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9

大学文科的出路在通识教育

薛涌  2007-04-16 23:16:10  http://blog.sina.com.cn/u/45f00ef401000a03

最近,浙江大学历史系的包伟民教授公开拒招研究生。据他说,他每招一个研究生,竟要自己掏腰包向学校缴钱。同时,他也透露出历史这个行当长年无法获得财政支持的苦境。

这一事件,揭示出目前大学在实用化的潮流中"文史荒"的普遍困境。包教授指出,历史学没有利润可言,需要学校的投入。我作为在海外历史系里的同行,对此也深有同感。不过,让学校投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几年大学纷纷烧钱建"一流大学",尚无法有效地支持历史系。如今大学欠债过多,不少濒临破产,不得不财政紧缩,历史系就更惨了。包教授不得不自掏腰包带研究生,大概和前几年大学盲目扩展后的财政空虚不无关系吧。

在我看来,历史系不赚钱,但还是要靠自己吃饭。怎么才能靠自己吃饭?首先大学中的制度要改,文化要改。

怎么改?首先要改革教学本身。大学要教授自己缴钱带研究生是个闻所未闻的事情,很令人费解。也许大学方面认为,历史系的研究生"没有用",反而占用了学校的设施和资源,以此政策,可以控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我一向是主张中国的大学要缩小甚至放弃博士生课程的。不过,象浙大这样的学校,历史系研究生成了多余,却令人奇怪。浙大是试行通识教育比较早的学校。按说通识教育应该有大量的文史课程作为基础。历史系因此也应该比别的学校更受重视才对。

问题在于,通识教育不仅仅是改革课程的设置和要求,还要改革教学本身。以我在国外的经验看,好的大学,即使是初级的入门课程,除了大班讲授外,都要有研究生主持的讨论班。比如一个三百人的大课,需要有十几个讨论班,每班规模在十五六个学生上下,这样就必须有十几个研究生当助教。没有这种面对面的讨论班,上大课就成了满堂灌,和上电大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满堂灌的方式无法保证学生充分消化课程的内容,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在耶鲁读博士期间,三四年级必须当助教。当助教所获得的"工资",把一部分奖学金替代下来。在这样的制度下,研究生教育就成了本科生教育的一个环节,使每个研究生都介入课堂教学。后来研究生组织工会闹罢工,说研究生是教学的主力,受了学校的剥削等等,未免言过其实。但是,这也反映出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教育确实非常重要。没有研究生,许多讨论班就开不起来了,教学质量就会打折扣。另外,本科生教育,也成了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我们这些读博士的,毕业后的"正途"就是在大学教书。在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外,还要学习教学技巧,积累课堂经验。主持讨论班(偶尔也讲大课),正好也给我们提供了机会。

从浙大这个奇怪的规定看,历史系的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几乎无任何价值可言。那么,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什么?有历史课吗?除了上大课满堂灌外,本科生能够参与多少讨论班?谁来主持这些讨论班?在这方面没有保障,本科生教学如何开张?质量如何保障?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有个回答。

同时,历史系的教授们,也必须改变自己圈子内那种专业"文化"。众所周知,在大学教授中,大部分人都是重视专业课,看不起公共课。这当然和"又红又专"时代以政治课为主体的公共课文化有关系。但是,通识教育必须改变这样的"文化"。说白了,通识教育要重文史。反过来说,文史就是通识教育中的公共课,教育方法要改变。比如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历史课上,一般绝大多数学生是非历史专业的,是来追求通识教育的目标的。这对我们长年坚持的专业化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教书时,每堂课开始都要向学生讲明:我的教学目标不是向你们传授某些历史知识,而是训练你怎样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怎样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怎样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作一个好的调查者。老实说,这一教育哲学,和法学院并无太大不同。美国许多法学院喜欢历史系的学生,许多学生为了进法学院而选历史课,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比如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就是一个训练学生寻找和分析证据的过程。在这方面出色的学生,出去也应该能够成为一个好律师,好侦探。只有我们这些从事历史教学的人这么教,才能令人信服地向学生们证明:历史关系到你的未来,培养着成功的基本素质。这样,通识教育才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新名词,而能成为本科生教育的真实基础。
最新奇有趣的新技术、科幻、社会学信息:
http://forcode.bloggerspaces.com
订阅本博客:
http://feeds.feedburner.com/woodphone
教育网BT下载博客正式推出,服务在校学生
http://4renminbi.com/edubt
我的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