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2

《民族社会学课程笔记》 第四讲. 中国多族群国家的形成

一、费孝通教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主要内容
(1)地理单元:东亚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 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费孝通,1989:2)。这个观点从地理生态系统的角度,说明通过共同生存的土地,在中华民族各族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2)族群溯源:提出了中华民族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从各族群起源的多元性来说明我国几千年来延续至今的族群“多元”现象有它的历史渊源,也说明今后我国族群结构中“多元”现象的历史长期性。
(3)考古发现:表明自新石器文化时代即开始了中国各地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费孝通,1989:3)。这种交流与渗透因此至今已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在文化方面形成了中华各族群之间各种形式上或潜在的共性,构成了“一体”格局的深厚文化基础。
(4)核心族群: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汉作为一个族名是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了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汉族的形成,……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费孝通,1989:4-5)。
(5)演变分期:中华民族各族群统一成为一个政治实体的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中原农业区和北方草原游牧区分别形成了两个并立的统一体,第二个时期是这两大区域统一体的汇合。万里长城一度是两个区域之间的分界,在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诸方面的密切往来。由清朝最后实现了完全的统一。
(6)族群融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族群融合的历史,夏、商、周、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如此。北方、南方各族群不断向汉族输入新的血液,部分汉族人口也融入了边疆各族群,汉族之外的其他族群之间也存在相互融合的现象。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特点
“(这一形成过程)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和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费孝通,1989:1)。
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费孝通教授总结了六个特点:
(1) 这个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凝聚的核心,就是华夏族团和后来的汉族,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
(2) 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汉族以农业为主,形成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
(3) “汉语已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
(4) 汉族的农业经济是形成汉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
(5) 各民族之间在人口规模上大小悬殊;
(6) 中华民族成为“一体”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的统一体”,又形成北牧、南农两大统一体,最后以汉族为核心汇成一个“大一统”的格局。最后“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费孝通,1989:16-18)。


二.关于中国民族史的其他研究

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先后出版了三部有影响的关于中国民族史的著作:
1934年文化学社出版了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
1934年世界书局出版了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
1939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
1.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特别注重于分析中华各族群在历史上的相互融合
与其他许多研究民族史的著作不同,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全书的主线是中国“民族之混合及发展事迹”。他认为黄色人种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由于下山后不同的迁移方向而形成了南三系(苗族、汉族、藏族)和北三系(满族、蒙族、回族)。
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是认为中国各族群经过了几千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实际上都已经成为血缘混合的群体。“实则中国民族本为混合体,无纯粹之汉族,亦无纯粹之满人”(王桐龄,1934:序1)。
2.中国文化绵延不衰的原因
王桐龄提出3个原因:
(1) 汉族“善于蜕变”,
(2) 汉族“尚中庸”,
(3) 汉族“无种族界限”,对外族“无歧视之见”。
“汉族无种族界限,对于外民族之杂居内地者,向无歧视之见;故通婚之事自古有之”(王桐龄,1934:36)。“汉族无种族界限,对于外民族之杂居内地者,例与之通婚姻。在汉族全盛之时代之汉唐有然,在汉族战败时代之两晋南北朝亦莫不如此”。“汉族无种族界限,对于外民族之杂居内地者,照例与之合作”(王桐龄,1934:115-116)。
3.中国各族群相互容易融合的原因
王桐龄:(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族群与汉族较易融合具有两方面的原因:
(1)“血统接近,…… 故同化较易”,
(2)“诸族起源地,除去北狄、西戎以外,皆在河流近旁。…… 地势偏南,气候较为温暖,雨量较为丰盈,交通较为便利,故容易进化成为农业国。秦汉以后,此一方之人民,遂同汉族混合,不再分立矣”(王桐龄,1934:20-21)。
4.从汉族的形成与“蜕变”的角度对中国民族发展历史进行分期
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把中国整部历史共划分为八个时期:
(1) 汉族胚胎时代(太古至唐虞三代),
(2) 汉族第一次蜕化时代(春秋战国),
(3) 汉族第一次修养时代(秦汉),
(4) 汉族第二次蜕化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5) 汉族第二次修养时代(隋唐),
(6) 汉族第三次蜕化时代(五代及宋元),
(7) 汉族第三次修养时代(明),
(8) 汉族第四次蜕化时代(清)。
5.族群之间的融合方式
(1) 杂居,(2)通婚,(3)收养,(4)改变姓氏(形式上相互认同),
(5) 接受语言文化,(6)改变服色(风俗)这6大类。


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族群统一体的多层次性

1. 如何看待“民族”群体,族群集团是否分层次
费孝通教授提出,我国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费孝通,1989:1)。“在现在所承认的50多个民族中,很多本身还各自包含更低一层次的‘民族集团’。所以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费孝通,1989:18)。
2. “汉族”的核心是“汉文化”
3.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形式上主要体现在对中原地区和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1)中原地区是整个华夏文明、汉文化的中心。
(2)中原地区发达先进的农业是它对周边族群具有凝聚力的经济基础。
(3)汉人中的农民、商人、工匠深入到边疆各个地区,形成城市集镇,这样一个网络,把中华民族各族群、各地区与中原地区和中央政府密切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人口基础。这个网络的核心部分,就是中原地区和中央政府。


四、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三个阶段

1. 第一个历史阶段:形成时期
2. 第二个历史阶段:危机时期(鸦片战争至1949年)
3. 第三个历史阶段:重建时期(1949年以来)


五、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

1. 鸦片战争之前,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东亚大陆的文化中心
2. 历史上曾长期实行的是以汉族为核心、周边地区层层淡化的管理体制
3. 历史上中央政权实行的是保持汉族中原地区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优势地位的政策


六、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团结与协作

1. 选派汉族干部到少数族群地区去工作,同时积极培养少数族群干部
2. 中央在财政上、物资上支持少数族群地区的行政开支和建设事业
3. 进行社会改革,推行与汉族地区基本相同的行政、经济、教育体制和政策


七、“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

参考西方国家的体制与处理族群关系的思路,我们可以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个大格局进一步具体化为“文化多元”和“政治一体”二者的结合,并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来思考中国的族群关系问题及指导其未来发展的方向。逐步把我国的少数族群“文化化”而不是“政治化”,这样即尊重了各少数族群的发展历史与文化传统,又兼顾了国家在政治与制度上的统一性,有利于各族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彼此尊重,在文化上相互欣赏,在经济上充分交流,在政治上广泛合作,并最终真正地达到各族群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繁荣。




2007-01-22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