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7
香港读研的清华毕业生的感悟(转)
http://www.qixianglu.cn/629857.html
二十岁男人被伤害,四十岁男人伤害人
http://www.qixianglu.cn/629077.html
美国学术界最底层(转)
http://www.qixianglu.cn/627795.html
被香港科大变态老板折磨的岁月(转载)
http://www.qixianglu.cn/627341.html
我也承认部分海外华人很可怜(转)
http://www.qixianglu.cn/626482.html
98年本科毕业,又顺利地被保研,当时的我只是一个憨憨的书呆子,纯洁的如同高中生,在清华这种和尚庙一般的理工学校里呆了四年,女孩似乎是山下的老虎,神秘得让我一见就脸红心跳。未来是什么对于我就是"读完研再说",反正成绩还行,不读白不读。天上掉了馅饼,用我的兄弟的话来说。香港正好回归一周年,教育部要选派一批本科毕业生去香港科技大学读研,以加强两地的教育和科研交流。清华当然要占不少名额,系里的几个牛人去了美国,所以这个饼就掉到了我头上,确实是个不错的饼,不用考G、考托、全额奖学金,连什么手续都是学校和教育部包办了,我分文不花,后来香港科大的联络人抱怨中国的办事效率和程序烦琐,至于怎样的麻烦过程,我至今都一无所知。
香港科大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来到了香港。依山傍海的科技大学美得如同世外桃源,现代感的建筑更让我们爽眼。当时的一个哥们说:"妈的,就是用银子在荒山野岭堆出来的,这样的物质条件算是让我满足了。"后来得知就是亚洲最美丽校园,倒也丝毫不怀疑。据说是香港政府感到了贸易和服务的优势正受中国沿海城市的挑战,而科技就是竞争力,就下了狠心投钱建了这学校,请来了学者。耗资400亿港币,相当于微软公司一年的纯利。组织的参观,教授的讲话,英语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当时的新奇兴奋也褪得干净,每天面对这青山海景,最后也麻木得没有感觉了。由此可以推测娶一个漂亮老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不是为了炫耀。教授大多是华人,台湾和大陆出身的不少,反倒香港人是少数派,很多都是在北美的名校里拿了 PhD,奔这里的高薪来了,他们的PhD头衔总要和名字相片挂一起,挂一辈子, Harvard和Standford之类的当然就香了。正教授可以一年拿到一百多万港币,也就是一个月可以买小汽车,比一般的美国大学高。知识真的值钱了,让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有回和教授们吃饭,谈及大陆大学教授的待遇,他们就感慨:"知识分子真被廉价到了可耻的地步。"我们也无话可说,反正不是我的错。然而钱不是好拿的,很多教师正是三十出头,教授职称还未到手,和学校只是几年合同,其他的学者也不断在申请进来,所以压力颇大,辛勤程度比公司打工仔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自己做学问要紧,培养学生的事就要往后排了。刚近来时很多教师和我们亲切讲话,之后就不见了,好久不见就不认得。研究生当然有导师的,只要自己不去找他,他是肯定不会找我的。上课之后就是绝对的自由,当时自由得很是惬意。
萧伯纳说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这话的确是部分的真理。当我住在这绝世美丽的地方,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商店买东西不用担心付不起帐,可以任意的支配自己时间时,最初的半年里,却发现情绪每况愈下。西方化的建筑设计将个人的所谓 privacy保护发挥到极致,进了宿舍就基本感觉不到他人的存在,同单元的人也有独立的卧室,大家都是进了房,将门一关,隔离了,谁也不好意思去敲门。刚来时认识的一伙人,后来发现根本遇不着,如同消失了一般。同住一起的是三十好几的叔叔级人物,偶尔可以说上一两句话,却永无可能说很多。大家都像是住在不同的空间里做研究,忙碌的无瑕顾及他人。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成熟的研究者,如果他有确定的目标和兴趣,对生活人生都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准备投身科学研究中,那么这里真是一个好环境。但是我种茫茫睁着无知的眼睛的毛头小子,却是完全另外的感觉。那种茫然的苦闷感觉真是难以描述,找不到人玩,只是将窗户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不停的喝水,仍然感觉不舒服。怀念在清华的破楼里相互串门打闹的日子,怀念抱着篮球在走廊里叫一声就应者云集的日子,可是怀念解决不了问题。以孩子的心理去进入成熟严谨的环境,不可不说是一次考验。
多年的功利教育的辛勤培养,我一路顺当地走过来,发现完全的上当。我在成功的通过了一次次考后,最终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通过这些占距人生的考试,这个所谓的优秀学生只是在不停地让自己去符合那个"优秀"的外在标准来麻痹自己的虚荣心,而自己,那个真正的自己却一直没有存在过,没有发育过。我学的任何课程都无法帮我解决当时的苦恼,那么每天学那些微分方程又是为了什么?还去为了父母的微笑,人们的赞许吗?年年得奖学金的清华毕业生是了这么一个怪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是什么,对社会毫无接触,二十出头,可是见女孩子就一身不自在,会解各式各样的方程,却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惑,硕士博士的路就在眼前,可是不知道还应不应该这样走下去,这状态难道就是我的追求?一个智商还不错的人努力多年就变成这样?这是一个问题,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太晚地暴露出来,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依然将被很多师弟师妹们面临,我相信在清华依旧有很多像我当年一样的学生。当看到他们天真的讨论: G 2***, 托 6**,GPA 3.*, 学校名次Top **, 仿佛几年的辛劳就只为那么点数字,人生的终极标就是 go abroad. 我无法不为他们忧虑。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没有对做研究的真正兴趣,但是用尽了精力去获得一个去国外做科学研究的机会,就洋溢在掩饰不住的喜悦里,甚至对人生毫无真正规划,对自己的兴趣一无所知,为出国而出国,那将在告别父老乡亲后去迎接苦闷的开端。香港的学生很实际,决大多数本科毕业就去赚钱,三十之间为结婚买房奋斗,如果告诉一个香港人说你二十八了还在读博士,他会觉得你很失败,可能是根本不会赚钱。而留下来读博士的香港学生,就是真的很喜欢作研究的人,扎实地做事,他们的认真让我们一批朝三暮四,心猿意马的大陆学生汗颜。
生活在香港
都说香港是弹丸之地,其实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也不算小,不过大多是山,可利用的地方不多,很多商业区都是添海造出来的。亚热带的气候,又在到处是山和海湾的地方,风景当然好。香港的气候比北京舒适一万倍,冬天冷不了,夏天也不太热,甚至没有明显的四季感。只是上半年天气有些潮。成天都有湿湿的感觉,北方人有点受不了。香港的交通极其发达,公共车从不拥挤,也很少堵车,可是香港的道路比北京的窄得多,车也不会少,布局和管理更好而已,看来北京走向国际化还须努力。这里是名符其实的购物天堂,东西也不算贵,电器和服装可能比北京便宜,特别是国际名牌,由于没有关税,肯定要比大陆便宜。所以不必带很多衣服来,足够便宜了。但是服务业,比如吃饭,理发,涉及到员工劳动和地租的就要比大陆贵好几倍。可以随便往来深圳也是在香港的一大好处,一天可以轻松来回好几次,在香港读书的学生可一得到香港的临时身份证,加上护照上盖个章,就可以自由出入境了。
常有人问及香港的影视明星,可是到了香港就觉得那些人也只是打工仔,背后是更有影响力的老板,一旦老板不想捧了,明星就会很快消失,新人会取而代之。看到他们卖力地载歌载舞,其实也是生存需要,在商业社会里那是绝对的驱动力。香港的金融和资讯服务相当发达,在所谓第一世界里也算相当突出,可以很便宜的享受到信用卡,电讯,互联网服务,因此有些人在香港呆久了再回来反而不适应了,主要就是这些方面,当然还有其他制度等软件原因。
说到学校的生活,物质条件比国内任何大学好,甚至条件好过美国不少学校,香港的学生很少住宿学校,所以一到周末放假学校就很冷清。通常大陆学生独享学校设备,偌大电脑房和运动场,舒服的游泳池,都有不少美好回忆。学生宿舍条件不错,可以作饭,自己作比在餐厅里吃来的便宜,所以大陆学生会乐此不疲,周末常三五成群,作吃的为乐。餐厅里中西餐都有,中餐以广东口味为主,忙起来时以营养为重,口味不对也只能将就吃了。
现在在香港的大陆学生不算多,总共有四五百人,各个学校都有学生联谊会,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也有一些机会认识朋友。周末会组织放放电影,搞舞会。临近考试或论文时,谁也没心思搞活动。香港的学生很好打交道,在成熟的社会里长大的人,心理相对简单且好玩,不像一些大陆学生常常过分盘算自己的明天,将自己逼的很累。他们对大陆也渐渐感兴趣,虽然他们常常不知道湖南和四川,只说得上秦始皇和毛泽东。只要主动点和他们交流,是可以结识不少朋友的,粤语不是障碍,很多人可以听普通话,而且,广东话不难学,不留神就长进不少。
关于工作机会
很多人就终于跳到北美去了,大多还是接着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只是跳板。在香港留下工作的机会不多,如果在进香港的第一天了解这一点,是有好处的。也有回祖国的,我就是,所以我在这里写文章了,看到很多朋友询问去香港读书的问题,作为过来人,就写了这些,如果能给这些朋友提供一点有益的信息,就很满足了。
上次写了文章发表在海外学子版,很多朋友给我回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真的没想到过自己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影响。留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几乎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一篇文章里是不可能都讲完的,所以我再写一个续集,好莱坞搞续集纯是为赚钱,我呢是什么都不图,万一有 ppmm看了之后找我,最爽不过。将心底里的一点点"龌龊" 都暴露出来,可以痛快讲了。
凡事都是虚空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难免在神情上都多一丝生存紧张,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尤其让人感觉到这一点。看不到出自内心的笑,连谈话时也似乎只有一个主题:今后有什么打算?每做一件事,都在问自己:对我有没有好处?
坦白的说我自己刚到香港时就是这样,只觉得自己多么没着落,无根无底的飘在他乡,我要努力啊,绝不可浪费自己的任何精力,房子,车子,名誉,地位,还有漂亮老婆,我什么都要啊。要学最能给我带来利益的东西,去做最有利自己的事情,直到我成功。
当时我就是这么典型功利,到现在我都想这样痛骂自己。
数学指出函数的极大值往往在最不稳定的点取到,人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到时候就不难体会到数学原理的深刻。我很快让我的功利心理逼到无路可走了,对所学的东西怀疑,担心自己变成书呆子,对自己有信心,找不到真正的朋友,找不到让身心平静的乐趣,每天都在心潮起伏。最后我去找学生辅导员。愚蠢的诉说倒不多提了,不过我记得他大胡子的脸有了微笑,眼睛里放出宽容而温和的光。他告诉我觉的我很有意思,他第一次遇到这么坦白的学生。"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你怀疑得很好。"之后就翻出圣经来,给我读某些章。
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竟是圣经里的话语。那是我看到的最为震惊的一句话,也是我后来觉得最深刻的一句话。中国人很难理解,对在功利教育里熏陶过来,缺少人格教育的中国学生,更无异于晴天霹雳。成绩,offer, 学位,这样那样的好处,每天拼命算计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假设你突然死掉,世界将会怎样?世界将一样绚丽,地球转的一样快,太阳系每天在宇宙中换一个位置。大海还是大海,波涛还是波涛,一样的花开花落,潮起潮落。你的亲人可能会掉眼泪,但是周围的人在三个月内将你忘个干净,那是你曾经那么在乎他们怎么看你的一群人啊。如果上帝存在,在他的眼里,你是多么可怜的小虫子,在活着的短暂岁月里,在最美好的青春里,都不曾快乐过,用尽心力去聚集一大堆外在和心灵没有关系的小东西,只是出于对未来的没有信心,小小的心灵在接近熄灭的一天还在发出那个愚蠢的声音,让你忙碌,让你忧虑的声音:我要,我还要。天底下充满了这样的小虫子,当一个离开了,又有一个来了,做着同样的事情,汹涌着同样的小小念头,受着同样的煎熬。于是上帝要感慨了: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已过的时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圣经 旧约 传道书
我不是在传教,当时的辅导员也不是在传教,但是让我立刻看到自身的渺小,物质追求的虚妄,内心的愚昧。看看资本主义的学生辅导,是不是比我们这边高明多了?马哲曾帮助过我们什么?
不要忧虑
"不要为明天忧虑,天上的飞鸟,不耕种也不收获,上天尚且要养活它,田野里的百合花,从不忧虑它能不能开花,是不是可以开得和其它一样美,但是它就自然的开花了,开得比所罗门皇冠上的珍珠还美。你呢,忧虑什么呢?人比飞鸟和百合花贵重多了,上帝会弃你不顾吗?"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等美国 offer 的时候,常常梦到接到牛校offer, 过度兴奋到醒,更为郁郁,感慨 "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样的故事大家听了不会太惊诧,由此不难理解《儒林外史》中的进中举了。而得到offer的人到了海外,往往要经历更多的梦醒时分。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生命本是如此美丽,连飞鸟和野花都可以尽情地享受上天的恩赐,而这些有高等思维的聪明人,却活活让思维搞得神情郁郁,哀声叹气。
常有人感叹西方人笑起来那么真实,那么出自内心,探讨起来,又归结到他们更有钱,他们的社会更发达。可我觉得那不是原因。原因就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接近飞鸟和野花罢了,更接近《阿甘正传》里的弱智罢了。他们更天真,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会永不遗弃他,所以他们可以少想很多的问题,反而过得更顺利,在团队里表现得更凝聚,因为过分的私心是无法向大家共同的上帝交代的,他们可以很快做出一个Microsoft,一个Dell,但是大家可以看看中国的北大方正,联想,新浪,管理层一年的地震比台湾还多, 这么多年来,连冲出亚洲的野心都没有真正实现过。这难道不是上帝给西方人带来的好处,耶稣说信我就可以得救,不管这个上帝是不是虚拟的,但他在事实上填补了人性的巨大空白,人家的Microsoft 就证明了他的存在,正如计算机的虚拟内存,尽管虚拟,但事实上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学生总是怀疑这个看不见的上帝是否存在,更在私下里说,他对我能带来好处吗?其实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只信好处,从古时的考八股起,读书就是为了好处。因此,大家每天活在害怕没有好处的忧郁里,想靠自己小小的思维,在着巨大的世界系统里去谋取好处,上帝忍了泪水,背过脸去。
思维的无奈
我并不主张虚无,尽管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尽力去指出物质追求的虚妄。
正如萨特认为,人生本是本无意义,但是怎样摆脱虚无却是有意义的。王朔的意义在于砸碎那些没有意义的假崇高,伍迪.艾伦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指出人生的荒谬。如果一切都是那么可笑,我们怎样面对每天的24小时?但是活着就是这么简单,它只是一个过程,简单而自然地发生,以至于任何干扰和关注都是多余。就像飞鸟掠过天空,野花静静地开放。能把什么东西叫做现在吗?你能占有什么东西吗?一切的意义只在时间的流动的河中。就像一团火,哪个燃烧的过程才叫火,一旦过程停止了,火不存在了。人的思维在作怪,它是一个双面的东西,它不总是带给我们好处,虽然我们对它有那么多自信。思维在很多时候严重地干扰了那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它在想单个的状态好不好,值不值得,合不合规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所以我们很快变得不快乐,不安稳,再也无法享受那种自然的喜悦了,正像被摄像的人,他的表情立刻不自然起来。恐怖片里的鬼魂可能一直不曾出现,人们却开始牙齿打颤,是被自己思维折磨而已。学计算机的朋友肯定知道操作系统将一个进程悬挂起来的意思。人的那个蠢笨不堪的思维,凭什么要常驻内存?它那么长期的运转,又真正解决了多少问题?为什么不在必要的时候悬挂它,去享受生命的自然?明白这一点将改变你的生活,思维会使你陷入矛盾,很多时候它是多余的,用心去体会,甚至用毛孔去感受就足够了。当你不再判断,不再分辨,不再比较,不再权衡,你就立刻、和谐起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还用考虑什么呢?"此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连言语都是多余,因为言语来自思维。佛陀的捻花一笑,详和的神情,虽静坐,似乎已飞跃世间一切,他坐在了那个生命的根本之上, 再也没有一丝的不和谐。
读书的时候,我常常到海边听滔声,坐下来看着太阳落下,那会是我一天最美好的时间,当太阳没下去,晚霞渐渐褪去颜色,波浪依然轻轻拍打岸边,幕色从四周将我围过来,静默中我会在心灵里升起喜悦,感觉到冥冥中那个永恒的力量,它在紧紧将我抱住,天地万物和我一样同在,也被温和地抱着,我将永不孤独,永不伤心,永不绝望,因为那力量就一直在那里,将永远在那里,我是它的恩赐,我的灵魂从未像那时一样枝繁叶茂,内心从未像那时一样宁静和谐。我不用去分辨那种力量,是上帝也好,上天也好,老子说的道也好,有什么关系呢?分辨只是是思维常干的蠢事罢了。所有的心灵都是一样的,所以我相信所有人都有那个和谐的状态,就像收音机有那个频道一样,只不过太多人没有调到过。太阳,大海,清风明月,鸟语花香,生生不息的物种,是多么大的恩赐啊,只在我们断暂的生命里才可以感受到,可是太多的人从不念及。他们将自己全部地交给了少得可怜的脑细胞,心灵交给了那个拙劣的 CPU, 时时刻刻在做狭窄不堪的运算和判断,所以才会长时间挣扎焦虑,只看到85分和90分的区别, 5000元月薪和10万年薪的不同,牛校和烂校的分辨。所以"郁闷","无耻","倒霉","不爽","急",这样的词汇就开始在嘴边泛滥了,就像破电脑的出错提示一样多。
本没有打算再写很多了,关于人生的刨根问底本来就是沉重的课题,无异让学业繁多的学子们再怀疑自己,平添忧虑。倒不如多说点逗乐的事,每天多嘻嘻哈哈一阵。前不久见到北大的一个女生,说我前面介绍香港的文字很实用,后面的文章就越来越看不懂了,可以理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像我一样想这些问题的,特别是女孩,一天多说几声"挺好的""好温馨哟"就算过得不错了,古今中外都不曾出过一个女哲学家。但是,这位未曾谋面的北大师弟在等我的续集,谢谢你, xmdl(阿扁鱼), 我不愿让你失望这一篇是为你而写的。
我们看的人文书前面提到的女生就问我,在留学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回答是长了见识。就像在小地方呆久的人出来见了大海,这个收获大得很。所以我渐渐地学会了真正的谦虚态度,越来越承认自己所可以理解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只是这世界的太小一部分。在我的脑力范围外有太大的空间,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有过多的自负,每天都在或多或少的干着作井观天的蠢事,争论着盲人摸象的争论。
清华北大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想,很多来源于图书馆的人文书籍,因为喜欢读书的学生多半在那里搬书回来看。可是那些书多产于七十,八十年代,基本上是被一把姓马的刀阉割了的太监式的书,我不怕得罪人。怎么阉割法?举个例子,"总体而言,宗教是唯心的,错误的世界观,被统治阶级利用来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从此,你知道了这一点,你么读释迦,读耶稣,读老庄,都觉得如同太监一般阴阳怪气。在红色的年代里,马刀所向无敌,包括孔夫子到孙中山,从曾国藩到蒋介石,都少有可以逃脱的,因为他们有"阶级局限性"。
但是我到了香港,就看到了很多台湾的书,很多香港的书,原来这些书本不象太监的,甚至不比姓马的书少阳刚之气,可以读得让人忘食,哎,可怜它们的被阉。这些都是我以前脑子以外的东西,所以我立刻知道要谦虚了,人总是受着他的经历和环境的巨大局限,他甚至不意思到,没有选择地被限制隔离着。
耶稣呢,用我们的眼光看,他太失败了,没有妻子,没有儿子,没有房子,没有财产,没有地位,最后还要被钉死,他只是游走于四方去救助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有余的眼光总是看到了世界的外面,因为他也到过更高的维度里。
庄子至今看来还是活得最浪漫最洒脱的中国人,他是超脱的同义词,他也是高维空间的蚂蚁。
去读他们,去体会那种来自另外一个维度的智慧的震撼,尽管你可能无法改变无奈的现实,但是可以深刻地改变自己,尽管无法摆脱沉重的肉身,依旧无选择地活在平面上,但是,心灵获得了自由。愿意升起你的心灵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们永远只能是自己,卢梭说的,对于整个世界我微不足道,但是我对于自己确是全部。事实上我们只对于自己重要,如果我死掉了,没有几个人会在三年后保持对我的记忆,如果我痛苦,没有几个人会有真正的同情,因为太难了,每个人都无法了解我的意识。所以我们要独立,活着就是成为自己,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去寻找自内在的完美与和谐,去实现句那没有选择的话: I am who I am。Simply because I am not and can not be anyone else.可是我们受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我们忘掉自己,去变成一个称为标准的人,不是这样吗?从小学起我们就要评三好,树标兵,学雷锋,学赖宁。老师总是看到我们的恶习,"你那样子不合行为规范,不可耻吗?"
到了大学,我们又自由了多少呢?我们依旧看别人,看典型,看所谓成功者,我们依旧活在要忘掉自己的标准包围中,去bbs看看,似乎所有人都统一了口吻,GRE 2400,拿了牛校offer, 签了著名外企,找到了ppmm, 牛啊,羡慕啊,爽啊, 历史走到了21世纪,北大和清华人只剩下一副面孔了,每年招了很多新生,最后就剩下了一个。
比较是有意义的吗?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全部主宰,为什么要什么都和人家比才可以找到意义?为什么当别人考G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考,为什么考不过2200就要郁?为什么billgates 成功的时候,我也一定要学计算机?可是自己和别人是多么的不同,些不同难道可以在一些欲念的驱动下轻易的忽略?
崇拜是有意义的吗?明星是需要那样追捧的吗?中国的那支烂球队是需要那么多关注的吗?
当我们倾注希望的时候,他们借此赚到了更多的银子,活得更加嚣张,更加让我们失望,我们是在给富翁们献爱心,爱心那么多,为什么不献给需要爱心的更多的人们,为什么不献给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我们崇拜自己,热爱自己,追捧自己,关注自己,我们就都也是明星了。这样盲从将无法发生,起哄将无法发生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奇想录作者QQ群:50108840
欢迎读者们给奇想录投稿赚取稿费:http://www.qixianglu.cn/tougao
奇想录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读者QQ群1号:11564958 读者QQ群2号:61921847 读者QQ群3号:61921931
2008-05-25
forcode奇想:人类是食腐动物?(视频)
http://www.qixianglu.cn/629722.html
视频:动物世界之食腐动物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MjI1MzMzOTI=.html
Scavenger
自然界中取食动物死尸或濒死动物的动物,在生态地位上扮演清除者(也称为分解者)。
如动物的蛆和真菌等。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Scavengers are animals that consume already dead animals (carrion). Scaveng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system by contributing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dead animal remains. Decomposers complete this process, by consuming the remains left by scavengers.
Well known scavengers include vultures, burying beetles, blowflies, yellowjackets, and raccoons. Many large carnivores that hunt regularly--such as hyenas and lions--will scavenge if given the chance.
Animals which consume feces, such as dung beetles,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scavengers. Animals which primarily consume dead plants (litter) are referred to as detritivores.
In 2004, Dennis Bramble and Daniel Lieberman proposed that early Homo were scavengers that used stone tools to harvest meat off carcasses and to open bones. They proposed that humans specialized in long-distance running to compete with other scavengers in reaching carcasses[2].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such an adaptation ensured a food supply that made large brains possible.
秃鹫栖息范围较广,在海拔2000-5000多米的高山、草原均有分布,栖息于高山裸岩上,筑巢于高大乔木上,以树枝为材,内铺小枝和兽毛等。多单独活动,有时结3-5只小群,最大群可达10多只,飞翔时,两翅伸成一直线,翅很少鼓动,而是可以利用气流长时间翱翔于空中,当发现地面上的尸体时,飞至附近取食,食物主要是大型动物和其他腐烂动物的尸体,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也捕食一些中小型兽类。
秃鹫吃的大多是哺乳动物的尸体。哺乳动物在平原或草地上休息时,通常都聚集在一起。秃鹫掌握这一规律以后,就特别注意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的动物。一旦发现目标,它便仔细观察对方的动静。如果对方纹丝不动、它就继续在空中盘旋察看。这种观察的时间很长,至少要两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假如动物仍然一动也不动,它就飞得低一点,从近距离察看对方的腹部是否有起伏,眼睛是否在转动。倘若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秃鹫便开始降落到尸体附近,悄无声息地向对方走去。这时候,它犹豫不决,既迫不及待想动手,又怕上当受骗遭暗算。它张开嘴巴,伸长脖子,展开双翅随时准备起飞。秃鹫又走近了一些,它发出"咕喔"声,见对方毫无反应,就用嘴啄一下尸体,马上又跳了开去。这时,它再一次察看尸体。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动静,秃鹫便放下心来,一下子扑到尸体上狠吞虎咽起来。
有时候,秃鹫飞得很高,未必能发现地面上的动物尸体。其他食尸动物如乌鸦、豺和鬣狗等的活动,就可以为这种猛禽提供目标。如果发现它们正在撕食尸体,秃鹫会降低飞行高度,作进一步的侦察。假如确实发现了食物,它会迅速降落。这时,周围几十千米外的秃鹫也会接踵而来,以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冲向这美味佳肴。
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这是在警告其他秃鹫:赶快跑开,千万不要靠拢。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气势汹汹地跑来争食了,它招架不住,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面部和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了在白色。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夺得了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也变得红艳如火了;失败者开始平静下来了,它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体色。根据这些体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知道秃鹫体力的强弱了。
在猛禽中,秃鹫的飞翔能力是比较弱的,好在它找到了一种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滑翔。这些大翅膀的鸟儿,在荒山野岭的上空悠闲地漫游着,用它们特有的感觉,捕捉着肉眼看不见的上升暖气流。它们依靠上升暖气流,舒舒服服地继续升高,以便向更远的地方飞去。
动物的食性
根据动物的食性不同,可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动物,如昆虫中的蝗虫、黏虫、蚜虫,鱼类中的草鱼,鸟类中的鸽、鹦鹉、哺乳类中的牛、马、羊、兔等动物是植食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如昆虫中的蜻蜓、螳螂、龙虱,鱼类中的鲨鱼、带鱼、狗鱼,鸟类中的燕、鹰、鸬鹚,哺乳食动物中的狮、虎、豹、狼等都是肉食动物。
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动物,如节肢动物中的螃蟹、蜚蠊,鱼类中的鲤鱼、鲫鱼,鸟类中的乌鸦、麻雀,哺乳类中的鼠、猪等。
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腐食动物,如节肢动物中的马陆、蝇蛆,鱼类中的鳄鱼、梭鱼,鸟类中的秃鹫等。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奇想录作者QQ群:50108840
欢迎读者们给奇想录投稿赚取稿费:http://www.qixianglu.cn/tougao
奇想录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读者QQ群1号:11564958 读者QQ群2号:61921847 读者QQ群3号:61921931
2008-05-23
forcode奇想:从白人狐臭看人种间的生殖壁垒
前几天看CNN,发现里面的女性主持人和记者都是大妈级的,体型高大魁梧,肩膀宽阔,一点女人味都没有。LT又说到,据说白种女人在青春期的确很性感,一旦结婚,体型就急剧变化,我本科的时候,学校有很多维族学生,那些维族女生身材的确很好,但是有朋友告诉我,一旦结婚,这些身材极好的维族女人就会迅速衰变成大妈级身材:水桶腰、手臂粗等,不同人种在审美和体型上的差异,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人种的通婚。
LT说体味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生殖壁垒,我说似乎对人类而言,视觉才是更重要的生殖壁垒吧,人类对气味毕竟没那么敏感。LT说到了狐臭,说只有白种人才有狐臭,纯正的黄种人实际上是没有狐臭的,我第一次听说,觉得相当有趣,昨天上网查了一下,果然如此,狐臭实际上是"胡臭",也即胡人的臭,胡人在古代是指西域人,也就是白种人,难怪香水在西方社会如此畅销了,目的是掩盖狐臭。
于是我们感慨那些嫁给白种男人的女人是如何度日如年了。我们黄种人的确很难忍受一个狐臭的异性,要共同生活就更困难了。forcode以前一直相信跨人种的通婚最终会导致人种界限消失,但是考虑到狐臭问题,似乎没那么容易了……
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9626.html
狐臭是白种人特有的身体气味(不是疾病),不同的白种人狐臭的味道和浓烈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北欧人狐臭最重,越往南狐臭越轻。这就是为什么欧洲香水一直很出名的原因。
在历史上从古至今,北方的胡族基本上都是全民皆狐臭,不论是犬戎、匈奴、鲜卑、羯、氐、羌,还是突厥、女真、蒙古、满洲等,这些胡族人身上都散发一种异味,这种味道在他们来说,可能是某种荣耀的象征,不过在汉人看来,确实是奇臭无比。据陈寅恪先生考证,狐臭对于汉人而言,乃是舶来品,原来是叫胡臭,是对北方胡族身上的臭味的统称,陈寅恪先生认为,不同的胡族有不同的臭味,有的是大蒜臭味,有的类似脚气臭味,有的类似葱花味等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少部分的汉人家族因为融合了胡族血统,而让整个家族的延续蒙羞,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在汉人的通婚思维中,没有胡臭的家族是坚决不与有胡臭的家族通婚的,所以一旦某个家族的延续过程中染上胡臭,很难消除。因此,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观点看,有胡臭的汉人,应该是有胡族血统的,至于是蒙古族还是满族,应该是很难考证了;没有胡臭的汉人,应该是百分百血统纯正的汉人。
大多数狐臭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有统计显示,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约占60%以上。另外,狐臭的人种学倾向特别明显,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患有患有狐臭这占绝大多数,因此他们中没有狐臭反而少见,狐臭在他们的人群中并不是疾病,在西方,狐臭的英文单词(B.O)bodyodor就是体味的意思。
由于黄色人种的体味(狐臭)极轻,一旦谁的体味较重(狐臭明显),周围的人就感觉特别刺鼻,而且普遍认为是一种疾病。患有狐臭,会因此形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婚姻、就业、升学、交友等。很多患者因此造成性格、思维的不正常,狐臭就真的变成了一种疾病---心理疾病。
目前腋臭常规治疗方法的缺陷:
手术治疗腋臭,目前创伤逐渐小,但由于只能切除大汗腺.小汗腺无法彻底清除干净.所以容易反复.
外用药物治疗腋臭.好多都是以香遮臭,根本没从腋臭病因出着手.只能缓解症状.或部分患者没效果.
腋臭治疗方法不断研究.如果能寻找到一种同时让大小汗腺都自然萎缩.不需要吃药打针.输液,手术的方法.正是腋臭治疗的最佳方法。这样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复发的几率.同时能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不需要天天为腋臭发愁.
腋臭传染吗?
由于腋臭是与个人体质相关,它的产生依赖于个人人体结构中大汗腺(又称顶浆腺)的分泌的汗液脂肪酸含量,而这种汗腺结构上的特征,不可能通过身体接触传给其他人,因此他不具有传染性。
由于它具有遗传性,一个家庭中,可能有多人会患有狐臭,往往让人误解为家庭成员相互传染所至,这是不科学的。
科学的说,狐臭的产生与遗传因素、与个人体质和汗腺结构有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族遗传,据统计,父母一方有狐臭,子女发生率在50%以上,父母均有狐 臭,发生率达80%;若子女并未遗传,那么其后代也就不会再患狐臭了。小孩到底会不会遗传上狐臭是不确定的,只是相对于其他没有狐臭家族史的人来说发生狐 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有狐臭家族遗传史的人属此症的高危人群,发生狐臭的危险性更大,应审慎选择正规的狐臭治疗方法,积极配合治疗,才能避免将狐臭遗传给 后代。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奇想录作者QQ群:50108840
欢迎读者们给奇想录投稿赚取稿费:http://www.qixianglu.cn/tougao
奇想录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读者QQ群1号:11564958 读者QQ群2号:61921847 读者QQ群3号:61921931
2008-05-22
forcode点评:豆瓣首页的话题垄断与作者精英化
互联网的精英化并不会导致作者垄断,因为互联网的渠道是无限的;虽然高质量渠道从来都是有限的,无论新浪新闻首页还是豆瓣九点首页,都是相对珍贵的渠道,渠道质量越高,竞争就越激烈,精英化也就越显著。但豆瓣九点的精英化还不至于形成了作者垄断,豆瓣九点的竞争是以文章为单位进行的,而不是以作者(博客)为单位进行。一个订阅量再高的博客,也只有一部分文章能够进入豆瓣九点首页,一个多数文章很平庸乏味的博客,偶尔出现一两篇极度精彩的好文章,也有可能进入九点首页。但是,你必须明白,豆瓣推荐机制意味着必须有一个启动器,才能启动推荐体系运转,再好的文章,也必须有人去最初发现。豆瓣的好友广播机制意味着,对一个订阅人数不那么多的博客作者来说,要想增加进入九点首页的机会,必须广交朋友。
豆瓣九点虽然不存在作者垄断,但的确存在所谓的话题垄断,这并不是精英化造成的,而是读者的注意力在某个时期聚焦于某些话题造成的。奇想录的豆瓣订阅人数目前有100多人,这使得奇想录的帖子出现在豆瓣九点首页的概率大大增加,我在奇想录选题上也有过一些实验,豆瓣九点的确比较偏向大众口味和时事热点,而且时事热点比大众口味更能获得推荐。在地震期间,与地震无关的话题,即使再大众再有趣也极难进入九点首页,我深有体会。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9595.html
互联网媒体只会更精英化
http://www.caozenghui.cn/?p=299#
豆瓣首页的话题垄断与作者垄断
http://uvo.blogbus.com/logs/20900169.html
keso观点:
http://log.keso.cn/2008/05/blog-post_15.html
keso:豆瓣面临的一个尴尬是,它希望自己的网站是一个臭味相投的人之间彼此发现以及深入挖掘未知事物的网站,或者说,是一个关注"小众趣味"的网站,但它的首页 (也包括九点的首页)却成为"大众趣味"的展示场所,让强者恒强。我相信阿北立志要改变目前首页的呈现方式,正式基于这样的思考,你不会被你不关心的事物 打扰。测试中的新首页肯定会引起很多争议,但我相信这条路没有错。
豆瓣首页的话题垄断与作者垄断 - [学问]
此次大灾一出,豆瓣上诸君云集而响应。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嗯,首页又会出一堆不着四六的评论了。果不其然,今天三篇和汶川地震相关的评论占领了首页,借题发挥者有之,离题万里者亦有之。而且从评论标题就昭然若揭,我就是冲着地震这个话题来的!此谓之"话题垄断"。
其 实话题垄断本身是民主的产物,比如当一部电影热门时,在首页出现它的话题垄断很正常,这也是豆瓣首页评论版块的功用之一。然而突发事件一来,这个垄断就变 味儿了。艳照门一出,于是满页尽是灵与肉。那倒也无可厚非,本身就是娱乐圈的人,评论还不至于不着边太远。可这回的国难一出呢,我不禁要问,您几位和那些 发国难财的人在心态上有何本质区别?
豆瓣首页是用于分享好的靠谱的评论的,您要关心地震要表达爱心您发Blog里,让它们在九点首页出现, 那才是它们该出现的地儿。但是很显然,豆瓣首页的点击率远比九点要高,而且在九点首页常常被名博垄断的情况下,走豆瓣首页也要容易得多。上豆瓣首页图个 啥?出出风头?传递爱心?分享知识?至于么您?当然您也可以啥都不图,反正它被推上去了,拦也拦不住呀。
再一个问题是,明明是不符合首页"精神"的此类"评论",为什么总是会被广大用户推上来?是用户不明白首页的"精神"?这个很有可能,因为豆瓣除了在推出"日记"功能的时候侧面提了一下首页不该出现啥之外,从来就没说过首页到底该是什么"精神",这个确实也不好说明白。另外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作者在肆意滥用用户的鼠标,甚至用户也情愿被利用。
我 如今是不怎么用心写评论了,曾经那上首页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基本上,我很清楚豆瓣用户的口味,很清楚写什么东西、怎么写东西,用户会更喜欢。说得更准确 一点,在每篇评论完成的时候,我就基本可以认定它有没有上首页的相了。但是,基本上,我写评论从来都不去迎合用户口味,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迎合用户并不 难,难的是怎么做自己(嗯嗯,自恋了不是)。当然如果在做自己的同时还能迎合用户,最好不过。
在我的一些印象里,我的评论的风格是比较冷 的,只是在行文中间或点缀一些火花。另外,我的行文大多是比较严密和完整的,也就是不存在逻辑上的漏洞。因此,往往可以看到这么一个现象:我的一篇评论上 了首页,很多人推荐,却迟迟没有人留言,即使留言,也不涉及更深,难以形成互动。类似的情况还有,一篇评论上了电影首页,比如4个人推荐了。然后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它就在那儿晾着,既没有人继续推荐,也没有人给"我不喜欢",直到大限已至,灰溜溜的下台。
其实因为都不怎么写评论了,所以也不怎么看评论,首页的评论更是极少看,甚至看到友邻推荐里很热的评论,我也懒得去点开。于是今天在与卢十四讨论首页"话题垄断"的时候,他还告诉我了一个现象,就是现在首页频频露脸的用户老有那么几位,基本上,他们的评论是写一篇就上一篇,一点都不含糊。我把它称之为"作者垄断"。
这些作者,我选取了几位的主页查看了一番,初步总结有这么几个特点:
1、发表评论的频度很高,基本上是两三天就一篇,而且码字不少,费了心血的;
2、好友人数很多,都是好几百号人,这样有利于评论的口碑传播和连锁反应;
3、从最新的评论往前追溯,确实是写一篇首页就上一篇,而且相对推荐人数很高;
4、评论内容的大部分在严格意义上都不是评论,而是读/观/听后感,更多的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就是如开头所言的借题发挥和离题万里。基本上发自己Blog里然后不说明评论的对象亦可独立成文;
5、评论的标题以文艺腔为主,也有通俗化的,或者性感化的,不一而足。正文也与标题相映成趣,文艺腔的叙述、通俗化的行文、暧昧般的气息。卢十四同学有话要说:"简单的说,豆瓣首页最青睐:流氓文艺腔。"对于他这话我可以举出一个例子,木卫二同学完全满足前三点,可却没能形成垄断,而事实上他的影评很靠谱很到位,上不了首页真的就是因为其不流氓不文艺了,呵呵。"文艺"和"文艺",还就是不同的。
那 么,对于以上我自己总结的五点,如果除去第四点,我觉得这种"作者垄断"是再合理不过的现象了,也是豆瓣评论应有之义。实际上第四点与"话题垄断"提到的 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两者的差别又在哪里呢?那就是"作者垄断"的马太效应,话题永远只是一时的,但作者却是一世的。朋友越多,评论越容易被推荐,越容易 上首页,越容易被更多的人认识,越容易写出更大众的评论……如此这般的不断被加强。
于是它的问题就出来了,当"作者垄断"达到一个非常强的 强度的时候,意味着其他的作者的评论上首页的机会就越小了。其实这就是一个悖论。豆瓣是"长尾理论"的一个极好的实践,它希望用户来发掘"长尾",而长此 以往的情况可能是,在豆瓣得到展示的产品和用户形成的是20%,剩下80%的长尾依旧得不到更好的挖掘。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豆瓣更看重"我 猜"的价值而把"排行榜"放在了后来的位置。"排行榜"永远承载的是主流文化,能挤进这个主流的"长尾"产品永远是极少数。另外一方面,一个在网络世界的 "长尾"或者"小众",一旦其在豆瓣由"小众"演进成了"大众"(比如陈绮贞),它的"垄断"地位就必然造成了对其他"小众"的打压。
于是我不禁在想,"长尾"真的靠谱吗?事实上,我在豆瓣,既不关心"我猜",也不关心"排行榜",我一直是自己在主动的发掘新东西。这其中,好友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在现在豆瓣的测试版里,我们看到友邻广播取代了评论版块占得首屏以及相关改动,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或者可以这么说,豆瓣的这次改版,在UE上是相当靠谱的,只是,是不是UI还得再琢磨琢磨?反正我看着觉得挺丑,您觉得呢?
互联网媒体只会更精英化刘韧说:传统媒体是依靠精英记者的,互联网媒体是亿万网民加在一起的智慧,让任何精英相形见绌。越精英的记者越容易预设立场,精英垄断着媒介,我们只能从精英那里获取信息,精英便趁机夹带了很多他们私有的价值观。
我认为的情况恰恰是相反的,事实上,互联网媒体正在越来越精英化。从最早依靠转载起家,到过去的互联网媒体的初阶段原创化,紧接着的是现在,互联网媒体的细化竞争,也就是分领域专业化,结果是什么呢?
传统媒体的"精英化"特点迁移到了互联网。只不过,这个精英化是为了迎合长尾分化的阅读需求,而不是报纸的版面受限下的精品呈现。信息的极度膨胀以 及价值信息的极度匮乏,使得互联网编辑的精英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专业的内容由精英的编辑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最低的文章数量,带给读者最大的价值信息 传递。
所以,我可以妄言一句:干互联网媒体,无兴趣者毋宁死。
blog兴起之初,人们认为公民新闻势必会冲击互联网,大众拿起了武器,会推平整个互联网。事实呢?存在于博客形式的主流内容,最后也大多成了精英 人士的"阵营",说直白点,他们把原来在杂志、周刊和报纸的阵地转移到了互联网。唯一不同的,除了原来的精英,互联网滋生了自己的一批"精英",比如keso们。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是如此,那可是blog媒体汹涌的地方,也是blog这种工具最最普及化的地方,更多的行业中坚力量加入了blog发表观点的行列,也最终促成了blog媒体的形成,既要有优质的内容,也要有同样优质的规模读者。但绝对不是草根化或全民化。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在tech\finance等等领域。一个个的Michael Arrington(techcrunch)、Om Malik(gigaom)。
他们其实在互联网媒体的2.0时代,延续了新的精英。更有意思的,它们不仅没有弱化传统媒体的价值观输出,反而"变本加厉"的突出了这种观点的价值性,并最终成为了向纸质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网站的挑战工具。
Update:keso说我和刘韧说的不是一回事。也是,也或者不是。实际上,互联网媒体的精英化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东西,只是现在总结下,严格上,跟刘韧的post没有太大关联性。我强调的是"媒体"的精英化,并没有否认公民新闻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价值。不过刘老师的互联网媒体走势价值观我不太认同,之前就如此。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奇想录作者QQ群:50108840
欢迎读者们给奇想录投稿赚取稿费:http://www.qixianglu.cn/tougao
奇想录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读者QQ群1号:11564958 读者QQ群2号:61921847 读者QQ群3号:61921931
2008-05-21
有趣的想像可以化平庸为神奇
在今天,所谓预测从来都不是一门科学,奇想录从不宣称自己的奇想是科学的、可行的、准确的,而是从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中搜寻未来趋势的端倪,经由头脑风暴将这些细节放大,引起公众的兴趣和重视。在这个过程中,非科学的洞察力、幽默感和想象力比科学的方法更为重要。洞察力和幽默感就是过滤器,从成千上万的新闻报道中筛选出未来种种可能中最重要最有趣的那些,而想像力将这些重要且有趣的可能性无限放大。
奇想录是什么?
奇想录是媒体,我们传播视角独特的观点和情绪,试图影响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与选择;
奇想录是家园,我们收留孤独好奇的灵魂和旅人,试图架起通向未来世界的一座桥梁;
奇想录是意淫,所有伟大的想象本质上都是意淫,意淫至死,其乐无穷!
奇想录不是什么?
奇想录不是科学,虽然我们不排斥使用某些科学的方法,但我们从不以科学束缚手脚,因为科学并不是探索未知的唯一途径;
奇想录不是预言,虽然奇想成真让我们心花怒放,但我们绝不以预言家自居,因为技术发展既有路径依赖也存在巨大的弹性空间;
奇想录不是新闻,虽然我们的奇想从新闻中汲取灵感,但我们更在乎狂想的乐趣!
标签:奇思妙想, 奇想录, 想像力, 意淫, 新技术, 未来, 洞察力, 趋势, 路径依赖, 预言
快速链接:http://www.qixianglu.cn/go/629537.html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奇想录作者QQ群:50108840
奇想录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读者QQ群1号:11564958 读者QQ群2号:61921847 读者QQ群3号:61921931
2008-05-18
为什么所有动物都来自同一个祖先而不是一群祖先?
物种的产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人类和黑猩猩都是来自类人猿,那么,在类人猿与人类、类人猿与黑猩猩直接,还存在着无数连续过渡物种,变异是一点一点累积的,直到变异大到一定程度,我们才说这个后代与原来的那个祖先已经不是同一物种了,物种本身是一个定义问题。为什么我们认为狼狗和狮子狗是同一物种?为什么我们认为黑人和白人是同一物种?难道仅仅因为狼狗和狮子狗还可以交配、黑人和白人也可以顺利交配生育后代?的确,生殖壁垒是一个区分物种的重要指标,但是,要知道,生殖壁垒的形成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实际上,狼狗和狮子狗、白人和黑人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生殖壁垒,我相信有过A片经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看日本、韩国这些黄种人拍的A片更有感觉,而对美国白人拍的A片感觉小些,对于黑人拍的A片,那对我们性欲的挑动就更有限了,很多黑人觉得性感的元素,我们其实完全没感觉了,也就是说,黑人和白人之间在第二性征上已经存在微小的差异了,只是说,还保留了大部分第二性征——吸引性交的媒介,而且,黑人和白人的基因差异还没有大到会影响生殖细胞的结合。我相信,一头狼狗对于狮子狗的性欲肯定不如它对另一头狼狗异性的性欲来的强烈。所以,如果狮子狗和狼狗都单独进化下去,当变异累积到一定程度:生活习性、繁殖方式、性征方面的区别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我们定义为不同物种了。其实,马和驴被我们定义为不同物种,但是它们的生殖细胞还是可以结合,生育出不太健康的骡子,只是骡子不再具有生育能力了,生殖壁垒已经存在了。老虎和狮子偶尔也会交配,产生狮虎兽。
那么,为什么地球所有动物来自同一母亲而不是来自于一群祖先呢?
从forcode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物种的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差异累积到一定程度并且适应了环境,我们才会将后代定义为新的物种。
如果人与类人猿的基因差异有1000个(具体数字可多可少,无关紧要),每一个基因差异产生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如果一只类人猿要直接生出人类后代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连乘1000次,也就是说,分子是1,分母是1后面有6×1000=6000个零,我们已经无法想象这个概率有多低,这个概率低到不可能在自然界发生。
那么,这1000个基因差异如果是经历了1000次变异,每次只变异一个基因,有没有可能祖先物种中很多个体都产生了同样的变异,生育出同样具有这一基因的后代呢?当然是有可能的,但是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就是好比我们听说生出了六指人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人类有史以来生出六指人的母亲可能有数百人甚至数千人,但是,光生出六指人并不能说就是新物种啊,还得继续变异下去,比如再生出三眼人,六指人要出现的概率已经很低了,这意味着来自不同祖先个体的六指人肯定是有限的,就算六指人具有生存优势,也需要若干年才能达到数百万人数的种群规模,要让这些六指人再生出三眼人的概率也只有百万分之一,要让来自两个不同世系的六指人分别都生育出三眼人,这概率就更低了,百万分之一剩以百万分之一,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可能一个祖先先生出三眼人,三眼人的后代再生出六指人,顺序可能不一样也是可以的,但是,有时候,顺序不一样,就可能导致一种本来是生存优势的变异成为生存劣势,可能光有3只眼是一种劣势,需要同时具备3眼六指才是优势,这种可能性使得变异的顺序也非常重要,那么,这1000个每个产生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变异基因之间不是一个组合问题,而是一个排列问题,那么,1000个基因要按照特定顺序来变异的概率也是非常非常小的,再乘上前面所说的每个变异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连乘,那么,概率小到在地球这样的环境下不会出现,因为地球有史以来存在过的物种数量可能都没有达到那个数量级。所以说,特定排列组合的基因变异要在两个祖先个体那里单独进化出来的概率极低,在一个个案(地球)中,低到几乎不可能存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地球上所有动物都来自同一个母亲。
再往前追溯,可能所有动植物也都来自同一个单细胞祖先。但是在微生物界,我就不能肯定了,一方面,微生物的基因数量本身有些,或许只需要10个基因变异就能定义为一种新的细菌,另外,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迅速,种群规模也相当庞大,所以,这使得前面所分析的超低概率事件有可能发生。所以,在两个不同星球上,也是有可能单独演化出同样的细菌来。但要在不同星球单独进化出灵长类,这就几乎不可能的,除非说,进化路径是早就设定好的——即智能设计论,这也就是forcode在《抽水马桶的秘密》中所描写的:始祖菌播种在不同星球,光子数据库提供了遗传信息,始祖菌在不同星球按照设计好的进化路径演化,最终实现三栖人再造。
本文全文地址:
http://www.qixianglu.cn/629483.html
下面是forcode一个星期前写完上文后搜索到的一些相关资料:
国家地理杂志和达尔文都错了
和大人 @ 2007-5-21 10:15:07 阅读(177) 引用通告 分类: 真科学
本文转自牛博论坛,觉得挺有意思,就收藏一下http://bbs.bullog.cn/forums/main/6202.aspx?pid=40835#pid40835
Dr. Terry Mortenson, AiG-USA(创世纪里的答案-USA)
2004-11-06
-----------------------------
原文:National Geographic is wrong and so was Darwin,by Dr. Terry
Mortenson, AiG–USA,6 November 2004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docs2004/1106ng.asp
【数字】:为原文文字注释。
【L数字】:为原文链接文章。
【B数字】:圣经经文注释。译者加。
-----------------------------
"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在2004年11月号的封面文章里问道,"达尔文错了吗?"(Was Darwin
Wrong?)这篇33页的长文给出的充满自信的答案是,"没有!"这不会让任何人感到意外。但是对那些有一定科学背景并且愿意仔细思考的读者来说,在同意这个说法之前,他们需要分析那些所谓的"压倒性的证据"。我们请你把此文当作思维的养料......这里确实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国家地理杂志"(以下简称"国家地理")把将近半数的美国人不相信进化论这一事实,部分归因于"按字面意思解释圣经"(Scriptural
Literalism)[其实,那不过是相信来自上帝的直白的话],和"地球年轻论创造论者"(young-earth
creationist,认为地球年龄很年轻)与"智能设计论者"(intelligent
design)的竞争导致的"改教"(proselytizing)[人们同样也可以认为"国家地理"在为了自己的立场让人"改教"]。他们还建议说对进化论的拒绝是出于"真诚的疑惑和无知";可是考虑到流行科学刊物,大众媒介,和教育系统都被进化论者控制,这所谓的"疑惑和无知"好象只能归因于他们自己了。
举个例子,记得大约五年前,"国家地理"推出"古肉食鸟"(Archaeoraptor)作为"证明",认为"现在终于可以象判断人是哺乳动物一样确定的说,鸟是兽脚亚目(theropods)。"【1】可惜,这完全是个骗局——一只皮尔当鸟(Piltdown
Bird。作者用历史上著名的皮尔当人骗局来称呼这个鸟化石骗局。1911-1915年,皮尔当人Piltdown
Man颅骨化石问世,皮尔当人被称为人类的祖先,是进化论中猿人向人类过渡时"缺失"的环节。但是,1953年,其他科学家们发现皮尔当人化石只不过是有意弄脏、化学处理后的产物,让它看上去很古老。译注)。【L1】
"国家地理"为此刊登了一篇难堪的更正。不过他们的开放的诚实好象没能维持多久。
"国家地理"这篇文章一上来就想驳斥"进化论不过是个理论"(evolution is just
a
thoery)的说法。我们已经在很多文章里解释过,那个说法不合适,我们一直就不鼓励人们采用那个说法。我们应该小心不把进化论拔高(elevate)成一种"理论" (theory),把"变形虫到人"(amoeba-to-man)的推测(conjecture)和相对论(theory
of relativity)或电学理论(theories of
electricity)相提并论。"国家地理"自信的拿来和进化论作类比的那些理论,都是基于"可重复的观测"(repeatable
observation),当前就可以进行的观测,而进化论是对无法观测的过去的宣告(claim)。
这篇文章说"有两个重要观念需要说明:一是所有物种的进化(来自同一祖先)这一历史现象(historical
phenomenon),二是'使进化这一历史现象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争论的基本点:信息****
想要理解本文后面的简要分析,请考虑下面这些关于生命和创造论的基本事实。一切生命的细胞里都有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DNA携带有生成生命体全部组件的信息(基因指令
genetic
instructions),而所有这些信息都储存在每个生命体的第一个受精的细胞里。变形虫的DNA没有生成hooves、毛、尾巴和眼睛的信息,而马的DNA就有这些信息。美洲鳄鱼的DNA里没有生成羽毛、中空的骨骼、单行的肺(one-way
lung
systems)的基因指令,可鹰的DNA就有。【L2】有的DNA信息在很多不同的物种里都有,而其他的信息则不同。
因此对进化论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第一,这信息是如何产生于进化论者假定的第一个微生物里的?第二,"简单"物种里的信息是如何改变和增加,进而产生各种不同的今天依然存在或记录在化石里的动植物的?
"国家地理"的文章甚至没有尝试去讨论第一个问题,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正如世界著名的天体生物学家(astrobiologist)Paul
Davies所说:
在讨论生命起源的问题时,我们几乎拿不出任何有价值的硬的事实,这实在难堪。对于生命何时在地球上开始存在,我们有个大致的概念,对生命从哪里起源的,我们有一些有趣的理论,可对于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都被难处了。没人知道一个无生命的化学混合物怎么就自己组织成了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2】
了解了用"化学进化"(chemical
evolution)来解释生命起源带来的问题,【L3】以及基因信息在生命产生上扮演的关键角色,上面的说法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奇怪。Werner
Gitt博士是德国著名的科学家,地球年轻论创造论者,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专家。在他的有力而严谨的大作"起初是信息"(In the Beginning Was
Information)一书里,他强调说,"没有任何已知的自然法则、已知的步骤、已知的系列事件,可以使信息从物质中自我生成。"【3】
因此进化论的假设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大麻烦。而更糟的还在后头,因为正如创造论者已经多次指出、下面我们还要具体说明的,要想使进化论成为可能,必须有新的基因信息的加入,自然选择和变异(无论是单独一个还是两者一起)都不能导致基因信息增加。
创造论相信,根据圣经创世纪的明确教导,上帝在历史开始的最初六天里,用超自然的力量造了不同"类"(kinds)的植物和动物,他赋予这些受造物以基因信息,以便在最初的物种内部产生多样的品种,而不是从一个物种变成另外一个物种的能力。如果你是头一次读此类文章,请在继续阅读的同时考虑下面讨论的内容。我们相信这是对地球上生命起源这个话题最重要的部分。研究创造论的科学家(都是在世俗的进化论者占主导地位的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正在投入这项长期的科学研究,尝试界定初始物种的基因的边界(boundary),多数人似乎同意,一般来说,创世纪里的物种分类多数时候是在属(genus)和科(family)的级别,而不是现代分类学的种(species)级别。【L4】【L5】
进化论和创造论之间的对立是很明显的。进化论者相信"生命树"(the tree of
life)——所有生物都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相信从一个物种到另一个物种的纵向的变化。创造论者相信"生命森林"(the
forest of life)——初始物种(original
kinds)内部的横向的变种,而不是从一个物种变成另一个物种。哪个看法更与科学证据相符呢?
关于自然选择,"国家地理"在一开始就搞错了,该文说"华莱士(Wallace)和达尔文(Darwin)分享了发现自然选择的荣誉"。实际上,英国一个受人尊敬的创造论者Edward
Blyth早在达尔文发表他的著名的"物种起源"之前25年就提出了这个概念(没有使用"自然选择"这个名词)。Blyth把初始受造物种内部的变种归因于环境和食物供应的改变。【4】
"国家地理"把自然选择描绘成对"无用或消极变种"(useless or negative
variations)的"自然优选"(natural
culling),而这恰恰暴露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致命缺陷。正如创造论者一再指出的,自然选择不创造任何新东西,它只是对现有的导致变种产生的基因信息进行选择。结果是,或者因为一个变种适合某个环境于是生存下来而保存某些信息,或者因为一个变种的消失而完全失去某些信息。但绝对不会发生创造或者增加新的信息的情况。
"国家地理"把信息的丢失作为进化论的"证明",而实际上进化需要大量的信息增加而不是减少,这误导了读者,也回避了关于信息的挑战。例如,"国家地理"问道,"为什么某些种类的甲壳虫长了根本不会打开的翅膀?"我们很早以前就说过这些甲壳虫确实是从会飞的甲壳虫变化来的,原因是变异导致的飞行能力丧失。而在某些特定环境里,这个变异可能是有益的。比如,在一个多风的海岛,会飞的甲壳虫可能会被吹到海里,而不会飞的甲壳虫却能避免这个危险。问题的根本在于,这种甲壳虫"失去"了一些功能;这根本无法解释甲壳虫最初怎么产生的,或者飞行这个功能最初是怎么来的。【L6】
"国家地理"从四个方面展示了支持进化论的证据: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古生物学(paleontology,研究化石),胚胎学(embryology,研究从胚胎到出生的发展)和生物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生物的形状和设计)。当初达尔文用到了全部这些论据,现代进化论者也还是这些论据。
****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
进化论者认为只有进化才能解释为什么某些物种生活于一个地区,例如澳洲的袋鼠,却不在另一个地区。本来达尔文宣称进化论解释了固定大陆上的生命模式(pattern
of
life),现在似乎进化论也被用来解释从一个大板块分裂出来的大陆的生命模式了。如果进化论是如此的灵活,可以解释那些彼此完全对立的地理分布,那么它其实什么都解释不了。
而且,现有的物种和化石显示的生物分布也有很多令人迷惑的地方。一个例子就是袋鼠,它们主要生存于澳洲却并不是"因为是在那里进化的"。进化论者不得不承认有袋动物(marsupial)曾经生活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甚至很繁盛),但现在基本都灭绝了(除了美洲的负鼠opossum)。两个进化论者提出了下面这个颇有启发性的观点:
现存的有袋类动物只限于澳洲和南美洲(曾经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Gondwana);北美的负鼠是近期迁徙过去的。可是相反,欧亚大陆和北美(属于劳亚古大陆Laurasia)却没有发现白垩纪后期(Late
Cretaceous)后哺乳下纲(metatherian)生物的化石。这个地理上的错位仍然没有合理的解释。【5】
然而创造论者认为,对这个生物地理学证据存在更好的解释,包括对挪亚时期全球范围的灾难性的大洪水引起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理解,以及洪水后的人类繁衍时有目的的(有时是自己毫不知情的)把动植物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这个事实。【L7】
生存于一个地区的关系很近的物种,比如达尔文研究过的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位于厄瓜多尔西部Galapagos
islands)上的十三个雀类品种,的确是来自于同一个祖先。但是一种雀变成另一种雀,并不能告诉我们最早的雀是怎么来的。相反,这是个经典的筛选基因信息的例证,而不是生成新信息的例证。而且这个过程实现的要比进化论者预期的快的多,却完全符合创造论模型的预测。【L8】近期的成果也显示出,许多变化确实是本身固有的应付循环性改变的气候的能力产生的结果。比如,干旱导致鸟喙略微加长,而降雨可以起到相反的作用。
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国家地理"上的其他例子,变色龙,鼹鼠(mole
rats),蚂蚁,鸽子和果蝇。值得注意的是,达尔文的观点反对与类似Hugh
Ross所持的"进步进化论者"(progressive
creationist)的立场相妥协,即上帝创造了现存的各个物种。
与"国家地理"暗示的相反,有知识的创造论者实际上相信可能产生新物种。但这是初始的受造的种类的基因信息重组或丢失的结果。正象前面解释过的,创造论科学家不相信初始的受造的"类"(kinds,创世纪第一章提到的)等同于现代人造的分类学里的"种"(species),而更接近于"科" (family)这一级。最新的积累的证据显示,新的物种的形成(speciation)可以迅速完成,这让进化论者感到吃惊,却完美的与圣经说法相吻合。
****古生物学(paleontology)****
"国家地理"引导读者相信达尔文认为化石几乎支持他的理论。可事实上他自己不止一次在著名的"物种起源"里承认,化石记录使他的所有生物来自同一祖先的理论显得很尴尬。【6】他知道假如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就应该有不计其数的过渡性样式(transitional
forms, 100%爬行类,75%爬行类-25%鸟类,50%爬行类-50%鸟类,25%爬行类-75%鸟类,100%鸟类和大量介于这些样式之间的样式)。达尔文把缺乏化石证据的原因归结为我们对化石记录的无知。可是今天我们的展览馆里摆满了各种化石,而遗失的环节依然不见踪影。
正如哈佛大学的进化论地质学家Stephen Gould所说:
化石记录里极端缺乏过渡性样式,仍然是古生物学的商业机密。出现于教科书里的进化树,只在树梢和树枝的节点上有数据,其余部分都是推出来的,即便合情合理,可依然没有化石上的证据。【7】
在一封1979年写给创造论者Luther
Sunderland的回应信中,当时伦敦"不列颠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高级古生物学家Colin
Patterson写道:
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即我的书里缺少进化过渡的直接的插图。如果我知道,无论是化石还是现存的生物,我一定会在书里列出来。你建议说应该请艺术家来帮助把转变形象的描述出来,可问题是艺术家从哪找信息呢?诚实的说,我无法提供,而如果我把这个任务交给艺术加工,难道那不会误导读者吗?...你说至少我该"提供展示每个器官产生的化石照片。"我会记住这个事情——可目前没有一个可以作为有力的论据的化石。【8】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Richard Dawkins的进化论学生Mark Ridley断然说:
可惜,支持过进化论的证据里从来没有包括逐渐变化的化石物种。在"物种起源"里有关化石记录的章节中,达尔文提供的记录对区分进化论和特殊创造论(special
creation)毫无意义,因为之间的间隔太大了。这个情况现在依然没变。...不管哪种情况,没有一个进化论者,不管是"渐变进化论者"(gradualist)还是 "突变进化论者"(punctuationist),能用化石记录作为证据来支持进化论而反对特殊创造论。【9】
所以我猜想"国家地理"的诸位不是真正的进化论者,或至少他们不是特别有研究。他们当然没有在文章里提供任何资料可以否定上面的说法,"国家地理" 甚至承认"化石记录就象一部关于进化论的有启发但是有瑕疵的电影,1000格胶片里的999格都丢在了剪辑室的地板上"。你应该明白这意思了。进化论 99.9%靠的是想象!"国家地理"接着提到"几十个过渡类型"已经被发现了,以打消人们对进化论的疑虑,可他们只给出了两个例子:马,和鲸鱼。
创造论者多年来一直在揭露这个所谓马的进化的说法有问题。南美出土的化石被翻回头来与北美出土的化石相比较。【L9】而且,马的物种"树" (tree)实际上是个灌木丛(bush),其中包含的仅仅是马家族里的各个变种而已,根部最可能是一个非马类(non-horse)的物种。【L10】而之前"国家地理"(1981年)通过马的化石来支持进化论的尝试也早已被暴光了。【L11】
至于鲸鱼的进化,"国家地理"参考的是古生物学家Philip
Gingerich的工作。文章探讨了他对"Pakicetus"(意思是"巴基斯坦鲸鱼")的研究,但是却没有讲述真正的故事。Gingerich在1994年宣称,Pakicetus是一个"完美的过渡类型"(perfectly
intermediate),体现了陆生动物和鲸鱼之间的过渡。【10】当时他手上掌握的化石证据只有部分头骨,可是Gingerich找来艺术家画出了一个在水里游泳的物种,它的前肢象陆生动物,嘴和后半身看上去象水生的吃鱼的生物。但是到了2001年,更多的化石被发现之后,【11】人们认为Pakicetus"并不比貘(tapir)更两栖"。【13】然而"国家地理"误导读者说Gingerich"发现了Pakicetus,一种陆栖的哺乳动物"。那不是他发现化石的时候用的说法,也不是他在科学文献里用的说法。
"国家地理"接着说现在Gingerich相信鲸鱼和羚羊(antelope)有亲缘关系,依据是2000年发现的"一片化石"。他们说,那是"一只新种鲸鱼"的踝骨的一部分。但是后来他们发现了踝骨的其他部分,于是意识到那是"一个踝骨,来自一只四腿鲸鱼"。稍等片刻!上次看到"四腿鲸鱼"是什么时候?进化论者在玩语言游戏,把鲸鱼的鳍(fins)和尾巴(tail)称为"腿"(legs)。可是假如,象"国家地理"说的,化石被"紧密重组" (closely
resembled)为偶踢动物(artiodactyls,有踢的陆生动物,比如羚羊)的踝骨,那么凭什么这"单独一片化石证据"被解释为与鲸鱼有关?对进化论来说,关键是想象!"国家地理"在这里说道"这正是科学所应该发挥的作用"。真的吗?
有关对这片所谓支持进化论的化石证据的反驳,读者还可以参考Darwin's Enigma,
Evolution: The Fossils Still Say No!以及Creation Scientists Answer Their
Critics的第五章。
****胚胎学(embryology)和生物形态学(morphology)****
在外形(shape)或样式(design)上的相似性也可以(如果不是更加可以)理解为共同设计者的原因,而不必然是共同祖先的原因。滚轴溜冰、自行车、小汽车、大卡车、公共汽车和火车都有轮子,但并不是说一个是另一个的祖先。他们在设计上的类似是因为,有智能的人类设计者都想到,使用轮子是在地面上移动物体的好办法。因此同样道理,在同一星球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生物之间也是互相依赖彼此相关的,因此它们自然会有很多相似性,而那些生活在类似环境(水里,空中,陆地)里的物种会有更多的相似性。拥有无限智慧的造物主比一切设计师加在一起还要聪明。好的设计应该是、也确实是容易修改以便用于其他用途的。
而当我们考虑到那些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生物彼此之间的差异时,同一祖先的说法就显得更加不可信了。举例来说,人类和蛙类都有五个手指,但是这两者的发展模式差别巨大。人类手指的生成是通过手指之间的细胞程序化的死亡,而蛙类的手指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向外生长。
再说胚胎(embryo),它的生成靠的是受精卵(fertilized
egg)里面DNA分子所携带的信息。再一次我们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动植物从哪里得来的这些信息?它们不是来自于时间,运气,和自然法则。我们千万别忘了进化论者还在使用Ernst
Haeckel 的有欺骗性的绘画(那幅著名的有24个胚胎的绘画,用以展现不同胚胎的相似性。而这幅被各种教科书广泛采用的用来支持进化论的插图是伪造的,是不符合科学数据的欺诈。译注)。【L12】【L13】可惜就象达尔文、许多科学课本、【15】给外行看的进化论图书一样,【16】"国家地理"赞同"胚胎复原" (embryonic
recapitulation)。
"国家地理"宣称发育不全的特征或器官(vestigial characteristics or
organs)是进化的证据。那些没用的部分被认为是继承于动物祖先的痕迹。这个说法有两个问题。一,功能的丧失(通过遗失某些基因信息)不能被用来证明从低级生物变化到高级生物的优越性(那需要信息的增加)。二,在20世纪被进化论者引用来当成进化的证据的人体上180个"发育不全的器官"(vestigial
organs),现在我们知道,几乎每个器官都有至少一个功能(感谢医学研究的进步)。事实上,"国家地理"很滑稽的把男性的乳头作为进化的证据——难道他们认为男性是从一个全部是乳房发育完全的女性人种进化来的吗?【L14】
动植物、细菌(bacteria)和病毒(viruses)都可以生成对除草剂(herbicides)、杀虫剂(insecticides)和抗生素(antibiotics)的抵抗能力,"国家地理"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实际上,该文说"再没有比细菌被迫改变这一过程更好更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达尔文的理论了"。
但是每一个引用的证据,都是在说一个物种变成同一物种的另外一个变种。一种流感病毒(flu
strain)变成另一种流感病毒,或者一种葡萄菌(staph
bacterium)变成另一种葡萄菌,或者一种家蝇(house
fly)变成另一种家蝇,这没法解释生成流感病毒、葡萄菌和家蝇的信息最初是从哪里来的。而且我们总是发现这些改变其实都是与进化论宣称的方向相反。【L15】
然而变种是怎么产生的呢?著名的进化论者Francisco Ayala告诉我们:
第一例昆虫对杀虫剂有抵抗力的报告是在1947年,是家蝇对DDT的抵抗力。从那以后,至少有225种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被确认为对一种或多种杀虫剂有抵抗力。生成抵抗各种花样的杀虫剂的能力所需要的基因变量,明显的存在于每一个暴露于这些人造合成剂的昆虫里。【17】
研究发现这个说法也适用于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的科学家已经通过福兰克林远征队员再生了那些将近150年前让他们在北冰洋神秘死亡的病毒。这六个品种(strains)的细菌几乎肯定是再生的最古老的细菌,微生物学家Kinga
Kowalewska-Grochowska博士说,而且其中三种恰巧也对抗生素具有抵抗力。其中使用的两种抗生素——氯洁霉素(clindamycin)和头孢西丁(cefoxitin),都是在远征队员死亡超过一个世纪以后才发明的。【18】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变化是变异造成的,那是DNA分子繁殖的时候产生的复制错误。"国家地理"没有告诉读者的是,变异的结果是生物的信息丢失。大多数变异对有机体是有害的,如果不是致命的。那不是向上的进化,而是向下的退化。有时,变异确实增加了生存的机会,但它总是导致信息的丢失。
比如一种叫做Helicobacter
pylori的细菌,对人类来说有点麻烦,但是医生可以用抗生素消灭它。病人服用的抗生素会通过细胞壁被细菌吸收。细菌带有生成一种酶(enzyme)的基因信息,这种酶和抗生素反应使之变成毒素,从而杀死细菌。而如果是变异的话,某些Helicobacter
pylori细菌没能制造出酶,因而没能把抗生素转化为毒素,于是没有死亡而是继续繁殖,给病人和医生带来新的问题。这个变异品种通过遗失信息存活下来,这可不是在增加信息,从而能够使一个细菌在几百万年之后变成一个生物学家。
正如犹太科学家同时也是变异专家的Lee
Spetner博士在他写的"不是因为运气:粉碎现代进化理论"(Not by Chance:
Shattering the Modern Theory of Evolution)一书中所说:
一切的变异都是通过减少蛋白质的独特性使基因携带的信息有所减少,变异不会增加任何信息,也不会增加分子的任何新的能力。其实,所有变异都是学习怎么销毁信息。没有一个变异能作为导致大的宏观进化(macroevolution)的例子。...那些认为遗失信息的变异可以导致宏观进化的人,就象一个商人每笔交易都亏本却认为可以通过增加交易量来弥补损失。
变异对进化论者没有什么帮助。就象自然选择一样,变异不制造进化论需要的新的基因信息。然而和自然选择一样,变异与圣经的说法完全吻合。那是亚当夏娃沉沦以后上帝诅咒的结果。(圣经创世纪3:20,罗马书8:20-22)【B1】【B2】
"国家地理"说进化论的新证据来自于"族群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不过是在对读者"玩弄词藻"。读者可以从Michael
Behe写的"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里发现进化论在生物化学上无法逾越的障碍。对怀疑论者,有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对进化论的严格的科学检验,可以阅读Michael
Denton的"进化论:面临危机的理论"(Denton's 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达尔文主义和宗教(Darwinism and Religion)****
"国家地理"在文章结尾断言说"人们不需要,也不应该把进化论仅仅当成一种信仰来接受"。但那恰恰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科学家(他们对自己专业以外的学科就是外行)的活生生的写照。大家相信进化论,因为它通过"歪曲真相"(smoke
and
mirrors)而显得很科学,也因为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不顺服造物主的借口。正如圣经罗马书1:18-20(Romans
1:18–20)所说,人们因为不义而阻挡真理。【B3】
然而达尔文的学说和宗教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一个人当然可以同时既相信一个界定模糊的"宗教"也相信进化论。【L16】"国家地理"宣称进化论与教皇的声明和罗马天主教教义(Roman
Catholic
dogma)相容。不过,对"国家地理"那类人而言,当教皇说人们可以相信进化论的时候,他是个值得倾听的有见识的宗教领袖。但是当他说人类生命的神圣性,无论是关于婚姻的定义,反对堕胎,还是同性性行为,那时他就只不过是一个老顽固,最好一个人悄悄信自己的宗教而不要到处说话。
可是即便是"国家地理"的前提也是有争议的。有很多天主教徒不相信进化论和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与他们的信仰(或真正的科学)相容。比如录像片"进化论
... 事实还是信仰?"(Evolution ... Fact or
Belief?)里的那些科学家,还有地质学录像片"地层里的试验"(Experiments in
Stratification)里的那些科学家。而真正的问题是:几百万年的进化学说是否和造物主的话——圣经——相容?两个世纪以来,地球年轻论创造论者已经清楚的给出了否定的回答。【L17】【L18】【L19】
****结论****
"国家地理"搞错了,说"黏液通过动物园变成你"(goo-to-you-via-the-zoo)式的进化论得到了科学证据的证明。证据从来就没有支持过达尔文的学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有见识的普通人、以及学生不接受他们过去一直被教(或者说洗脑)的说法,不接受学校,博物馆,电视科学节目,国家地理杂志宣扬的说法。
在用自然选择解释物种的起源上,达尔文对了一部分。可是因为他对圣经的忽略(出于对造物主的反叛而不接受圣经),他不明白"物种形成" (speciation)不过是上帝设计的一个办法,以便那些以超自然的力量创造的初始物种能够产生美妙的变种,并且能够适应挪亚时代长达一年的全球性洪水之后被诅咒的地球环境。
圣经符合事实(facts),这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成为创造论者。【L20】进化论不符合科学证据。它禁不起仔细的检验,这就是为什么进化论者不得不借助政治和学术力量以及法律威胁,把对进化论的批评阻挡于公立学校之外。事实上,无神论者、反创造论者Eugenie
Scott很巧妙的承认,如果学生有机会接触那些对进化论的批评,他们有可能会最终相信那些观念!
我的意见是,在小学和初中用"创造和进化"作为批判性思维的练习题目,本质上是保证了学生会对进化论产生迷惑,从而导致他们可能不接受这个科学上的重要学说。【19】
今天Philip
Gingerich是进化论者而不是相信圣经的基督徒,这是令人痛心的。他的教会没有给他正确的信息。他说,"我成长于中西部一个保守的教会,那里没有讲述任何有关进化论的东西。那个题目明显的被边缘化了。"
教会没有给年轻人和成年人准备好如何应付进化论神话,很可能会导致他们被类似"国家地理"那篇文章一样的东西蒙骗,从而最终放弃信仰来自上帝的真理。
------------------------------
插图说明:
左上:Gingerich的第一个复原图【12】
左下:实际发现的化石【12】
右上:更完整的化石【13】
右下:更合理的复原图【14】
插图URL地址: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docs2004/images/Pakicetus.gif
------------------------------
文字注释:
【1】 Sloan, C.P., Feathers for T. Rex?, National Geographic 196(5):98–107,
November 1999.
【2】 Paul Davies (Australian Centre for Astrobiology, Macquarie Univ.),
Born Lucky, New Scientist, Vol. 179(2403):32, 12 July 2003.
【3】 Werner Gitt, In the Beginning was Information, p. 107, CLV, Bielefeld,
Germany, 1997.
【4】 Edward Blyth, An attempt to classify the "varieties" of animals with
observations on the marked seasonal and other changes which naturally take
place in various British species and which do not constitute varieties,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VIII:40–53, 1835. See also my book, The Great
Turning Point (pp. 92–93 and 187–189) for the similar reasoning of two of
the "scriptural geologists," George Bugg (a pastor) and William Rhind (a
scientist), writing just before and after Blyth in 1826 and 1838
respectively. Evolutionists are discovering this also. See Environment
contributes to evolution, too, 29 Oct.
【5】 Cifelli, R.L. and Davis, B.M., Marsupial origins, Science 302:1899–2,
2003.
【6】 Charles Darw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pp. 206, 292 and 307, Penguin
Books, London, 1982; reprint of 1859 edition.
【7】 Stephen J. Gould, Evolution's Erratic Pace, Natural History,
86(5):14, May 1977.
【8】 Luther D. Sunderland, Darwin's Enigma, p. 89, Master Books, Santee,
CA, 1988.
【9】 Mark Ridley (zoologist, Oxford University), Who doubts evolution? New
Scientist, 90:830–1, 25 June 1981.
【10】 "In time and in its morphology, Pakicetus is perfectly intermediate,
a missing link between earlier land mammals and later, full-fledged
whales." Phil Gingerich, The Whales of Tethys, Natural History, April 1994,
p. 86.
【11】 This was after Jonathan Sarfati's analysis of Pakicetus in chapter 5
of the original 1999 Refuting Evolution. Later-discovered fossils confirmed
Sarfati's prediction that this was a strictly terrestrial creature (as per
the updated version of chapter 5).
【12】 P.D. Gingerich, N.A. Wells, D.E. Russell, and S.M.I. Shah, Science
220(4595):403–6, 22 April 1983; P.D. Gingerich, Journal of Geological
Education. 31:140–144, 1983.
【13】 J.G.M. Thewissen, E.M. Williams, L.J. Roe, and S.T. Hussain,
Skeletons of terrestrial cetacean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whales to
artiodactyls, Nature 413:277–281, 20 Sept. 2001. (see PDF file). Return to
text.
Pakicetus … eight years on. Illustration: Carl Buell
<http://www.neoucom.edu/Depts/Anat/Pakicetid.html>
【15】 E.g., George B. Johnson and Peter H. Raven, Biology: Principles and
Explorations, p. 257, Holt, Rinehard and Winston, 1998. This widely used
high school text gives the student no hint in the discussion around this
diagram that the pictures are fraudulent.
【16】 Ernst Mayr (100-year old Harvard University biologist and leading
evolutionist), What Evolution Is, pp. 27–30, Basic Books, New York, 2001.
On page 28 Mayr uses Haeckel's original drawings with no mention that they
are fraudulent.
【17】 Francisco J. Ayala, The Mechanisms of Evolu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39(3):65, Sept. 1978.
【18】 Ed Struzik, Ancient bacteria revived, Sunday Herald (Calgary,
Ontario, Canada), 16 Sept. 1990, A1.
【19】 Cited in Larry Witham, Where Darwin Meets the Bible, p. 2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圣经注释(一律采用中文和合本):
【B1】创世纪3:20 亚当给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为他是众生之母。
【B2】罗马书8:20
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
8:21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 神儿女自由的荣耀。〔享原文作入〕
8:22 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
【B3】罗马书1:18
原来 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
1: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 神已经给他们显明。
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
链接注释:
【L1】 Archaeoraptor—Phony "feathered" fossil by Jonathan
Sarfati.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docs/4208news2-3-2000.asp
【L2】Archaeopteryx (unlike Archaeoraptor) is NOT a hoax — it is a true
bird, not a 'missing link',by Jonathan Sarfati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docs2/4254news3-24-2000.asp
【L3】Origin of Life Questions and Answers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home/area/faq/origin.asp
【L4】AiG's response to PBS-TV series Evolution
Episode 1: Darwin's Dangerous Idea,by Jonathan Sarfati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pbs_nova/0924ep1.asp#kinds
【L5】Vari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created kind,by Dr. Carl Wieland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tj/v5/i1/kind.asp
【L6】Beetle bloopers - Even a defect can be an advantage sometimes,by Carl
Wieland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19/i3/beetle.asp
【L7】How did animals get from the Ark to places such as Australia? By Ken
Ham, Jonathan Sarfati and Carl Wieland, Ed. Don Batten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home/area/faq/migration.asp
【L8】Darwin's finches - Evidence supporting rapid post-Flood
adaptation,by Carl Wieland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14/i3/finches.asp
【L9】What's happened to the horse? by Peter Hastie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17/i4/horse.asp
【L10】The non-evolution of the horse - Special creation or evolved rock
badger? by Jonathan Sarfati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1/i3/horse.asp
【L11】Horse find defies evolution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5/i3/horse.asp
【L12】Ernst Haeckel - Evangelist for evolution and apostle of deceit,by
Russell Grigg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18/i2/haeckel.asp
【L13】Fraud rediscovered - 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popularizers of evolution fudged some drawings, but only now has
the breathtaking extent of his deceit been revealed. by Russell Grigg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0/i2/fraud.asp
【L14】Male nipples prove evolution?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home/area/feedback/negative10-23-2000.asp
【L15】The evolution train's a-comin'(Sorry, a-goin'—in the wrong
direction),by Carl Wieland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4/i2/evolution_train.asp
【L16】Is evolution 'anti-religion'? It depends.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2/i4/antireligion.asp
【L17】Two histories of death,by Ken Ham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4/i1/history.asp
【L18】Two worldviews in conflict - Evolution is absolutely opposed to the
Bible,by Dan Manthei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0/i4/worldviews.asp
【L19】The god of an old earth - Does the Bible teach that disease,
bloodshed, violence and pain have always been 'part of life'? by Ken Ham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1/i4/oldearth.asp
【L20】Creation scientists and other biographies of interest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Home/Area/bios/default.asp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5-16
奇想录投稿稿酬方案
http://www.qixianglu.cn/629376.html
1、给奇想录投稿的用户,所发帖子PV流量每超过1W,将得到40RMB广告分成,具体统计结果见奇想录所使用的CNZZ统计服务的受访页分析,可以查看在任何一段时间内某个帖子的累计流量。对目前国内网络广告稍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按点击付费的广告模式,目前对个人博客而言, 10000PV的广告收入远远少于40RMB,大约在15-25RMB,所以,forcode按照每1W的PV分成40RMB实际上要垫付15- 25RMB。但是考虑到奇想录初期的推广、订阅用户的增长、知名度影响力的扩大等等,forcode把这当作是个人对奇想录的投资吧。
2、广告分成的起点为4RMB,也就是说,你所发的帖子流量超过1000PV,就可以向forcode索取分成了,为了减少支付成本,所有稿酬使用支付宝支付。
3、基本的规矩我想不用说太多:发贴者可以在qq群、论坛、SNS等途径宣传你所发的帖子,但是肯定不能作弊刷IP、所发帖子内容要符合奇想录的主题且符合国情要求、你的幻想最好看起来具有科学基础和可能性(哪怕只有0.1%)、如果是完全没潜在可能性的纯幻想最好让多数人觉得有趣、帖子要求为原创且最好图文并茂排版优美、帖子中给自己网站的广告链接不要超过1个等等。
4、为了保证帖子质量,目前给奇想录投稿是需要forcode审批的,每个ID投稿获批数量超过10篇将加入免审批之列。每个ID所发帖子累计PV数超过10W,可以向forcode申请成为QQ群11564958的管理员(群管理原则见这里)和奇想家园豆瓣小组管理员。QQ群管理员计划设置不超过5人,奇想家园管理员计划设置不超过10人。
5、给奇想录投稿除了获得广告分成外,您可以获得以下好处:目前500个feedsky订户(每月增加100)的关注,让更多朋友认识你,认识一批有趣的朋友(将来有可能组织线下聚会,虽然组织活动不是forcode的强项),可以给您的个人博客带来可观流量,可以获得奇想录友情链接,可以参与到奇想录未来发展的决策中来,成为奇想录元老院成员,获得投票权,等等。随着奇想录订阅数、日IP数、铁杆读者人数、月广告收入、首页PR值的增长,您所能获得的上述好处也会越来越大。
forcode在此热烈欢迎各位热爱科幻、有各种奇思妙想、对未来着迷、能够欣赏科学技术之美、喜欢新奇有趣事物的朋友参与进来,与奇想录一起成长,如果您认同forcode所热爱的对"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的畅想,就请立刻行动起来,马上投出您的第一篇稿子,把奇想录发展得更加强大!
本文始发地址:我主张捐款人分散汶川地震捐款渠道(兼谈奇想录投稿稿酬方案)
http://www.qixianglu.cn/629364.html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
2008-05-15
阿坝州汶川县公安局和其他政府机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http://www.qixianglu.cn/629311.html
阿坝州政府网站:
http://www.abazhou.gov.cn/
阿坝信息港
http://www.aba.net.cn/
阿坝州政府机构设置:
http://www.abazhou.gov.cn/zwgk/zwgk-zfjg.asp
|
|
|
|
|
|
|
|
|
|
|
阿坝州汶川县公安局
单位法人: 郑祖全 举办单位: 汶川县委、县政府
单位性质: 地方行政机关 直属单位:
法人证书: 机构代码: 00891475-5
所属区域: 阿坝州|汶川县 所属行业: 行政
联系电话: 0837-6222596 传真号码: 0837-6226159
开办资金: 经费来源:
电子邮件: 成立时间: 1950-02-23
人员编制: 91 在职人数: 136
邮政编码: 623000 单位网址: http://
单位住所: 汶川县威州镇西街2号
单位名称:阿坝州公安局
地 址:马尔康县
邮 编:624000
值班电话:2825110
传 真:2821475
领导名单:
党委书记、局长:邓文国。
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桂元。
党委委员、副局长:范正刚。
党委委员、副局长:郑祖全。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三郎。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杨国召。
领导分工:
邓文国:主持全面工作,分管政治部、纪委、公安校、联系武警阿坝州支队。
王桂元:协助局长工作,分管办公室(指挥中心)、治安管理支队(含骑警巡警支队)、消防支队、警卫处、科技信息处、装备财务处、九黄机场分局、强制戒毒所、"三基办"、保安服务公司。
范正刚:协助局长工作,分管刑警支队、交警支队、经侦支队、禁毒缉毒支队、法制处、林业公安分局。
郑祖全:协助局长工作,分管国保支队、行动技术支队、公共信息网络监察支队、监管支队、反恐防暴支队、出入境管理处、州看守所。
三郎:主持纪委工作,负责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工作。
杨国召:主持政治部工作,负责全州公安政治工作和局机关党的建设、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综治、工会、青年、妇女工作。
企业名称: 汶川县公安局交警中队
地址: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电话: 0837-6225771
企业名称: 汶川县公安局映秀交警队
地址: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映秀镇
电话: 0837-6443461
企业名称: 汶川县公安局三江派出所
地址: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三江
电话: 0837-6338110
阿坝州人事局、阿坝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领导班子与分工情况
中共阿坝州委组织部
副部长
阿坝州人事局
党组书记、局长
阿坝州编委办
主任
主持局党组、行政和编委办公室全面工作,分管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职改办)、人才流动科(军转办、人事争议仲裁办)、信息网络管理中心。
2826211
阿坝州人事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工资福利与退休科(统建办)、法规与规划开发科(引智办)、人才服务中心。
2826212
阿坝州人事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分管公务员管理科、培训教育科、人事考务管理中心。
2824309
阿坝州人事局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负责纪检监察、来信来访和督查督办工作;协助党组书记分管党建、机关建设、群团工作;联系办公室。
2828327
阿坝州编委办
党组成员、副主任
协助主任分管综合与党群机构编制科、政府机构编制科、事业机构编制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828627
阿坝州军转办
主任
编制、协调落实全州军队转业干部分配计划;负责全州军队转业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随调家属的安置工作;负责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规划、组织和检查工作;协调、督促落实军队转业干部住房等有关服务工作;研究指导退役干部的管理工作。
2831862
阿坝州人才服务中心
主任
负责人才服务中心全局工作开展,分管办公室、代理部、市场部、综合开发部、人才市场。
7411222
单位名称:阿坝州广播电视局
地 址:阿坝州马尔康县马尔康镇达尔玛街47号
邮 编:624000
值班电话:0837-2823663 2828722
传 真:0837-2823483
领导名单及分工:
张耀龙:局党组书记、局长:主持局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计财工作。
梁敬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协助局长工作,分管办公室、宣传科、局党支部、纪检监察和州广播电视中心工作。
昌 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协助局长工作,分管科技科、社会事业管理科、工会、共青团、妇代小组和离退休人员工作。
杨正荣:调研员。
单位名称:阿坝州水利局
地 址:马尔康县马江街24号
邮 编:624000
值班电话:(0837)2823087
办公室电话:(0837)2822162
传 真:(0837)2823087
领导名单及分工:
俄基甲:党组书记、局长 主持全面工作,主管水土保持科、农村电力及电气化科、财务科与经济管理科。 联系电话:2828508 (办) 13909047315。
杨清贵: 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工作,分管水政水资源科、水利科、水利电力勘测设计所。 联系电话 : 2823238 (办) 8886157。
刘俊杰 : 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局长工作,分管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局行政办公室 、党支部及工、青、妇工作 。联系电话: 2827573 (办) 13990403313。
单位名称:阿坝州国土资源局
地 址:马尔康县团结街107号
邮 编:624000
值班电话:2822708
传 真:2822708
领导分工:
何世明:局党委书记、局长。负责党委、行政全面工作,主管人事教育和财务工作;
何德荣:党委委员、副局长。分管土地利用与耕地保护科、地籍地政管理科和土地储备交易服务中心;
徐 坚:党委委员、副局长。分管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科、执法监察支队和信访工作;
岳 兵:党委委员、副局长。分管资源环境管理科、规划科和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
朱玉茂: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和机关党支部、工、青、妇工作。
单位名称: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 址:马尔康县达尔玛街37号
邮 编:624000
联系电话:0837-2822492
阿坝州政府应急办电话、传真: 0837-2826253(上班时间)
0837-2831997(下班时间、双休日、节假日)
领导分工:
秘书长 杨长清
负责州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州长办公会议的组织工作,协调平衡州长、副州长的日常社会活动,受州长委托协调处理有关工作,协助分管副州长协调处理州政府驻蓉办事处、驻京联络处、住房公积金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工作,领导州政府办公室工作,联系州委办公室工作。
主任 何 飚
协助秘书长负责州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州长办公会议的组织工作,负责重要公文的组织起草和重要文件的复核,负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工作,联系阿坝军分区、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州政协办公室工作,负责政府系统信息化工作,主持州政府办公室日常工作,分管州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应急办(州政府总值班室),联系州委州政府督查室(目标办)、信访办。
副主任 宋 宁
协助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做好州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州长办公会议的会务、文秘工作,负责办公室公文的组织起草及发出文件的复核工作,组织领导办公室综合文秘、公文处理,机要、保密管理、档案管理日常工作,协助办公室主任负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工作,负责州政府办公室承办会议的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分管综合科、秘书科、信息科。
副主任 王 勇
协助办公室主任组织制订办公室年度财务预算并组织实施,组织领导办公室对外接待和会议后勤服务,负责机关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机关车辆管理、公用物资的购置和州政府办公室房屋管理,负责机关安全保卫、消防管理及卫生、绿化工作,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负责办公室机关群团工作。分管人事科、机关事务管理科(保卫科)。
阿坝州基本州情
政区位置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
政区沿革 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州境内转战停留达16个月之久,创建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少数民族革命政权,阿坝州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最多的地区。长征途中,党中央先后在阿坝州召开了两河口、卓克基、芦花、沙窝、毛尔盖、巴西等10次政治局会议(含扩大会议、常委会议、非正式会议),这些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等关系中国革命命运的重大战略方针。全州有9个县114个乡镇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 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03年茂县营盘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三星堆、古蜀文明和营盘山文化的内在联系正待历史学家进一步考证。
政区划分 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224个乡镇,1354个行政村。
政区面积人口 幅员8.42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8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万人、非农业人口18.5万人。总人口中,藏族占55%,羌族占18.7%,回族占3.3%,汉族占22.5%,其他民族占0.5%。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政区自然特征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
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5.6℃~ 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
政区资源特点 旅游、水能、生态和矿产资源优势明显。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及大熊猫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世界级旅游景区闻名遐迩。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8处(22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㑇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4 项民族文化遗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独特的藏、羌民族风情、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造价低。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2007年全州大牲畜存栏 229.8万头(只、匹),其中,猪存栏37.9万头、羊存栏122.3万头。野生中药材1900余种,年生长量8.5万吨,贝母、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探明矿种59种,优势矿种有金、铀、锂、硅、铁、锰。泥炭储量 7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之冠,褐煤储量逾30亿吨。黄金远景储量500吨,近期储量270吨,已建成年产万两矿一处。大理石、花岗石储量丰富。
经济发展简况 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105.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由2000年的28.7:35.6:35.7调整到了2007年的18.6:43.28:38.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 2007 年,全州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24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6元。2007年末,全州建立劳动保障所140个,职业介绍机构15个,就业训练中心1个,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和生产自救基地132户,帮助1532名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确保了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和社会低保金100%发放。农村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了供养。城镇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年3.38万人享受了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02元。全年9.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提高到20元。
财政金融 2007年,辖区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4.8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8亿元、贷款余额85.2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48.1亿元。
招商引资 颁布实施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鼓励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奖励暂行办法》,实行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 2007年,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7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7.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3.2%。
交通通信 到2007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 7713公里 ,全州省道好路率达79.4%,县道好路率达64.7%。2003年9月,九寨黄龙机场通航,2007年4月二期扩建竣工,年旅客吞吐量可达200万人次、高峰日旅客吞吐量1.2万人次,高峰日航班起降量100架次,预计可满足2015年前的旅客往来需求。实现了乡乡通电话,通信传输数字化,移动通信全州各县城、部分乡镇及重点旅游景区,互联网和高速宽带网络走进藏寨羌村。
生态农牧业 全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23.7万亩,40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通过省级认定;全州特色水果基地达22万亩、优质蔬菜基地达20万亩、道地中药材基地达 6.6万亩、青稞基地达15万亩;全州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75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3个、州级龙头企业11个;加工型企业63 个,基地及营销型企业12个;年加工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个、上千万元的企业 7个。2007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7.61万吨,较上年增产2.71万吨,增长18.1%。畜牧业连续25年丰收,肉、奶产量分别达8.76万吨和 9.95万吨。
工业 以水电为龙头,重点发展高耗能工业、医药工业、建材工业、绿色食品工业的多元经济格局初步确立。2007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8户,全部工业增加值达32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46.8%。水电装机容量达28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97亿度,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39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1.1亿元;高载能工业企业3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97亿元;黄金生产企业2户,年产黄金 1950千克 ,实现工业增加值1.3亿元。
旅游业 形成了"北看九寨黄龙水、南观卧龙四姑娘山、中游峡谷大草原、重走红军长征路、再尝民族人文景观"的旅游大格局,正着力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州"。2007 年,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亿元人民币,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45.4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1404万美元。旅游业是阿坝州的主导产业。
生态建设 全州365. 4万公顷 天然林实施了有效管护,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1.6%提高到2007年的25%。全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4处,其中,国家级4处,面积达205.51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24.4%。已建立九寨沟、夹金山、甘海子、雅克夏等4处国家森林公园。若尔盖高原湿地被列为国家生态功能区。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文化教育卫生 截止2007年底,全州现有大专院校1所,在校学生5911人;中专4所,在校学生3411人;小学691所,在校学生99522人;初中49所,在校学生 41730人;高中18所,在校学生12471人;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 8264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3%,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以下。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站38个。全州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655台,电视转播发射台130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9%。全州有卫生机构3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2007年末,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2609张,卫生技术人员30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73人,注册护士436人。(撰文:何飚)
--
未来新技术和新趋势的种种可能:奇想录 http://www.qixianglu.cn
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woodphone 读者QQ讨论群:11564958
读者讨论区——奇想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forcode