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1

070611-forcode书摘:《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前言极佳)

forcode: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本书译者张国清老师的评论非常中肯和有说服力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 上传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的封面图片

作者: 张国清 / 波林・玛丽・罗斯诺
ISBN: 9787532720507 [十位: 7532720500]
页数: 338
定价: 15.7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装帧: 精装(无盘)
出版年: 1998-10-1

下面是forcode阅读此书过程中的书摘

1、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作者死了,读者是决定一切的,一部著作有它自己的生命。(中文版序P2)

2、后现代主义确实提出了某些重大的问题。(前言P1)

3、关涉我们存在和人性的最深层领域的诸多问题正面临着危机,他们是: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我们如何考虑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

渴望,进步究竟有没有意义以及应该如何求的进步,如此等等。后现代主义对因果性、决定论、平等主义、人道主义、自由民主、必然性、客

观性、合理性、责任和真理都提出了责难。它对作为未来社会科学之深刻基础的诸多论题提出了异议。(前言P2)

4、作者观点:a、社会科学对于改善人类状况大有可为,b、社会科学还有巨大潜力待挖掘,c、后现代观点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帮助。(前

言P2)

5、元叙述(P5)

6、后现代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民主、女权主义、基督教、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这类元叙述与巫术、炼金术或原始崇拜相差无几,都是建

立在不确定的假设之上的,它们预设了所有的问题并提供了先定的答案、逻辑中心、超验。后现代的目标不在于提出一组替代性假说,而在于

表明建立任何一种诸如此类的知识基础之不可能性。

7、后现代主义的吸引力广泛而多变,难以一一予以确定。它的部分魔力在于,它的非封闭性和不明确性一下子吸引住了全世界的得意者、失意

者和醒悟者。部分地,后现代主义或许是一代人的奢侈品,对他们来说,匮乏似乎已十分遥远。这代人醉心于自由而不是必然,是个人而非群

体。这也许能说明后现代主义没有在东欧、中国或俄国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在那些地方,现代性的吸引力仍然是新奇的,与现代性相应的消

费社会仍有待于人们去充分体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只有在人们已经习惯于现代性并把它视为理所当然之后才能兴盛起来呢?

(P12)(在尚未完成现代性的中国谈论后现代是否为时过早呢?)

8、后现代主义也是绝望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知识分子处境的广泛变化。70年代和80年代的学术研究着面临的是一个极为萧条的就业市场,许多

人找不到工作(Habermas 1986:150)。自身的懦弱无能和安全感的失落,使他们再也无法提供"证据以证明人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普遍正确

的事业,是绝对的真善美的事业"(Bauman 1988:221)

9、迷恋后现代主义的人并非均等的分布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研究生和资历较浅的教员比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对后现代主义更感兴趣。

10、反人道主义

11、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消解,无物可以被断定为完全的在场的或不在场的。(P29)(是否指,历史片段发生作用取决于需要,比如武训,可能

几百年都不曾有人提起过,但在文革那个特定时期,被反复提及,作为政治斗争的道具而使用,武训存在的历史时期并不因为相对民国时期更

遥远而被更少提及。同样,空间上,也许物理上非常接近的两个村庄,因为分属不同国家,村庄中的人,即使是亲戚,也会经历完全不同的生

命历程,空间不只是物理意义的,也是政治意义的。)

12、后现代主义者大多拒绝现代表象。怀疑论者认为,表象在认识论上、方法论上和实质性上都是欺诈性的。他们要求"表象的秩序"的终结

,因为表象否认差异并导致封闭。不过,一旦没有了表象,现代社会科学就成了问题,比较分析就不可能了。(P30)

13、后现代主义的主流是悲观怀疑论调的还是乐观肯定论调的?

14、后现代主义如此庞杂和自相矛盾,似乎根本不能称为一个派别,而只能成为一种立场?

15、我们总是喜欢谈论各种有才能的或有天分的作家;其实我们还应该对某些天才的或聪明的读者刮目相看。 米洛拉德-帕维克引自Bruckner

1988:15为了不至给通往文本的道路制造麻烦,作者最好在他完成写作时立刻死亡。 Eco 1983b:7
(P34)

16、作者为顺序的安排而提出的任何"理由"都被抹去,不存在让人诚惶诚恐的单独内容。不存在比其他解读更加有根有据的唯一而明确的"

经过深思熟虑的"解读。(P35)(问题:那么对于那些需要前提知识的数学、物理等文本呢?如果不按照顺序来阅读,根本就看不懂)

17、对作者权威的挑战还是很有意义的,作者没有必要自以为代表真理,盛气凌人地来教育读者。

18、在解释某个文本时,遵从作者的意图可以作为强行注入人们自己见解的一种掩饰(Dworkin 1983b:251,258),这时的现代作者仅仅成为

一个权力工具而已。(P39)(马克思这类作家,他们的言论被当权者用作意识形态教化的工具)

19、作者概念只出现于历史特定时刻的某些领域。福柯考察了作者的谱系并且认定在原始人中间不存在作者。原始叙述是唯一地以口头传诵和

集体复合为特征的。福柯把著书立说设想成现代资产阶级试图为控制或管理作品而确定责任的一个虚构过程。没有作者的话,那么当有麻烦的

文本出现时,惩罚该如何实施,或者法律责任该如何归属呢?(P39)(既然后现代主义宣布了作者的死亡,那么后现代主义对于版权制度是如

何看待的呢?如果作者对于文本没有特权,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存在版权制度?)

20、后结构主义者认为,意义不是由"说者的主观意图和愿望"所传递的,而是"制作它的作为一个整体的语言系统"的产物(Jefferson

1982:87)。譬如,结构主义者指出,在作者(教授)得到机构支持的情况下,这些机构实际上"创作"了那些被制造出的文本,因为这些机

构确立并控制着著书立说活动的环境(Said 1976:40)(P40)

21、文本自身超拨于个别作者之上,同作者的意图则毫不相干。解读文本"同作者其人毫不相关"。作者所写的东西一般来说不是他意指的东

西(Derrida 1976:158)(这种观点我是无法接受的,也许对于那些本身用词不精确的学科是这样,但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这种精确的自然

科学,作者表达的含义是非常清晰的,即使稍有偏差,也会基本反映作者的意图)

22、维基百科的书写方式,每个读者同时也是作者,使得读者与作者的角色混同了,这也有点后现代主义的味道。

23、有时,因果关系被重新界定的极其复杂和相互影响,以至于无法使之分开并对未来的结果做出可行性估算。于是想确定任何特殊的因果关

系也就不可能了。这被称为后现代的互为文本关系(intertextuality),从极端的意义上说,它意味着,一事物都是相关于他事物的。因此,

对于后现代的社会科学而言,在某个无作者的、完全互为文本的、代理人被省略掉了的世界中,根据现象的来源或起源对诸原因的研究必须中

止。因果关系的缺乏导致了一种对实证主义的、或量化的社会科学之可能性的怀疑主义。(P46)

24、对社会科学而言,作者的死亡导致了人类主体的责任的消除。决策者不决策,所以他们对于任何特殊的政策后果(文本)都不负有责任。

(P46)(类似于法西斯罪行的责任归属问题。)

25、

后现代个体的概念是后现代主义者为了自圆其说而构造的一个概念。(P77)

后现代主义者就是一帮思想混乱、自相矛盾的愤世嫉俗者,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孤芳自赏,享乐主义,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和反智主

义(Agger 1990:11;Hassan 1987:17)",如果让全社会的公民都变成后现代主义者,那这个社会能存在多久就是一个问题。(P80)

后现代个体要求终结必然性、推断性论断、现代合理性、客观的现代科学、以法理学为根据的法律以及屈服于根据规范标准而做出评价的艺术

。(P81)

后现代主义对如下观点表示了怀疑:第一、存在着一个实在的、可知的过去,一个关于人类观念、制度或活动之演化进步的记录;第二,历史

学家应该是客观的;第三,理性使历史学家们有能力去说明过去;第四,历史的作用在于一代接一代地解释和传递人类文化和知识遗产。(P92



感受:后现代主义最初是一种愤世嫉俗的发泄,这更多体现在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中,但在逐渐获得重视之后,逐渐走向更加理性温和

的批判,这更多体现在肯定论的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中。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本质就是蔑视权威,赞美边缘化行为、观念和其他一切非主流事物,主张多元化。

很想看一个有关后现代的实例研究,看看这种逻辑混乱的主张能否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无法深入到科学领域?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没有一套能带来科学成就的方法论?因为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否定因果关系的,一

种完全颠倒因果关系的观念是不可能带来科学成就的。所以,后现代主义的价值更多在于反叛和艺术,后现代主义不具有普遍性。

在阅读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屡屡遇到让我愤怒的观点,让我感到后现代主义就是一群骗吃骗喝的学术白痴。

后现代主义从很深的层次上反思了一些观念,而这些观念是现代性之所以成立的根基;

社会科学领域概念的不精确性、模糊性、随意性使得社会科学的著作变得难以解读,难以交流;有时候,举例子比下定义是一种更精确的说明

方式,所以,中国古代孔子的阐述方法是很有用的。

历史是虚构的,这当然在一定意义上是成立的,人类存在了数百万年,而真正的历史记忆不过数千年,数百万年前到数千年前之间的历史无疑

也是丰富而重要的,但受限于人类的能力,那些事件无法被了解;即使在有文字和实物的数千年间的历史,很多真正重要的事件并没有被知晓

,我们所知晓的,不过是历史的片段而非全貌。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真理主张只是权力游戏的产物,那些权力游戏受他们为之服务的那些人的利益所操纵。。假如情况真是如此,假如真理主张

真是非常武断的,那么他们就不配拥有特殊的特权地位或至高无上的权威。(P115)

我比较能赞同后现代主义的真理观:"对怀疑论者来说,真理主张是恐怖主义的一种形式。他们恐吓威胁和煽风点火(Baudrillard 1983c)。

据说真理依据自己的存在使那些持有不同意见者沉默了起来。真理主张'替有权者作辩护,使弱者感到自己是错误的和不适当的'(Handler

1988:1036)"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关于真理的各种主张从来也无法独立于语言,真理是一个"话语的效果"(Flax 1990:35)……语言创造并再创造了他自

己的师姐而没有涉及到现实,那么要确定地说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纯粹是一个人为的符号系统,语言无法担保真理(Flax

1990;Murphy 1988:179)……不存在词语的精确意义,不存在关于某文本的确定解说,简言之,不存在单一的真理(descombes 1980:182)

。(P116)

怀疑论者没有建构新理论的渴望,甚至也许是没有建构新理论的能力。他们不打算形成一个关于后现代的理论。任何一个诸如此类的计划都将

是矛盾的,因为他需要现代理性和理性思维,而怀疑论者对这两者都予以反对。(P121)

它感到不一定要符合逻辑,不一定调和对立的见解,也没有在两个理论之间进行检验或做出选择的必要,所以,它认可了不一致性和矛盾

(Ashley 1989a:271-80)。(P122)

批评家们认为,后现代主义取消了真理和谬误(或理论和胡说)之间的差异,这为虚无主义敞开了大门。"既然不存在真理,那么也就不存在

谬误,所有信念都是相等的"(Scholes 1989:56)。……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取消真理是一种积极的解放活动,因为它接受了"复杂性和纷繁

性"(Hoy 1989:45)。……德里达认为,真理主张的任何可能性之取消并没有导致虚无主义;相反,它使得极权主义成为不可能,因为极权

主义完全依赖于他自己的真理观念,而后现代主义通过否定真理的可能性推翻了它。(P133)

后现代的观点——不存在真理,一切都是建构——本身就是一个终极性的矛盾。通过做出这一陈述,后现代主义者假定了某个特许的立场。他

们坚信他们自己的"不存在真理"的观点是真的。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了真理本身的可能性。(P134)

后现代主义者把社会科学知识贬低到故事的地位。(P134)

许多现代社会科学家会同意后现代主义者关于社会世界之复杂性的说法。他们会首先承认尽管真理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目标,但他却无可否认的

是一个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但是他们将不同意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者的见解,后者坚信这种复杂性是如此的绝对,以至于提出这样的看法:

所有的"真理"——无论其荒谬程度如何——都是相等的。(P135)

读完此书三分之二,再来看译者张国清老师的前言,深有感触,解除了我很多的困惑,张国清老师的评论非常中肯和有说服力。forcode-

070611


--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qixianglu.cn
forcode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