讯编辑、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和美国传记研究所的国际名誉顾问。近年来,他的传记已被多种国际名人传收 录,如美国《世界名人传》第6、7版,英国《当代成功的国际名人传》和日本《文化人类学事典》等书。

主要著作:  

1.The Golden Wi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y,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47. 中文版《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2000年再版。  

2.《凉山彝家》,商务印书馆, 1947。英文The Lolo of Liangshan (Liang-shan I-chia) 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 Inc. New Haven, 1960.  

3.《从猿到人的研究》,北京耕耘出版社,1951。

4.《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5.《原始社会史》(主编),中华书局,北京, 1984。  

6.《民族学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7.《民族学通论》(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北京,1990 版,(1997修订再版)。  8.《凉山彝家的巨变》,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5。  

9.《林耀华先生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99。  

10.《从书斋到田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   

11."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与切博克萨罗夫教授合著),原载《苏联民族学》1961年第3期。日译连载于《东亚民族学论文集》第2(1965)、3 (1966)和第4集(1967)。中文版初见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论文集》第3集(1984),第10-53页。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北京大学商务智能研究中心─SAS数据挖掘卓越中心圆满成立

    2005年7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SAS数据挖掘卓越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圆满举行。中心由北京大学商务智能研究中心与SAS中国联合组建。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商业智能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实际工作的公司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分上下两场,分别由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系主任何书元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张俊妮助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光华 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致辞,对北京大学SAS数据挖掘卓越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成立大会上,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王吉利主任阐述了中国统计 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SAS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总经理曾濠生先生讲述了SAS公司和大中华区学术界的合作计划;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 量系主任陈嵘教授(on leave)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商务智能中心;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王煜处长和北京宏能畅然数据应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宏博士分别做了报告,讲述了数据挖掘 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SAS数据挖掘卓越中心将提供一个全面而综合的研究平台,加强中外商业智能专家学者以及从事实际工作人员的直接交流与合作,并将定期邀请世界各地 顶尖院校的讲师和全球领先公司的高级商业智能专家举办各类研讨会,致力于在统计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领域进行研究、教学、培训和咨询服务。
 
 
关于北京大学商务智能中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和经济计量系以自身科研力量为骨干,联合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其他系的营销、数据挖掘等领域的专家和教授、国内外著名专家以及相关企业,于2005年4月组建成立了北京大学商务智能研究中心。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进一步向市场经济转型,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商业组织迫切需要将原始数据转化成知识;管理团队常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运 用统计方法和开发数据挖掘工具。正因为存在对商务智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商务智能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中国商业界和北京大学都具有重要意 义。中心将致力于在统计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领域进行研究、教学、培训和咨询服务。
 
关于SAS公司
    SAS 是全球领先的商业智能软件供应商,致力于提供新一代的商业智能软件及服务,帮助客户实现真正的商业智能。SAS 的行业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超过40,000家的企业中使用,其中包括全球财富500强90%以上的企业。使用SAS行业解决方案,客户能够更好、更准确地传 达决策信息,提升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开发出更具盈利性的客户关系和供应商关系,从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个层面同时推动企业发展。SAS公司是全球唯一一 家将领先的数据仓库技术、分析方法论和传统的商业智能应用完全集成在一起的厂商,能够帮助客户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智能信息。四分之一多个世纪以来,SAS一 直向全球提供"The Power to Know"。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
http://4renminbi.com/edubt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归 国 弹 指 一 挥 间——张俊妮博士专访



     [张俊妮,1993年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年仅15岁。1998年,张俊妮以优异成绩毕业,获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学位,同时获得哈佛、斯坦福、芝加哥三所 大学全额奖学金。9月张俊妮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统计系学习,导师为Donald B. Rubin教授。张俊妮用了不到四年时间完成博士学业,其博士论文为《Causal Inference with Principal Stratification: Som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02年9月,张俊妮回到中国,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成为北大光华最年轻的教员。张俊妮的研究方向为因果推 断、Monte Carlo方法、分类与聚类分析。
    张俊妮是美国统计学会会员、泛华统计学会会员。在哈佛期间,张俊妮曾出任拥有广泛影响的哈佛中国评论共同主席和主编,她还担任过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席特别助理。 ]

                    

                            归国弹指一挥间------专访张俊妮博士
                                刘志峰(9500)邓华东(9520)
                (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有删节,未经张俊妮博士本人审阅)

刘:张博士,感谢你接受校友基金会《校友风采》栏目的采访。请接受基金会主席张上游教授的问候。
张:谢谢。
                            成 长 经 历 无 法 忘 怀

刘:93年,你为什么选择科大?选择少年班是你个人的意愿还是父母刻意培养的结果?
张:科大招生老师到我所在的江西分宜中学做招生宣传,引起了我们中学老师的兴趣,因此他们做了一个试点。我也就报考了少年班,这是一个巧合,当时是高二下学期,高中开始一年多我其实是玩掉了。

刘:媒体喜欢用天才来形容少年班学生,你的中学如何度过,有没有被老师同学看做天才?
张:没有啊。我高二才决定报考科大少年班,因为毕竟可以早一年上大学。
刘:进入科大之前,对少年班和科大有多少了解?(张:了解不多。)后来后悔选择科大或者少年班了吗?
张:后悔啊,觉得亏了,因为过一年可以考得更好(笑)。记得做梦都梦见走在北京的大街上^_^
刘:你在93级少年班成绩出类拔萃,是不是一进去就很适应少年班的学习?
张:不是的。一开始进去很不适应。主要是两点:一是英语不适应,不像苏州中学来的那些同学有比较好的口语与听力基础;二是计算机基础不好,很多同学进大学 以前就用过计算机,而我一无所知,连二进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记得第一个学期英语只考了七十多分。当时感觉非常沮丧,觉得自己怎么突然这么差了。

刘:什么时候学习上去了?
张:我不记得了。好像第二个学期就好些。
刘:十年前你进入科大,回头看,科大五年的生活都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记忆?
张:主要是感觉很多老师上课很认真,当然也有老师不怎么负责,比如有些老师照本宣科,大家抄抄笔记完事(笑)。因为后来在不同的国家读书,自己现在也做老 师,感到遗憾的一点是启发式的教学不多,可能中国学生还是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尝试也不多。总的来说,科大给我们打下了比较牢靠的数 理基础。

科大缺少文科课程,我只上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语文。93级以前连这门课都没有。我们到了高年级时科大开始重视全面素质教育,但是整个课程设置不如综合大学。
刘:我曾经看过你给《少年班班报》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成人仪式回来的一点感受,好像抱怨男生女生接触不多。你觉得科大的生活对于女孩子,是不是不够丰富多彩?
张: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笑)。是的,不光是对女孩子不够丰富多彩。大学时比较奇怪的男女生之间很少说话,直到毕业我对一些男生也不太熟悉。
刘:科大的学生似乎保留着比较原始淳朴的状态。
邓:我们大学时也不和女生说话,结果是很多科大男生到了北京中科院各个所身心获得极大的解放(^_^)。
张:我觉得这点很怪。
刘:你特别喜欢旅游?大学时你到过新疆等很多地方。在哈佛几年似乎也四处云游。这种行万里路的游历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和读万卷书有冲突么?
张:旅游让我可以感受到很多美的东西。我很高兴可以到很多地方去,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与风情。
刘:女孩子去新疆不怕危险?
张:当时我们是两个女孩、两个男孩一块去。产生这个想法也很偶然,因为在深圳华为实习时,忽然有同学提到他在新疆奎屯有个亲戚,我们一合计就决定去新疆 玩。正好拿了2000块的华为奖学金,很高兴不需要问家里要钱就可以去。(刘:回来囊中就空空如也?)对,差不多花完了。
刘:估计科大男生都很在乎女生如何看他们,你觉得科大男生可爱么?有哪些毛病?
张:有些科大男生很可爱,也有一些当时觉得比较怪。有时候走在路上,正要跟一个男生打招呼,结果他突然头一低就匆匆走过去了。当然离开学校之后,我慢慢可以理解这些事情,但是有些现在仍然不能理解,比如整天爱玩电子游戏。还有一些男生整天待在女生楼下不走。

刘:来找你的?
张:哦,不是。很少有男生找我,我大学时不引人注目,因为前额还留着刘海,看起来比较小。
刘:你会玩电子游戏么?
张:我只会玩很小的游戏,比如扫雷什么的^_^。
刘:少年班功过是非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亲历者,你觉得少年班从整体上来说是成功还是失败?
张:这个没法回答。
邓:统计学家总是这么回答问题,因为缺少参照组?
张:对。当然从统计的角度,也可以做出分析,虽然最后会有偏差。我认为少年班不应该有特权。我印象中少年班总是有一些特权,别人看我们还是不一样。一个人 15岁上大学不可怕,但是我认为一群人15岁上大学,形成单独的团体,这很可怕。例如少年班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课,而其他系的同学不行。排课程时,如果哪 个系的课程和我们有冲突,少年班提出,最终多半是少年班会赢,这种特殊化不是好事。当然,这种特殊化在逐渐消失,例如现在大家都可以全校选课,这很好。

刘:你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研究生是统计,当时是如何做出这两个专业选择的?
张:本科选择计算机其实是一个失败。虽然很多课程分数我都很高,但我并没有形成自己对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理解,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我想不能这么下去,正巧 参加了精算师考试,跟着统计系学了一些统计方面的课程,加上数理基础比较好。所以我申请出国时没有申请一个计算机系。
刘:当时你和94少的高洁都考了全球前三名?
张:是的,我们科大学生考得都很好。
刘:这直接导致了科大精算考试中心的设立,起初精算中心段开龄先生等人很怀疑科大统计系的实力,跟他们讲科大多有名气,统计系有多少院士和教授都不管用。最后科大提出让对方资助十名学生到复旦大学参加考试,结果这十个学生都考了满分。他们大吃一惊。

张:看来我们还给科大做了点贡献^_^。我不知道这些故事,当时高兴只是因为考了满分,拿到了200美金奖金。我很高兴,正好拿来交申请费。
刘:那你交了多少所大学的申请费?
张:我特别想去哈佛,所以只交了哈佛的申请费。
刘:其他的都逃了?看来这200美金有不少被你中饱私囊啊。
张:^_^,也不全是交申请费,申请很多其他地方也要用钱,所以基本上没有剩下。
刘:本科申请时,你收到了哪些offer?
张:哈佛、斯坦福和芝加哥三个。(刘:其他学校呢?)很多学校都不理我,可能因为我没有交钱。
刘:对很多人来说,哈佛令人无法抗拒。还记得那天收到哈佛的offer么?是不是很激动?马上答应了么?
张:那当然特别激动了。开始我只是在哈佛的waiting
list上面,先收到Stanford的offer。当时我在网络中心实习,突然停电了,大家就在哪儿抱怨,有个老师说,"说不定来电你就收到一个 offer呢!"然后来了电,一查(Email)真的来了一个offer。当天晚上就请人吃饭^_^。后来过了几天收到哈佛的waiting
list,还挺失望的,因为一个劲儿想去哈佛。
刘:那你就一直waiting么?
张:对啊,斯坦福的信就一直没回,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就知道哈佛另外一个人不去了,我就去了哈佛。
刘:确实有人不去哈佛,因为斯坦福的统计其实比哈佛更好?
张:有,其实斯坦福的统计比哈佛更好。
刘:那芝加哥的offer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张:这个就没想,好像第二天就拒了。
刘:当年在科大做学生,现在在北大做教授。如果这一切可以重来,你还会选择科大吗?何况你还梦见过自己幸福的走在北京的大街上。
张:有时候会想以前的事情,没有梦过。因为科大那几年毕竟是从小孩过渡到成年的过程,肯定忘不了的。有时一点一滴的事情,忽然回想到,甚至是一个打饭的镜头都会想起来,觉得特别美好。这是走过的经历。

刘:在别人看来,你的经历可谓一帆风顺,(张:是的。)考上科大少年班,在哈佛商学院拿到博士(张:文理学院。),现在是北大助理教授。如果给93年到03年的这段经历打分,你给自己多少分?

张:怎么打分?又没有对比。
邓:和自己理想的状态做个对比。
张:这个挺难说的,我学统计专业的,需要说实话,这都是一份成长的经历,其实也有挫折,总体来说确实一帆风顺。
刘:那印象中比较惨痛的挫折有吗?
张:特别惨痛的失败好像没有。一般就是遇到什么事情,自己老想,怎么回事。(刘:然后就过去了?)大学也有一段比较惨痛,不是遇到了什么(挫折),是因为自己心理不稳定。

邓:是大二大三学生都经历过的迷惘期?
张:有可能,反正记得当时连续失眠一个月。睡不着。

                                怀 念 哈 佛

刘:你在哈佛只花了四年就博士毕业,介绍简单一下你的研究?你现在从事的是Monte Carlo方面的研究?
张:那时候就是。研究主要分为三块:因果推断、Monte Carlo、分类与聚类。
刘:哈佛学习非常紧张,但是你活跃在留学生组织中,而且你还经常回国到各种地方锻炼,到处跑来跑去,最后你只花了四年博士毕业,你如何搞定这一切?
张:其实我觉得(跑来跑去)还是挺浪费时间的^_^。为什么好多人好多年(才能毕业),因为读Ph.D也是有一种惯性,不加紧这论文怎么也写不出来。一旦 加紧很快就可以做完。我也不是很快,我们系通常是五年,但四年的也有。我最后一年在哈佛特别努力,前面三年还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干好多事情。

刘:在哈佛你学到了什么?和自己憧憬的哈佛是不是一样?
张:总体来说,(哈佛)没有令我失望,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怀念哈佛的日子。一是学术的气氛,我希望将来(国内)有学校也能达到那样。学术上,都想做的特别严 谨。哈佛的很多系在全美都是数一数二的,各个系的老师领域都特别广,同时都做的特别出色,又都特别严谨。就像我的导师,六十多岁了,我们两个合作时他那么 严谨,不是什么事情过得去就算了,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反复斟酌、反复修改然后才发出去。第二,作学术不是因为严谨就特别古板,他们思想特别活跃,能把很多东 西串起来,富有创造性。创造性、分支丰富以及严谨都让我感觉特别好。此外还有哈佛的多元性,可能美国很多学校都有,各国的人都可以见到,和他们进行思想的 交流与碰撞,让我今天都很怀念。

刘:很多系老师的报告你都爱去听一听?
张:不是所有的。听到后来还是只对统计有点研究,其他的不过是外行看点热闹而已。
刘:你提到很希望国内有学校具有哈佛的学术气氛。现在你已经在光华教了一年书,这里具有这种气氛,或者将来会有吗?
张:将来可能有,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地方有。
刘:这里的合作气氛如何?
张:合作气氛还可以,但是学术氛围还需要努力。而且思想碰撞不是很多。哈佛为促进学术交流有很多配套(措施),确实也因为它很有钱。让你经常可以进行交 流,机会特别多。国内的问题不是完全独立的。我所说的独立性不只是在于思想会被外界左右,还因为学术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可以长期追求的事业。例如我们提到要 做一份事业,大家首先的想法是去做大老板。在大学里,大家经常想到的只是当老师,而不认为自己要去做学术。而在国外,学术界和实业界是并行的选择。国内学 术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还不能够自己孕育独立的思想,从这点来说我们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机制。

                                北 大 与 科 大

刘:作为师姐,能否请你为科大的师弟师妹们来一点忠告?
张:因为当老师,我发现中国学生还是比较习惯填鸭式的教学,主动思考比较少。北大学生如此,我想科大学生也是如此。我觉得大学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学会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不能继续糊里糊涂过日子。

刘:这个学期,你教2002级北大光华金融实验班的数理统计课程,用英语教学,据说只有1/3的学生可以听懂课?
张:我也教MBA的课程。这门本科生的课比较难,因为这个班有不少学生是文科出身。中国长期把金融、商学这些学科当成纯文科,甚至和文史哲一样,高中文科 学生数学学得较少。随着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这种状况在慢慢改变,但是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当然可能也是因为我选了一本比较难的课本。

刘:听说你第一次上讲台,学生很吃惊?
张:是的,我发现他们很吃惊,因为大家看起来差不多大,我就决心在气势上要压倒他们(笑)。其实第一节课我也没有上什么东西,主要告诉学生数理统计是做什么的,在哪些地方有什么应用。

刘:最后气势压过了他们么?^_^
张:这其实是个玩笑,我班上很多同学叫我姐。
刘:张教授,你最后判分的时候狠不狠?
张:第一次比较狠,期中考试只有六个人及格。当时我告诉他们,不要在乎这个分数,期末考试我会出得容易。而且最后也进行了处理,满足一定分布。
邓:正态分布?
张:对,就是每个分数段有多少人,
刘:你教的课程这么难,但我做过调查,你的学生还是很喜欢你,你怎么做到这一点?
张:我希望可以启发大家,形成互动的教学。刚到哈佛的时候,看到学生会随时打断教授的话头,可能因为有疑问也可能因为怀疑教授错了,觉得特别奇怪。后来我 也养成了这个"坏"习惯^_^。我在这个班上做了一些尝试,但效果不是特别满意,一是因为我经验不多,二也因为这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我不想给学生留下的 仅仅是一个个公式,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直观的印象,这个公式直观上的理解代表了怎样的涵义。有学生就和我说,没想到数学公式还可以这样理解。有少数学生开始 养成这种习惯了。

刘:有学生把你问住了么?
张:学生有问题,我尽力解答。如果不会的我会告诉他们我想清楚了再解答,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刘:在北大的一年,感觉如何?国内的研究环境远远不如国外,所以有些学者回国之后有很大心理落差,过几年再次出国的也不少。你是否将长期扎根国内?
张:这个很难说。我看到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很多人都回来了,会让你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而且很多人想去做一些事情。尽管北大改革受到很多非议,我支持改革 的总方向。因为改革目标是试图让学术界独立。所以整个发展趋势是很好的,另外我的专业也有特殊性。例如化学、物理、生物的人回来一定会要有大的支持,要建 立实验室,买设备,招兵买马。对我们来说,到哪儿都只要一台计算机就行。而且统计本身和应用相结合的学科。中国现在慢慢开始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所以这个 发展前景也是挺大的。我刚开始回来的确实有些不适应,挺迷惘。因为以前一直跟老师作研究,自己没有独立。现在需要自己去想topic。当然现在回来长了, 也能够跟外面有些接触,这也蛮好的。我的专业需要的数据,本来就无处不在,因此会有一些特殊的机会,国外不一定会有。

刘:你提到政府开始重视无处不在的数据的作用。
张:不光是政府,商业机构也很重视。
刘:不论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它们的数据准确可信吗?
张:商业机构可能要更准确一些。目前有些数据不准确,但长期趋势肯定是准确。他们会意识到准确的数据至关重要,不准确的数据根本没有用。像统计里头说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
刘:就像很多机构做的SARS住院病人统计数据,预测到7月1号病人总数会低于60。或许不需要任何的统计知识就能做出这样的预测,因为政府需要这样的数据和数字,而且数据来源无法确证?
张:对,他们不一定有inside information。北大做了一个统计,用的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要好些。国内可能很喜欢保密,我希望能公开的就公开。
刘:你第一次到光华教师会议,差点被当成学生请了出来?
张:没有啊,这是哪来的小道消息?^_^。不过我确实经常被当成学生,其实这和年龄无关,我就长得娃娃脸。
刘:北大改革现在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质上其实就是引入终身教职制度,而改革冲击最大的就是青年教师,所以可以说你深处漩涡之中,刚才你提到赞成改革的大方向。你是否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获得终身教职?

张:终身教职没那么简单,我也希望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再获得。我没有把握在比如五年之后拿到教授,这个不现实。光华的规矩也加强了,我们升副教授也有一道 坎。(刘:终身教授卡在教授?)对。因为刚回来,也被放在这个模式里头对待。他们也跟我们说了怎么才能拿到教授。所以我并不期望特别快就能拿到教授,除非 我做得特别好,另外就是标准下降了,这不是好事。

刘:科大学生出国并不奇怪,但像你这样短短四年就选择回国的不多,多少让人感到吃惊。你是98年科大毕业时就想到要这么早回国,还是在哈佛读书的过程中萌发的?

张:98年我离开科大时,也有实验室老师对我说,你肯定不回来,我们见不到你了。我当时就说"肯定会回来"。虽然我没有具体的去想。(邓:潜意识?)后来我也没有太多的想,回国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当然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啊?

刘:我们听出了你后面一句话的意思。
张:(笑)
刘:什么时候产生到光华管理学院任教的想法?科大商学院进入过你的视线么?
张:没有(笑)。我就找了这么一个地方,也挺偶然的,去年三月快毕业了,我就找我们系的刘军谈,他告诉我有这么一个机会,于是就去试了。因为当时忙着写论文、做助教,所以也没太多的想法。

刘:就是说暂时没有工作也要回来?
张:是的。可以回国再找。
刘:《哈佛中国评论》听说美国议员人手一册,在美中政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你曾经担任过共同主席,能介绍这段经历么?十六大之后,你曾经作为主席接受过采访,拥护三个代表。

张:哈佛中国评论主要就是开年会,请中国官员、商界人士、学者和美国官员、商界人士、学者一起来开会,进行交流。还有就是编杂志,组稿、编辑、校订,然后 出版。也有一些小的seminar。因为借的是哈佛这个地,大家都比较愿意来。毕竟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很少。

刘:98年毕业之后,我知道你回过科大,对科大这些年的发展印象如何?
张:科大后来也变了,路也拓宽了,网络中心的设备和研究方向也在跟着形势走。总的来说,科大很不错。但是科大有一个很不利的地方就是合肥太闭塞了。因为好的图书馆和科学院都在北京。
刘:你的专业是计算机和统计,也曾经在美中最好的大学学习和工作过,你认为科大应该如何创建一流的商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首先是有没有可能?
张:商学院我觉得不太可能,合肥没有那个环境。我一直认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信息学院有可能,但是需要找出一批好的老师和研究人员,能够培养出能力很强的人,需要思考能力很强的人。
刘:科大正在苏州等地建设研究生院,你认为科大走出合肥的努力是否正确?
张:走出合肥的想法是好的。我了解一些苏州研究生院情况,感觉和苏州政府有比较多的瓜葛。真正能做到什么样,我不知道。一个学校和政府有很多瓜葛,会不会受到它的左右。
科大这些年确实没有很好的推销自己。真正运作这个学院的人需要像张树新这样懂商业运作的,另外有人是搞学术的,但是要有人知道如何打品牌,知道如何给人一个很好的image。

刘:你认为校友能为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科大做什么?个人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计划?例如将来是否考虑到科大苏州研究生院任教?
张:我现在事业刚刚起步,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学会。将来真正有什么可以做的,我一定去做。目前我觉得自己能力还不够,因为这样的校友需要有很多历练,我们年轻人能做的可能很少,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这块牌子创起来,让人家觉得科大还不错。

刘:在美国听说过科大校友基金会么?作为一个活跃的留学生组织领导人,你愿意加入校友基金会的行列么?我们希望科大能像哈佛那样强大,也希望科大校友基金会能像哈佛校友基金会那样强大,你认为科大校友基金会该如何壮大自己?

张:当然知道啊,我还捐过钱(笑),虽然不多。
哈佛校友会为什么如此强大,因为它有一个很大的平台,确实为校友提供了很多服务,主要的就是networking,因为校友都非常成功。校友基金会每年都 开校友会,然后请很多人来做报告,特别强调这种网络的作用,或许你告诉一个人你是哈佛的,然后他告诉你他也是,两人就会觉得特别亲近。正因为有这样的服务 性质,校友才会愿意为基金会服务、捐款。必须要不断的提醒校友,引起他们的重视,引起亲近感。他们会不断的告诉校友哈佛发生了什么。这样才能吸引很多的资 金。
校友基金会需要专业化,需要有能力,有号召力、有较多的社会关系的专业人员。哈佛中国评论也是志愿者的组织,也希望专业化,但是一直没钱^_^,所以我理解你们所做的很不容易。

刘:再次感谢你接受《校友风采》的访谈,也谢谢你与科大人分享你的经历。您也是《校友风华》栏目采访过的最年轻校友,我们祝愿你的事业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